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建社会中的中西方城市在各个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中古西方城市多为经济中心,并且在政治、经济、司法等诸方面拥有自治权,而古代中国城市始终为封建政治中心,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这种鲜明的特点,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归其原因与封建“王制”有很大关系。从中西封建城市兴起后的分途、城市结构及其独立性等方面都可看出封建王制对中西封建城市差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西工场手工业在生产方式方面表现出六个明显的差异。一是在生产行业上,西方以织布业为第一行业,而中国则缺乏这“第一行业”的支撑;二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停滞与进步差异明显;三是工匠的人身自由程度不同;四是在行会的作用上,表现出自我羁绊与自我护卫的差异;五是官营手工业的控制有强弱之别;六是市场有大小之分。这一切从手工业工场内部制约了中西方各自不同的发展速度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城市兴起,是西欧有别于中国封建时代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从对城市的起源、城市的概念内涵、城市的民众组织等三个重要问题所进行的中西比较可以看出,西欧中世纪城市作为一种较为独立的社会政治单位,更能蓄积起冲击封建政治体系的力量;而中国封建城市与统治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多意义上是在封建政治体系中起着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史学界不断探讨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延续时间长短不同的各种原因,对中西封建城市在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本文试图从中西封建城市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剖析,从而对中西封建城市各自的历史地位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封建主义"--概念错位的原委及应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眼下,"封建"一词的使用相当普遍,然而其确切的内涵却很少有人追究."封建"的中文原意是什么,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与西文的"封建"和"封建主义"(feudalism)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该文从学术史,特别是从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两方面,阐明西欧Feudalism是欧洲历史发展的产物,只属于欧洲;中国的先秦是封建制,唯其符合中文"封建"之本义;秦代至清代是皇权专制制度.它们本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谁也不能涵盖谁,就中西中古社会而言则属于前近代时期不同的社会形式,不应简单对译,混为一谈.循名责实清源,势必免去中西历史的双重误读,有利于学术概念的规范.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封建官府通过完备的官营手工业组织对手工业实行全面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英法则由于城市与封建庄园竞争、王室权力衰微等原因,未能使官府手工业处于主导地位。英法王室主要通过颁布法规和专利权来使对手工业的管理权。中国和英法不同规模和地位的官府手工业,直接影响着社会转型时期本国手工业向近代手工工场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南通城市发展的个案,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突出的意义。鸦片战争以后,开埠城市多以或快或慢的商业化开始了其畸形发展或分裂式发展,而非开埠的南通则以工业革命为动力,以抵制封建皇权的自治为屏障推动了城市的近现代化,并在发展中较好地处理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和传统手工业与近代机器工业的交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英国式圈地运动的血腥过程的重现。南通的城市化形态与城市保障体系等也为全国之先。从一座封建城镇跃进为一座资本主义近代城市的南通,以其独特的方式昭示了中国城市近现代化的另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世界中世纪史1982年学术年会于10月13日至21日在昆明举行.全国六十所高等院校和十三个有关的科研单位,出版社共一百一十四人出席.这次学术年会的中心议题是东西方封建制度的比较研究.与会者着重在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缓速悬殊的问题上进行了探讨,主要有如下几种意见:(1)封建化的形式不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程度与西欧不同;中国官府手工业占支配地位,而西欧则是城市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中国封建制可通过调整土地关系加强地主土地所有制,抵制商品经济的破坏,而西欧的等级土地所有制则无自然调节能力,商品经济有独立性,对封建经济破坏力强.同时,中国的破产农民总是重新回到土地上,形成恶性循环,而西欧的农民失去土地后,便不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就中西封建社会农民同土地、土地所有者、封建中央政府三个方面的关系,来探讨中西封建社会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差异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一)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农民占有小块土地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先  相似文献   

