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艳 《华章》2013,(14)
南陈(557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朝代,由陈霸先取代梁所建立的,以建康(今南京)为首都,国号陈。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为国号的政权。历五帝,共三十三年,被隋文帝所灭。本文对南陈的灭亡有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隋灭陈之战     
经过西晋短期统一后不久,又形成了东晋和十六国的分裂局面。420年,大将刘裕篡夺了东晋政权,国号宋,此后的160多年里,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与此同时,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不久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分别为北齐、北周取代,历史上将北方先后存在的五个朝代称为北朝。南朝、北朝同时并存,史称南北胡。577年,北周击灭北齐,统一了北方。581年,北周贵族杨坚夺取政权,国号隋,都长安。 隋朝建立初期,领土虽然相当辽阔,但北有突厥,南有陈朝,成为其统一威胁和障碍,尤其是突厥更显示了咄咄逼人之势,隋文帝杨坚及时调整战略,决定先北后南,北攻南和,各个击破,统一全国。 为此,隋十分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改革内政,安定民心,改进兵制,因而逐步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力量。开皇四年(584年),隋对突厥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  相似文献   

3.
南京的别称     
1.金陵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高灭越。埋金以镇“王气”,并于石头山(今南京清凉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古称“金陵”。南朝齐谢跳《鼓吹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相似文献   

4.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课文注:定国号叫张楚(张大楚国的意思)按:国号就是一个王朝或政权的名称。据史学家考证,国号的来源大致有四种情况;①根据政权的发迹地定国号,如周的祖先曾在周原一带活动,秦的始祖居住秦地,故分别以周、秦做国号。②根据封爵名定国号,晋朝因司马氏曾被封为晋公而取“晋”,隋朝因其开国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曾封为隋国公而用“隋”。③根据发迹地特产定国号,如辽国的发迹地产镔铁(镔铁叫辽),因其坚固,故用来作国号。④根据谶语或文义定国号,如南齐国  相似文献   

5.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制休。中国历代朝代歌 ~~  相似文献   

6.
夏:禹治水有功,舜让位给禹。因禹原为夏氏部落首领,故国名为“夏”。商:汤灭夏后,因为他们的始祖曾居住在商地(今河南商丘),故以“商”为国名。周:周武王灭商后,因其父周文王曾居住于岐山下的周原,故以“周”为国名。秦:秦始皇的祖先曾是周孝王的马夫,因喂养马有功,被赐为“嬴”姓,封地在今甘肃天水,后扩大到秦(今陕西),于是立国号为“秦”。汉: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自刎,刘备统一中原后,因自己曾被封汉王,故立国号为“汉”。魏:曹操在汉献帝时受封为魏王,其长子曹丕代汉自立,国号叫“魏”。蜀:刘备占据成都后,自称是…  相似文献   

7.
史家在谈到南朝手工业成就时,往往以豫章的“鸡鸣布”作为南朝纺织业发展的一个具体例证。但对“鸡鸣布”是麻布还是绢布看法不一,并且至今还未见有人对此展开讨论。主张“鸡鸣布”是麻布的代表人物为王仲苹光生。他在其所著(魏晋南北朝史)上册第479页指出:“(南朝)用亚麻来织布的技术,同样有着提高,豫章一带的妇女‘勤于纺绩,亦有夜炼纱而旦成布宕,俗呼为鸡鸣布”’O主张“鸡鸣布”是绢布的代表人物是韩国磐先生。他在其所著《魏晋南北朝史纲)第388页指出:“他如江州的豫章郡,‘蚕四、五熟,勤于纺绩,亦有夜炼妙而旦成布者…  相似文献   

8.
杨会玲 《小读者》2011,(10):45-45
国号是建国时国家的称号.每朝的创建者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国号的由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源自先祖封地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汉字,欲以“秦”字为头,重立国号。但当时“秦”字的写法是“栗”。他认为一国不能有“二王”,就想造个字代替。大臣们知道了他的心事,就建议说:“自古名人功过皆记载于《春秋》,帝王恩德浩荡,以取‘春秋’字的各半为国号为好。”  相似文献   

