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鱼之乐     
庄周 《现代语文》2004,(1):18-18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智慧的庄子和聪明的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从容自在地在水中游,这真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会知道它是否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会知道我不懂得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的确不是你,确实不知道你在…  相似文献   

2.
生活真幽默     
子非鱼语文老师讲课文,讲到庄子与惠子那篇,读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时,老师说:"惠子应该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这时庄子应该又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知我不知鱼之乐。’……"全体皆晕。  相似文献   

3.
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① 之上。庄子曰 :“鱼② 出游从容 ,是鱼之业 ③ 也。”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 ,固 ④ 不知子矣 ;子固 ⑤ 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⑥ 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⑦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⑧ 已知吾知之 ⑨ 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注释】①濠梁 :濠水的桥。② (ti偄o)鱼 :白鱼。③业 :快乐。④固 :固然。⑤固 :既然。⑥全 :很明显。⑦请循其本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循 :顺着。⑧既 :就是。⑨知之 :知道鱼儿快乐。秋水@庄子…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20):184-185
<正>《庄子·秋水》中一同出游的庄子和惠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每每看到这句话,我都不禁会想,倘若庄子和惠子都来养鱼的话,一定是庄子的鱼比较快乐。道理很简单,庄子懂得鱼儿只要自由自在生活在水里便会很快乐,而惠子既然会认为身为人的庄子一定无法体会鱼之欢乐,那么想必他自己更加不会懂得鱼儿真正的快乐之源。若将学生看做  相似文献   

5.
<正>庄子和惠子是一对“欢喜冤家”,他们之间著名的辩论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有学者说,《庄子》一书中,庄子多因驳难惠子而发感慨,世无惠子,庄子也就失去了相辩之人。后来,庄子路过惠子的坟墓,对随行之人讲,有人鼻端粘上了白灰,薄如蝇翼,请匠石砍去,匠石挥斧,呼呼作响,那人纹丝不动,安然无恙。宋元君想见识一下匠石炉火纯青的技巧,匠石说:“手艺仍在,但是配合的那个人死了,世间再也没有与我如此默契的搭档了。”庄子讲完故事,顿了一下,遥遥向惠子的坟墓拱手行礼,说:“先生啊先生,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进程中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知鱼之乐《庄子·秋水》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漫步,庄子看见水中的鱼从容地游着,便说:鱼儿真快乐啊!惠子便说:先生不是鱼,又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便答说:先生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儿的快乐呢?惠子回答说:我  相似文献   

7.
一、庄子是如何"诡辩"的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选了两则庄子的故事,第二篇记载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时一段著名的对话.文章中的惠子,是庄子一生的论敌兼朋友.惠子在认定庄子不应该"知鱼之乐"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相似文献   

8.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客足耳,然则侧足而垫之至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译成现代话就是:“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用途’。庄子说:‘知道无用才能和他谈有用,天地并非不广大,人所用的只是容足之地罢了,然而如把立足以外的地方都挖到黄泉,人所站的这块小地方还有用吗’?惠子说:‘没用了’。庄子说:‘那么无用的用途也就明显了。”’庄子这段话见于杂篇的《外物》。人类的审美观基本可以概括为如…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收录了两篇<庄子·秋水>中的故事:<惠子相梁>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与惠子就"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进行辩论.  相似文献   

10.
知鱼乐     
“这张彩纸,请给我写点什么吧!”“给我写幅匾额吧!”不断有人来求写字。彩纸嘛,写一首自己作的歌也就行了,至于匾额,写什么词儿却大伤脑筋。最近,我常常给写“知鱼乐”三个字交差。于是,必定来问:“是什么意思呀?”这是从《庄子》外篇第十七《秋水》的最后一节里摘出的词句。我不能正确地翻译原文,但是我想,大体上是如下这样的意思:有一次,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河边散步。惠子是一位知识渊博、好发议论的人。两个人来到桥上的时候,庄子说:“鱼悠悠然地在水面游着,这是鱼的快乐啊!”于是惠子立刻反驳:“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  相似文献   

11.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7,(5S):23-25
在《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庄子和一个叫惠子的人在濠梁这个地方游玩.看见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庄子不由大发感慨:“惠子呀.你看那水中的鱼儿.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它们好快乐呀!”  相似文献   

12.
哀鱼之生     
鱼缸似一个大大的水晶球,晶莹剔透,鱼儿在其中悠闲地往来穿梭。那种悠然,恐怕是人所难求的吧。想必如此,庄子才对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本人对一些发号施令者深恶痛绝,认为他们是一切不快的根源。自己虽也曾被人呼来喝去,可是当自己成为另一群生物的命令者时,便也要感叹他们的不幸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世俗之人专注实用,唯有闻道之上士,能超越功利,放眼长远。正如禅诗云:“三级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机敏之人如化龙之鱼跃过三级高浪而飞升,而那些痴愚之人为了寻鱼仍在熬夜舀干塘水。)庄子和惠子抬杠,濠水中的一尾鱼功不可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是哲学史上的美谈。勾出两人一番争辩的还有大葫芦。惠子拙于使用大葫芦,在他眼里,葫芦只有实用功能,比如对半劈开,做成瓢,用来饮水。葫芦还可以装药,  相似文献   

14.
翻译与评析     
【翻译】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白鱼悠悠自得地游来游去 ,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啊 !”惠子问 :“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 ?”庄子问 :“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 :“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 ;你也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吧 !你说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 ,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评析】这是选自《庄子·秋水》中的一则对话录。庄子 ,名周 ,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15.
在《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庄子和一个叫惠子的人在濠梁这个地方游玩,看见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庄子不由大发感慨:“惠子呀,你看那水中的鱼儿,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它们好快乐呀!”  相似文献   

1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庄子》二则中的一篇小文章,以通常的教学内容来看,包括朗读、疏通文意、字词探究、问题研究、比较研究等。字词、文意是最基本的,这个方面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在问题探究上通常看到的问题设计如下:1.这场辩论的辩题是什么?辩论双方是谁?双方的观点是什么?2.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说说巧妙在哪里?3.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  相似文献   

17.
价值     
请看《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相似文献   

18.
<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庄子》二则中的一篇小文章,从通常的教学内容来看,包括朗读、疏通文意、字词探究、问题研究,比较研究等。在问题探究上通常看到的如下的问题设计:1.这场辩论的辩题是什么?辩论双方是谁?双方的观点是什么?2.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说说巧妙在哪里?3.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  相似文献   

19.
曾读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庄子知鱼乐》: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相似文献   

20.
秋水的余响     
庄子与惠施同游于濠水的桥梁之上。庄子说:"这里的鲦鱼上上下下、从容不迫地游着,这里的鱼儿是非常快乐的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从哪里或如何能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