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亚鹏 《职业圈》2012,(34):86-86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图片在企业信息传递中、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目渐凸显。拍摄一张既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又满足企业信息工作要求的图片,是我们提升内宣与信息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的两会,政协新发言人、被媒体称为"发言人老师"的国新办副主任郭卫民的精彩亮相,外交部长王毅"金句迭出、信息密布"的发布会,部长通道、委员通道和代表通道三大通道的推出,以及代表和委员们在不同的场合被拦访、追问,在这个"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全媒体时代,发布者的表现瞬间被全方位无死角地推送在想知欲知的所有受众面前,使得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网站信息发布系统担负着重要的信息发布职能,而作为新闻系统的网站,其信息传输和发布的速度非常之快,但是也面临着Internet上各种安全攻击和威胁,为确保新闻报道和网站信息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做好网站的安全工作对于新闻网站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闻发布机制的确立和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一方面,它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有效地与媒体和公众进行信息传递和意见交流,从而最终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它也为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带有鲜明本土色彩的研究课题。毫无疑问,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发布机制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必将有助于我们将以西方为中心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具体语境之中,从而为实现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提供一个新的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5.
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新兴科技应用的涌现使国际国内传媒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新的媒体形态、媒介终端及信息传播平台的使用日趋普遍,传播形态更加丰富,迫使传媒业纷纷变革生产组织与传播方式。新华网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探索新闻信息集成服务,推进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多媒体业态等战略转型,打造提供个性化、对象化、专业化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的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05,(2):18-20
过去有些发布会参加少则数十,多则上百,拉开架势宣读的“新闻”不过是一些对旧闻的说明,与会只赚得悻悻而去。而前不久在央视“新闻会客厅”里,主持人白岩松与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就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你来我往,问敏锐、直接,答准确、坦荡,虽然这是场只有两个人的“新闻发布会”,但无疑是一道“新闻大餐”,不能不令各路媒体大呼“解渴”。其实,提问直接也罢,回答坦荡也罢,人们从主宾对话的后面,看到的是一连串清晰的脚印,那就是中国政治明建设的进程——从各大部委及地方宣传部门踊跃参加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到国务院新闻发布大厅创下的年60场的新闻发布会,从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公开62个部委75名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到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与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直接对话,人们不仅看到这个特殊群体——“新闻发言人”正以坚定的步伐走上中国社会的大舞台。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新闻发布会”也是一个关于新闻发布的示范,正如赵启正所言——恰恰我们发言人的目的是如何告诉大家,而不是如何地不告诉人家,并且告诉时要清楚、准确。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闻事件"遗忘率"很高。新闻"一日游"的现象屡见不鲜。搞对外传播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是要宏观考量和持续追踪,增强中国故事的话题性、常规性。同时,要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切实弄清不同用户的需求,持续发声、有效发声。精心挖掘文化宝库,确保中国故事"细水长流"讲下去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民俗,构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宝库,为世人所关注。通过持续传播,可让世界共享中国思想和智慧。  相似文献   

8.
图书资料工作是对外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报刊采编业务的一项基础工作。新闻剪报资料工作是图书资料工作的一部分,是搜集、整理、研究报刊信息和传递这些信息的工作。选材是新闻剪报资料工作的核心。人民画报社的新闻剪报的选材范围必须和画报的宣传宗旨相一致,要能超前地预测报道业务中各方面的需要。《人民画报》新闻剪报资料的选材必  相似文献   

9.
中国网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始建于1997年,是一个用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韩文和世界语10个语种11个文版对外发布信息的“超级网络平台”,其读者分布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网坚持以新闻为前导,以国情为基础,向世界及时全面地介绍中国,是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的“网上百科全书”。中国网连续多年成为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独家网络直播发布单位,也是获授权进行“两会”直播报道的三家重点新闻网站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新闻发布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从"新闻发布"这个术语出发,容易让人误解这一传播过程是政府主导的单向传播过程。实质上,新闻发布的制度设计是一种双向传播机制,即政府和大众传媒以新闻发布会等为平台,通过博弈手段实现政府信息传播的互动。本文认为,站在道德高度,期待政府、大众传媒中的任何一方在新闻发布过程中发挥"一枝独秀"的作用只能是泛道德主义的幻想,在双方的复杂互动中去把握真实的新闻发布传播图景,才是更具现实意义的选择。有鉴于此,本文从互动框架考察新闻发布制度中的政府-媒体关系,探讨双方在新闻发布过程中的互动策略,以供实务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份,我访问了德国,在与德国新闻传媒界进行广泛交流与接触的过程中,对德有关新闻机构与媒体有了一个浮光掠影的印象,今略言自己的浅显以识。新闻信息局——联邦政府的眼睛与耳朵联邦政府新闻信息局是直属联邦政府和联邦总统的一个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机构,也是  相似文献   

