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5年,世界上第一台DV机在日本产生后迅速风靡全球。DV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完美的影像记录功能,使得它成为随时随地记录人类生活保存人类记忆的最好工具;而DV低廉的价格、轻巧的机身、便携易操作的特性、借助于非线性编辑系统就能实现的后期制作及网络传播的发展等,则决定了它所实现的是平民纪录影像。DV虽然有一些为人所诟病的缺点,但它的出现昭示着平民纪录影像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的最后三年在民间影像写作中的重要性也许多年以后才会被人意识到,因为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伴随着一个个盛大的庆典,一种力量开始了默默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DV影像的传播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码科技日益走进我们的生活,"DV族"活跃于时代的前沿,他们用手中的DV记录下生活中的精彩细节,DV影像也因此而成为传播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DV影像涉及传播中的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和效果.下面试从拉斯韦尔"五W"模式分析DV影像传播.  相似文献   

4.
谢毅 《当代传播》2004,(4):66-67
本文就众说纷纭的DV影像在概念上做出了界定,并从传播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认为DV影像中融合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播特征。DV影像应细分为个人DV影像、独立DV影像和大众DV影像。因此,不能笼统地要求所有的DV影像走相同的发展道路,而应根据DV影像类别的不同,遵循自身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5.
王爽 《记者摇篮》2006,(2):39-4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V家用摄像机已经逐渐地走进了千家万户,它如同一支笔、傻瓜相机,物美价廉,让一个专业化的技术,变成了普遍的、一般大众都能接受和使用的东西,使人们都能用它来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片段,留住成长中的美好回忆,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用DV影像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可以说,DV的普及,带来了整个生活形态乃至文化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刘芳 《传媒观察》2008,(5):55-56
有人说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泛文化时代,一切事物莫不打上“文化”的符号烙印。DV影像文化也不例外,它是数字技术革新的产物,虽然从1995年第一台DV问世至今也不过十余年时间,但给人类的文化生活却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前,影视艺术是一个专业领域,被主流媒体长久垄断,人家播什么我们就只能看什么,DV的出现及快速的发展带来一种文化领域中的表达自由,将影像的话语权回归给大众,人们终于从影像的被动接受中释放出来,获得了自由的用视听语言交流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赵鑫  黄兵 《今传媒》2011,(12):79-80
在影像传播时代,DV以其个性传播的特征,日渐成为个人进行影像表达的重要工具。DV影像传播不仅是一种技术的进步,更是传播媒介与社会文化的进步,实现了影像表达与文化传播的个性化、自由化、平等化,成为一种理想的话语表达空间,具有深远的传播意义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昌旭 《青年记者》2004,(10):48-49
的6部关于中国的DV影像纪录片!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大的文化误读?当中国的民间纪录片已经冲击和突破我们的道德底线、误读我们的国家形象时,难道不该引起我们警惕并大声疾呼吗? 在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差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渴望了解中国,但是在非主流因素的引导下,人们却在全球化中进一步误读东方。对此我们当然不能全都归罪于DV,但DV作为民间大量存在的文化载体,我们不能不警惕DV影像在传播中对国家形象造成的误读。我认为,造成误读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层面。对生存焦虑和对成的渴求,常常DV拍摄者要铤而走险,要标新立异。对历史文化的零碎记录造成对国家形象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时下流行的“DV热潮”使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能够拥有一台DV摄像机 ,有人认为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地创作和表达 ,甚至有人将DV作为新电影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DV族”的异军突起似乎印证了这一判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DV的兴起以及在社会中未来所扮演的角色来阐明DV只是影像自由表达的一种可能。它虽然是以艺术创作的姿态在社会中确立了它的影响 ,但它最主要的角色将是一支记录人们日常生活流程的“笔”。而对DV本身的认识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则引起了越来越多学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概述DV的大众化影像工具与特性,面对数字化时代的DV校园影像文化的到来,指出目前对大学生DV校园影像文化跟踪与研究的欠缺,要求加强对大学生DV纪录片创作现象调查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浅析DV影像在高校中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日君 《新闻界》2007,(1):88-88,83
一、DV影像在高校中的缘起随着由拉斯·冯·提尔等四位年轻导演在哥本哈根提出的“Dogma'95宣言”的诞生,DV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很多优秀的DV电影也随之诞生,《破浪》、《黑暗中的舞者》、《白痴》等纷纷在国际影坛上获得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12.
<正>有学者认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次重要的文化变迁——视觉文化转向,影像逐渐成为文化的主因,人们传统地依赖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的习惯开始向以影像为中心的文化倾斜。“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  相似文献   

