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科技开发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实现战略转变。我国传统的科技发展战略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全国科技开发网络的建设存在着“国家统包”和“全面赶超”的倾向,即在科技开发上忽视地方政府及各种民间团体的作用,片面强调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抑制“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另一是各种科技开发自成体系,各自追求单一科研网络的建设和扩展(如国防科技网、自然科学研究网、社会科学研究网、医学科研网、电子技术网等),忽视综合开发网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科技发展战略是中央集权、部门管理、政企合一的产品经济的产物,是和以粗放经营为主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它扭曲了科技开发内部诸方式之间的关系,限制了综合开发效率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不少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沿海城市和三个三角洲的对外开放区,都在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至于什么是外向型经济,由于考察的角度不同,说法不尽一样。如从静态上看,可以说它是一种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外资金,引进各种先进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先进科技,大量出口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经济模式。如从动态上看,可以说它是一种以钋经贸易为导向,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外向经济的主要涵义,  相似文献   

3.
批评反冒进是指在早期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发起的针对经济部门领导的反冒进活动所展开的一系列批评,其目的在于统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和认识,以便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究其原因来说,有出于冲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的战略考虑;出于赶超战略和民族自尊心的考虑;出于给干部和群众泼冷水,压抑群众的积极性的担心等几个方面。历史证明.这场以主观意志、政治手段干涉经济运行的做法是错误的。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直接导致了随后的“大跃进”,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4.
"赶超"思想是毛泽东提出的试图在一定时期内,以较快的发展速度追上并超过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改变我国经济、技术落后状况的一种战略构想。"赶英超美"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极为振奋人心的口号,产生过广泛而重大的影响。"赶超"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以"大跃进"运动为界,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此之前,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赶超思想的基本内涵是:赶超对象锁定英美;赶超时间从“五六十年”、“十几年”、“两三年”、再到“一百多年”;赶超步骤从“两步走”到“两个阶段”;赶超指标锁定钢铁产量,赶超手段采用群众运动;赶超要求是“多快好省”;赶超道路是“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毛泽东“赶超”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高速性、粗放性、非均衡性、群众性、政治性。毛泽东“赶超”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求富求强的百年宏愿,激发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符合后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有效地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利益。但也毋庸回避毛泽东的"赶超"思想脱离了国情,确立了不恰当的指标,采用了不正确的方法,忽视了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赶超战略是后发式发展中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确立了其有中国特色的赶超战略体系,不但对赶超目标与赶超重点进行了确立,而且进一步制定了赶超政策,挖掘了赶超源泉。毛泽东“赶超战略”的形成有深刻的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既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又有消极的影响,对其评价要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赶超思想的基本内涵是:赶超对象锁定英美;赶超时间从"五六十年"、"十几年"、"两三年"、再到"一百多年";赶超步骤从"两步走"到"两个阶段";赶超指标锁定钢铁产量,赶超手段采用群众运动;赶超要求是"多快好省";赶超道路是"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毛泽东"赶超"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高速性、粗放性、非均衡性、群众性、政治性。毛泽东"赶超"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求富求强的百年宏愿,激发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符合后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有效地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利益。但也毋庸回避毛泽东的"赶超"思想脱离了国情,确立了不恰当的指标,采用了不正确的方法,忽视了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在中共党史上是一个新的尝试;1953~1965年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赶超战略、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备战战略三次大转折;漠视国情、经济生活过度政治化以及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本身是造成这些转折的主客观原因;彻底跨出赶超战略的陷阱、战略决策必须严格程序化是这段历史给我们提供的主要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三代领导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部署上 ,新中国的三代领导人分别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 ,开创了一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突破之路 :毛泽东以内地建设为重点 ,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邓小平以东部沿海建设为重点 ,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江泽民以西部大开发为重点 ,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三者之间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转承启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赶超”战略从初步提出、实施受挫到复于正常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一战略的提出是由于当时的内因、外因所决定的,由于主观盲动、脱离国情等原因,使“赶超”战略实施受挫,然而对“赶超”战略要实事求是的评价,它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冷战格局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下,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毛泽东在新中国的经济战略中提出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赶超战略"和"备战型"战略,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以苏联为鉴戒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思想,它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经济建设中各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以毛泽东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可以有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加快中国赶超世界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做为发展中国家一员,应当选择适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基于此,作者从比较优势的角度,通过四个方面来透析毛泽东经济思想, 进一步认清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从而推进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论赶超战略的本质与中国实施赶超战略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赶超战略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和地区在政府主导下的有意识的、以赶超先进国家为目标的一种宏观规划。它的本质在于强调战略的目的性和赶超意识,而不在于实现赶超战略的手段,无论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还是比较优势战略,抑或是进口替代战略,都不过是策略和手段而已。战后,发展中国家尽力追赶发达国家,但残酷的事实却是:它们与追赶对象之间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但是,如果放弃追赶的努力,那只有自甘落后。后起国家选择社会发展战略的原则是目标优先,而不是模式的完美。中国在实施超越战略过程中曾经出现的指标单一、短时间的赶超,说明我们还没有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急于求成的行为又破坏了人们对赶超战略的信心,扭曲了人们对赶超战略的认识,实际上也降低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台阶论”是邓小平发展速度现的集中描绘。它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对毛泽东的“赶超”战略进行实事求是地扬弃,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残予经济发展以新的时代特色。“台阶式”发展以“加速—调整—加速”的辨征统一为实质,以阶段性、内生性、稳定性、灵活性、科学性为特色,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反映了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指南。我国“持续-快速-健康”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格局的初步形成,也是这一发展思想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形成一套完整且颇具特色的科技战略思想体系 :1.从认识论角度界定科学活动的地位与作用。 2 .发展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反帝反霸斗争的需要。 3.科技工作必须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4.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苕溪流域经济圈,作为一种次流域经济,形成于六朝时期,以吴兴郡的设立为标志,本文以人口集聚为动力,以农田水利建设为基线,系统地分析了六朝时期苕溪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研究,一方面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历史时期区域经济形成中水利建设的地位。苕溪流域经济作为一种次流域经济圈,它的形成与发展,对当代小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中国和西方经济的巨大差距和世界经济发展带给中国的巨大机遇,邓小平产生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思想,并且经历了从酝酿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邓小平的赶超思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定位,充分体现了时代紧迫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统一;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发展国民经济同改善人民生活的统一;科学与理性的结合,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等一系列特点.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苏为鉴,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丰富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今天重新分析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所带领实施的赶超战略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得到了顺利推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为荣,邓小平对实施赶超战略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倡导以实事求是为荣,邓小平正确分析国情认定赶超起点,科学规划了赶超步骤;以"三个有利于"为荣,始终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使实现赶超战略有了新的举措;崇尚教育和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工作,邓小平寻找到了赶超战略的新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