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心理发展关系。在教师的诸多关系中,师生关系是尤为重要的关系。师与生所处的地位不同,必然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首先,教师要求过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结果欲速而不达。其次,师生之间的矛盾有时候还会因为学生群体的压力而产生。师生关系中这些矛盾的调节,主要依靠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的行为表现。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有助于教育  相似文献   

2.
周珊珊 《考试周刊》2013,(30):166-167
<正>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和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人际关系,是维系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一、师生关系的内容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师生之间的业务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分别充当一定的角色及在双方活动共同体中的分工合作。简言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即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互动关系。(二)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具有伦理性质的特殊关系,是师生在处理相互关系中应遵循的道德  相似文献   

3.
教师高尚道德人格的教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综合品质。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因此教师的道德人格也应是良好的、高尚的。教师高尚道德人格有着极强的教育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要素所不能取代的。任何其他教育要素所不能取代的。一、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强烈暗示性和持久性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有着极强的暗示性。鲁迅在回忆性的文章《藤野先生》中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  相似文献   

4.
陈立星 《辽宁教育》2005,(7):124-124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师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施、运作的基本媒介就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育性交往关系。在以前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唯唯诺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内容和倾向起绝对的支配作用,教师是以道德权威者角色出现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指教师个人在后天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总和,它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综合品质,有着极强的教育作用。一、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强烈暗示性和持久性教师高尚的道德人格会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有着极强的暗示性。鲁迅在回忆性的文章《藤野先生》中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订成三厚本,收藏着,将作为永…  相似文献   

6.
专业化:传统师德向现代师德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丹 《教育探索》2006,(1):109-111
师德归属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于教师的专业行为之中,影响着教师的专业生活。师德反映和概括教师与学生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现象与道德关系,师德的这一特质决定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和坚持教师的自我提高应是师德中核心的专业要求。教师应在丰富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师德认知,在形成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师德能力,在涵养专业情意的过程中激发师德情感。  相似文献   

7.
<正>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社会规范的代表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两个主体,共同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育关系,包括教学关系、道德关系、情感关系、组织关系和资源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过程中,一线教师普遍反映教材内容编排逻辑较乱、用语不准确、表述不清。尤其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理论性强,艰深难懂的政策性、政治化专有名词多,严重超出初中生现有认知水平和原有知识储备。这些问题反映出教材编写者与教材使用者之间的矛盾与认知差距,而这种差距实质上就是教材所反映的教材结构与教师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结构及最终学生学习所形成的学习结构之间的不适应乃至冲突。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影响统编教材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说过:“教师的影响是永恒的,无法估计他的影响会有多深远。”新时代的学生对认识世界的渴求是我们不能低估的,他们不再满足于教师简单的照本宣科;不再满足于教师对道德理论口号式的宣传。他们更希望的是在教师身上看到人性的优点、道德的闪光,从他们的教师的言淡举止中发展自己的性格,从他们的教师的品行中形成自己的品德,  相似文献   

10.
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对学生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传统的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把文化课放在首位,忽视了道德与法治教育,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开展情景教学,能够更好地保证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切实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爱情是一种自然生发的情感,是情感共鸣。爱情的主体是自我,对象是他我。他我的出现,势必会涉及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意识就会产生道德。爱情的道德性表现在它与自由、平等、尊重、理性的关系上。其次,由于爱情是两个自我之间发生的情感,这就要求处理好两性关系,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婚姻家庭关系,所以爱情也会关涉到利益。弄清楚爱情的发生机制和道德本质特征,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恋爱观,确保它的稳定性和建立在它基础之上的家庭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一、示范作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与学生朝夕相处、教书育人的教师自然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对作为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无疑有着显著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他的品质、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道德高尚、品质优秀,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的、强大的“校园教育场”,从而促使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错误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关爱学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灵魂,是教师时学生情感上的体现。关爱学生有利于滋养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个性情感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言行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格表象,特别是教师集体的形象,往往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因为教师是在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用自己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影响学生.一个精诚团结、目标一致、相互协调和宽容的教师集体,会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的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的心理,在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的内化过程中,形成理解、信任、和谐的健全人格.如果各科教师的教学思想差别较大,教师集体内部的道德标准存在着分歧,势必会给学生造成困惑和无所适从的心理矛盾.尤其是个别教师喜欢以我为中心,不同其他教师合作甚至…  相似文献   

15.
丁涵松 《考试周刊》2009,(43):208-208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主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所谓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教育、心理方面的关系。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是真理的占有者。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而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网上学习、畅销书阅读方面已落在了学生的后面。  相似文献   

16.
苏维埃学校以及全国整个国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教师集体与儿童集体之间关系的改善,同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联系。共产主义道德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有高度原则、诚实和正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苏维埃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体现,要求教师尽力保护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懂得自己学生的心理,注意学生行为道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从事教师这个特定职业的人们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劳动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最直接、最亲切的...  相似文献   

18.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师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间的交往、接触,就不存在教师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施、运作的基本媒介就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育性交往关系。在以前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学生对所学内容只能唯唯诺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内容和倾向起绝对的支配作用,教师是以道德权威者角色出现的。这既不相融于主体教育思想,也不符合目标教学的“三为主”原则。新的品德教学目标要完成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者,他的任务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受教育者,他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质量都有赖于教师的教导.尽管如此,教与学之间并不是单纯的传授与吸收的关系,教与学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互动性的.教师精彩的传授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兴趣与认知能力提高后,教师的传授会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而又应该遵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反映和概括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现象与道德关系。教师的职业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具有很大的能动作用,并且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其作用也是不同的。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一、对学生成长的楷模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指出,“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甚至承认错误”也要做学生的榜样严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