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南褶皱带将华南分隔为扬子和华夏两块板块。长期以来,为了将华南归入Rodinia古陆中心.江南褶皱带一直被认为发生在Grenvillian期,所包含的变形的早期新元古代地层是由于晚新元古代地层变形的和未变形和未变质的花岗岩侵入造成的不整合覆盖。  相似文献   

2.
周琨 《内江科技》2013,34(5):152+171
博兴洼陷南斜坡油气资源丰富,该区下第三系地层区域性向南抬升,与上覆馆陶组地层呈不整合的特点,综合运用钻井、测井、试油和试采、三维地震资料等信息,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和天然气、和油气藏动力学为理论为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博兴洼陷南斜坡各级次地层不整合的形成机制、类型、分布特征及与其地层油藏关系,总结不同类型地层圈闭的分布规律与成藏控制因素,提出该区的勘探方向和滚动目标。  相似文献   

3.
“扬子古大陆新元古代扬子东南缘中段裂谷盆地形成演化与资源效应”项目为“华南扬子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效应”子项目之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11年下达的基础科研项目。项目于2011年启动,历时3年,系统收集分析了扬子陆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中段新元古代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和第二代区域地质志资料以及涉及该区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岩石地层、事件地层、年代地层、旋回与层序地层和沉积相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新元古代早中期沉积充填序列、岩相古地理特征,重新修订了该区域新元古代“南华系”区域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岩相古地理系列图件,并利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探讨了盆地形成演化的大地构造环境,综合分析了陆缘裂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式,总结了盆地演化与矿产资源效应。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米仓-大巴山地区由于受到多个构造域多期构造叠加作用,形成了现今独特的构造形态,研究米仓-大巴地区的构造变形时间对该地区油气成藏、保存、运移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该区区域不整合面、矿物裂变径迹、K-Ar以及ESR测年的研究,认为米仓山-大巴山构造交接区两期褶皱发育的时间应为K_2-E_2,从山前到盆内,隆升时间逐渐变新,背斜隆升时间早于向斜隆升时间,米仓山穹隆隆升时间为中白垩世(K_2),米仓山、大巴山前缘构造带变形时间为晚白垩世始新世(K_3-E_2),米仓山变形时间略早于大巴山变形时间,在晚喜山期的构造活动中,南大巴NW逆冲推覆构造扩展到通南巴构造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