10.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史记·五帝本纪》)。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每朝的创建者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国号的由来大致有七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部份史实的头绪多、变化快,学生学习时,不易掌握系统,不易记忆。这三个部份就是:春秋战国、两晋南北朝及五代十国。“隋的统一”一节,正是“两晋南北朝”这一阶段的总结课。试教课本第十七章,(本学期使用的新课本是十八章)着重叙述了南朝;而十八章(新课本是十九章)则单讲北朝。其中“隋的统一”一节就起着总结这两章教材的作用,也就是要通过这一节课的讲解,把陆续讲过的有关这两章的片断知识归纳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这段历史的基本轮廓和发展线索。因为这节教材不像其他部分教材那样单讲某一朝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知识园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我国省、市、自治区名口诀 两广两湖两河山, 四江宁辽吉福安, 内蒙新藏青甘陕, 云贵川台北上天。 (注:“四江”指江西、江苏、浙江、黑龙江)  相似文献   

13.
顾勤 《新高考》2008,(2):23-25
一、考点梳理 (一)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与成熟——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原始农业阶段采用“刀耕火种”(或:火耕)方式。2.距今七八千年前进人“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3.商周时期出现少量青铜农具,懂得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等技术。4.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时,南北政权基本上是沿着北朝日益强盛而南朝步步衰败的趋向发展,最终继北朝建立的隋朝灭陈统一了全国。为什么会出现北强南弱的局面,我认为关键在于统治者的治国之术。本文试从双方治国之术的对比中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南朝皇室内乱迭起,骨肉自残,北朝皇室却相对安定。 南朝前后170年,更换了4朝24帝,其中,在位不足7年的19人,不足3年的14人。帝位的频繁更迭,缘于皇室内部的自相残杀。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炎黄子孙不忘源流: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民国成立苦难多,三十八年熬到头;一九四九得解放,五星红旗飘神州。■  相似文献   

16.
自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判断(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a为有理数,则-a是负数.()(2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大于零.()(3)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4)若a是有理数,则a2+1>1.()(5)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6)若a<0,a>b,则.(6)若a<0,b<0,a>b,则()2.填空(每小题3分,共30分):(1)-2.5的相反数是,倒数是,绝对值是.(2)绝对值小于5的负整数有个,整数有个.(3)数轴的三要素是(4)与的大小关系是(4)瞩)一号与一号的大小英条是一号一:.6“7”““””“—”””~6—…  相似文献   

17.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史记·五帝本纪》)。国号是一个国家的称号,每朝的创建者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国号的由来大致有七种:  相似文献   

18.
侯少芳 《现代语文》2006,(11):25-26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之期,在如此颓败的社会环境与政治背景之下,作为本研究对象的东晋南朝学尚有枚举之处,而北朝的学却呈现出一种凋敝状态。唯有北朝乐府民歌如一株奇葩绽放,正如萧涤非先生在《汉魏六朝乐府学史》中所云:“故北朝一代,实无所谓学,如曰有之,则阙为乐府。”  相似文献   

19.
学习历史往往苦于记忆年代,记住了又常常混淆.我在学习中收集了一些记忆历史年代的方法.一、编顺口溜.如记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顺序: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学问题》2008,(3):29-34
牟发松教授:诸位同学。历年来我为研究生开的专业课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概论”.重点都放在研究史概述上。特别是研究这一段历史有哪些重要的前人成果。以及正在进行时的前沿研究动态.以激发和强化同学们的问题意识。为毕业论文选题服务。“唐代的南朝化倾向”问题。是“概论”课照例要进行专题讨论的课题。此前我已给各住开出了本次讨论课的必读论著目录和延伸阅读目录。现在请大家围绕“唐代的南朝化倾向”问题。同时就阅读参考论著的问题。自由提问。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