10.
英国行会曾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改变自身的组织形式,大致经历了商人行会、手工业行会和公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行会虽然与英国行会具有相同的本质特征,但受制于中国封建城市社会经济大环境,自身的特点亦十分明显.中国行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组织形式方面,首先,中国行会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英国商人行会和公会的形式,手工业行会是其唯一的组织形式;其次,部分中国行会明显带有同乡会的性质,具有经济职能的工商业会馆便是这类行会组织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1.
一封建生产方式,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与私手工业所有制为基础,这是我们把握封建社会性质的关键。上承前制的唐代,个体手工业工匠的组织形式与依附农民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不仅表现于他们以“团火”为基本单位编籍于地方州县,更为重要的是,不论官私手工业,都严格地受到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制约。换言之,其发展变化无不与封建商品经济有关。在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的魏晋南北朝及唐初,工匠主要以力役的形式在官府从事生产,工匠的“独立”性不能不受到这种力役形式的限制。随着庶族地主所有制的确立,商品经济在封建经济领域内有了明显的抬头,工匠不须在官府服役,而是可以“纳资代役”了。通过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德育与封建专制的意识形态并不总是形成共谋、共存的关系。从儒家德育与封建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来分析,至少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儒家德育:一是前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没有成为封建专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它与专制权力保持着距离;二是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与封建专制权力形成了共谋关系,最终成为了封建专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三是后权力型的儒家德育,它从封建专制权力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成为一种更为纯粹的品德教育形式。这三种类型的儒家德育对于现代道德精神和现代教育的适应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它们也将面临着截然不同的现代命运。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北京近代工业的发展有四个特点:第一、主要部门直接为封建最高统治集团服务,基本沿袭了封建官营手工业的生产和管理体制。第二、工业资本主要由官僚资本转化而成。第三、民族企业的资金中,外资占相当大的比例。第四、北京与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相北,工业兴起时间晚、发展速度慢、基础工业落后、工业在城市经济中所占比例极小。究其原因,既有历史根源”,也有人为的政治和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4.
1.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有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管理方式方面,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家庭手工业则是农户的副业.②产品流向方面,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官府、贵族享用,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产品主要面向市场进行流通;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只有剩余的一小部分会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  相似文献   

15.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工具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达,作为“第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工场手工业兴盛起来,战胜了封建行会手工业,资本所有制取代了封建工具所有制和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解体。近代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工具所有制残存着,与资本所有制复合在一起,严重地阻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直到解放初,经过土地改革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结束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和资本私有制,开创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局面。本文着重阐述马克思关于封建工具所有制与行会制度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算是我在《华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一期上发表的《马克思论古代土地所有制诸形式》一文的续篇。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一种社会组织结构,是作为乡村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要想给阶级社会中的城市以完整的含义,应该从城乡关系的角度予以考虑。本文就从这一角度入手谈点自己的意见,并剖析中西封建城市历史作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以公、私为焦点讨论周制封建、秦制郡县之别,历来众说纷纭,其本源在于周秦之际的历史变迁。对此的辨析,应回到其时的思想演变历程中,目的不在于分判封建与郡县两者之优劣,而在于剖析公与私两者之理路。公、私与封建、郡县是交叉关系,而非对应关系。其一,以社会规范评价标准视之,封建与郡县是从以礼为公过渡到以法为公;其二,以社会财富分配观念视之,封建与郡县是从承认贵贱有私转变为承认贫富有私。  相似文献   

18.
“物感说”与“摹仿说”是分别雄霸中西两千余年的文艺理论,它们是在不同的主客关系下产生的。这种不同的主客关系也影响了二者的创作理论,使它们的创作理论在创作客体、创作心态与创作追求这三个方面显示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也反映了中国与西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西封建城市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成过程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封建城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引起的。而中国封建城市的产生却是统治阶级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就其内部的基本风貌来说也是千差万别的。西方封建城市内部的居民主要是以从事商品活动的工商业者为主 ,因此 ,商品经济在城市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 ,中国封建城市内部的居民主要是官僚、地主及其他消费人口 ,工商业者是绝对的少数。所以 ,在中国封建城市里 ,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商品经济在其中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古时期,东西方城市基本上都是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封建生产关系牢固建立起来的前提下,在由地方割据走上集中统一的政治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城市的发展,又为封建经济的全面繁荣、政治统一、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以及封建社会的瓦解、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近代民族的形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条件。该时期由于各地区、民族、国家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经济水平、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城市方面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即:城市起源不同、结构不同、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