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和具体时代环境息息相关。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异化翻译途径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与渗透性是异化翻译途径的理据。汉译英采用异化策略是传播中华文化需要,构建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平台;英译汉采用异化途径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达到丰富汉语语言、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张健 《海外英语》2012,(8):162-163,171
归化与异化属于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更是文化层面上的一种活动,根本上说是文化交流。归化主要注重表现在纯语言层面;在文化层面上则应力求尽可能的采用异化。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语言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的特殊文化活动.探讨文化图式翻译策略对于语言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都将有着积极的意义.文化图式翻译可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质。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的对话性活动;文化的根本特点是差异性和异质性。作为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在翻译实践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处理文化问题特别是异质问题时意义非凡。本文以文化异质为参照点,阐述归化和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翻译中对跨文化因素的处理往往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不同的手段,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来看“中华龙”与“dragon”,把“龙”译为“dragon”是属于归化的策略。从后殖民理论吸取营养的异化翻译策略则将归化翻译视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和征服的共谋,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或翻译技巧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带有颠覆性的政治和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翻译中对跨文化因素的处理往往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不同的手段,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来看“中华龙”与“dragon”,把“龙”译为“dragon”是属于归化的策略;从后殖民理论吸取营养的异化翻译策略来看,则将归化翻译视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和征服的共谋,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或翻译技巧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带有颠覆性的政治和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而且承栽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因此文化因素对翻译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文化问题的两种主要策略.但针对具体问题究竟该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一个久而未决的话题.本文主要从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角度进行论述,结合实例,重点探讨了文化因素对于异化和归化翻译的影响及选择,并指出译者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合理态度: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是矛盾的统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没有必要对二者分割对立,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传播异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译界主要有两种翻译方法:归化和异化.译者采用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要受译者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社会背景、政治因素、译者的文化心态以及译语与原语语言差异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仅探讨译者的文化心态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归化和异化一直是文化翻译策略中的争论焦点.论文从毛泽东诗词翻译入手,从翻译的目的、翻译的背景及译者的态度这三方面讨论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选择,并通过实例进行佐证,最后指出异化策略是传播本土与外来语言文化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同时也指出,强调异化不等于否认归化.  相似文献   

10.
异化作为翻译策略强调保留原文的语言及文化特色,而中国英语正是在语言形式上体现了这一要求。本文认为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有助于中国英语更准确、更流畅、更有效地表达与弘扬中国人特有的思想和文化;而中国英语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异化的翻译策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将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英翻译由于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翻译时往往没有借鉴,而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现状又迫切需要发展相关的外宣翻译以提高时外宣传质量。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此翻译提供了新视角,探讨了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英翻译在具体语境下的动态顺应策略,并指出,译者在该策略指导下,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归化、异化、直译、意译、零翻译、音译等方法所形成的译文都是主观、相对性判断程度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翻译史上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方翻译理论有同化和归化之分。中国翻译经历了三次高潮,从古代的佛经翻译到当今的各个领域的翻译,各时期的理论侧重点都不同,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当今的中国翻译应体现中国的特色,归化和异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文化互相渗透,使得文化传播变得可能也变得必要。汉语成语多蕴藏着中国几千年悠久深厚的文化,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汉语成语的翻译,分析表明,译者在"同"与"异"的权衡中恰当地表现"异",采取适度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助于实现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民间文化语汇的翻译直接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根据语言模因传播论以及翻译目的论,民间文化语汇的翻译可以采用异化为主,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同时兼顾符际翻译方法,大胆使用中国英语,借助网络优势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5.
归化与异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翻译态度,它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它们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异化与归化都有各自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缺陷。在翻译中,归化是最常用的手段,而异化的翻译也在保持对原文的忠实、促进文化交流和吸收外来词语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负载词是最活跃、最能直接反映民族文化的语言单位。基于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阿Q正传》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可得出结论: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为了尽可能多地忠实地为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读者传达中国的民族文化,译者应尽可能选择异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通过运用韦努蒂的翻译策略,旨在探究该纪录片饮食文化的翻译。结果发现,异化策略被更加广泛的运用到题名、菜名、和节日习俗的英译。研究表明,对饮食文化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并且体现中国不断崛起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但文化持续处于弱势地位,以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为目的的翻译活动有待深入。通过异化加注释的翻译策略,借助中国英语这一载体,翻译活动能更好地服务于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丰富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古典名著。本着忠实再现中国文化,尽可能多地让西方读者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的翻译目的,杨宪益夫妇在翻译文化信息时主要采用了异化策略。本文收集了《儒林外史》中俗语,比喻,专有名词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信息及其在译本中的对应翻译,从异化翻译策略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采用异化策略有利于最大程度再现原文所反映的中国文化习俗、审美观和价值观,推动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促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异化归化是文学翻译的两种策略,翻译研究从直译意译到异化归化完成了从方法到策略的飞跃。回顾我国近百年文学翻译史,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宏观轨迹一目了然。异化翻译试图通过译文求新求异,以促进本土语言和文化更好地发展;归化翻译则力求异质因子本土化,用来迎合社会、政治及文化要求。虽然在我国异化派和归化派曾为主宰文学翻译策略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但是依据辩证分析,不难看出二者之间不存在非彼即我、你死我活的绝对对抗,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