13.
余秀才 《现代传播》2007,(2):145-146
一、对DV"影像革命"的一些误解 基于DV携带操作的便利性及"草根性"特点,DV影像突破了传统影像贵族式与权威性垄断,使得一部分人也能够涉足DV影像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有效地指导有追求的青年影像工作者利用DV设备进行专业化的影像创作,笔者在2008年创立了Pandavision影像工作室,创作包括纪录片、剧情片、实验片、新媒体短片在内的各类影像作品.在工作室的创作中,指导一些学生基本完成了从初学者到专业影像创作者的转变,和他们一起经历了第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三年间创作和指导创作的20部各类作品获得包括法国FIPA电视节、长春电影节、香港华语纪录片节、上海电视节、"金鹏奖"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大赛、中国纪录片大会在内的50余项奖励.作品获得好的社会评价,当然不是创作主要的宗旨和目的,不过,客观的社会评价也能给创作和教学提供一个相对准确的参照坐标.在构建这个坐标系、寻找这些坐标点的过程中,难免回想起和学生一起经历过的那些创作过程,于是产生了一些想法,其中或能找寻到对影像创作者进行专业培养的一些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姚争  朱晓军 《现代传播》2004,(5):123-125
自 2 0 0 2年起 ,DV影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虽然没有形成具有明确主题的一种运动 ,但的确已构成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 ,由此引发了一轮又一轮“命名”的焦虑和冲动 :“新世代”与“新生代”这样的称呼代表了主流媒体对它的认知 ;“个人影像”、“独立影像”、“第三类影像” (有别于“政治影像”与“商业影像”)等等不一而足的冠名 ,则体现了DV人自己或DV爱好者们对它的定位。在这些命名的纷争背后 ,是对DV影像崛起的意义存在着不同的判断。尽管这些判断大多带有相当程度上的感性化、情绪化与率性而为的色彩。我们试图从传播学与美学…  相似文献   

16.
周婧 《新闻界》2003,(1):38-38,41
2002年,随着从凤凰卫视的“DV青年影像大赛”及央视《正大综艺》栏目向社会征集DV像带,逐渐在国内大中城市掀起了阵阵DV热潮。具有体积小、成像质量好、价格平民化等特点的DV,一时成为热门话题。作为西部文化重镇的成都,与京港两地遥相呼应,也在西部有力推动着DV活动。一、现状分析成都的DV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暗地妖娆”成都的DV发展始于民间。平民化的价格使DV进入家庭成为可能,许多家庭购买DV来拍摄一些生活片断,如小孩子的成长过程、外出旅游、家庭聚会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这些DV作品是随意…  相似文献   

17.
周婧 《声屏世界》2003,(2):12-13
中国大陆电视台,看好了DV影像吗?作好了接受DV影像的准备吗?——编者题记  相似文献   

18.
DV影像传播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语言里,是一种可以避免意识形态神话和权力话语陷阱的传播形态。DV影像传播时代可以称为影像民本主义(populism)时代。用通俗的话说,DV赋予了创作者自由言说的权利,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个人化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它首先打破了影像表达权利  相似文献   

19.
集体记忆是群体共同经历、传承和构建的回忆总和,也是国家、民族构建身份认同的关键。数字时代的集体记忆逐步摆脱空间区域的束缚,呈现以流动为核心的特征,“全球数字记忆”的概念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协同作用下应运而生。本文旨在厘清“集体记忆”理论在全球化进程与数字技术进步背景下面临的新问题、新场景,阐述“全球数字记忆”“全球数字记忆场域”的历史缘起及时代内涵,同时归纳其去时空、跨媒介、可视化的特点,旨在审视数字时代集体记忆实践的嬗变与发展,拓展记忆研究的方向,为数字时代的档案记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谢玉盛 《视听界》2007,(2):54-55
不久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有一说一》栏目举办了一次“警方DV大赛”。大赛期间,短信平台收到数干条观众来信,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出乎节目方预料。DV的存在性特征是什么?电视传媒需要什么样的DV作品?于是,便有了如下传媒(下称“传”)与DV(下称“D”)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