12.
王龙根 《职业圈》2010,(32):13-14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经济时代,这个时代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高新技术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革命为动力,以创新为灵魂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时代。在新经济时代里,企业管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世界各国的企业管理正在创新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原来的人本管理逐渐向构建企业文化转变。可见,文化的构建将是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共存的时代,“民意”、“舆情”和“公论”,不仅代表着公众对于新闻的一种集合式反应,而且自身也往往成为了新闻的一部分。民意,仿佛是一把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冥冥之中悬在所有那些关注自身形象的个人、组织和国家头上,既切近又遥远,既真实又虚幻。  相似文献   

14.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育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周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 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 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  相似文献   

15.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经济时代,这个时代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高新技术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革命为动力,以创新为灵魂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时代.在新经济时代里,企业管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世界各国的企业管理正在创新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原来的人本管理逐渐向构建企业文化转变.可见,文化的构建将是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作为一项国家制度安排的官方新闻发布工作也迎来一次大考。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的全媒体新闻发布实践取得了成功,不仅实现了"抗疫前线在哪里,新闻发布就在哪里",更完成了"抗疫的新闻发布在哪里,人民群众就会在哪里与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一同完成新闻发布"。针对5G时代全媒体发布模式的新特点,应加快多层次多渠道多平台信息发布机制的迅速升级和完善,坚持持续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反击造谣污蔑、传播抗疫真相。以国家级官方新闻发布为主导,相关部委和省市在新闻发布上积极主动,在机制、理念、形式、手段上都有了全新突破,达到了预期传播效果。2020年中国官方新闻发布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大国形象,也为中国官方全媒体新闻发布在未来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汉末三国时期政治格局极其不稳定,自然灾害与病疫频发,引起了社会波动与恐慌,导致汉末战乱与东汉王朝的崩溃瓦解.汉末三国时期处于秦汉统一向魏晋南北朝的过渡期,在失败的黄巾起义后东汉统治形势更加混乱,宦官与朝臣的权力制衡被打破,并迎来了双方势力的争夺,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而历史开始步入群雄争霸、纷争不断的三国时代.该文从历...  相似文献   

18.
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多长时间发布一次信息?怎样才能满足渴望得到政务信息的媒体和公众的需求? 正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大力推动定时定点的新闻发布制度的时候,《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向社会公布了。这是中国第一部政府信息公开法规。它对上述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答案:各级政府的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公开信息必须准确,及时。 参与立法的一位研究员指出,立法工作八年前就已开始进行,2003年那场肆虐中国的“非典”暴露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严重滞后,从而加速了立法步伐。而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非典”之后开始广泛建立起来的。这可以说是历史的一种契合。这部条例的实施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也起到推动和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政府新闻发言人在正常情况下要经常‘发言’,发生突发事件和需要向新闻媒体与社会公众发布权威信息时,能及时‘发言’。制度建立了、新闻发言人确定了、工作班子健全了、发布新闻的场地也具备了,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问题就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提高质量和水平的问题就向我们提出来了。”  相似文献   

20.
曾平 《对外大传播》2007,(11):26-28
肩负全党的重托和全国人民的期盼,中团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Z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七大不仅受到国人的瞩目,也受到世界的关注.媒体的介入是衡量世人对重大事件关注程度的“晴雨表”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家煤体的1135名记者报名参加了十七大的报道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十六大时859人。有人说:十七大不仅是“民生盛宴”、“民主盛宴”,还是“新闻盛宴”。据了解,大会新闻中心仅在17日安排的集体采访和专访就达数十场。新闻中心的采访室不够用,连餐厅都被临时借用了。如此密集的安排,堪称新闻记者的“盛宴”,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这些上会的记者们日夜奔波,在大会上捕捉了一个又一个的“亮点”.及时有效地把中共十七大的信息传给世界人民.为此.我们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国网的上会记者约稿,请他们在国际语境下,谈谈上会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在这个特殊日子里的难忘经历.我们把选些一一汇集起来,便有了这一组关于上会记者体会的文章.在他们的采访经验中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希望能给在外宣领域中的工作者带来一些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