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影视作品中,始终活跃着古典诗词的身影,表现出对古典诗词的当代接受,以新的形式演绎古典诗词的文学价值,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文章主要从当代影视对古典诗词的接受方式、接受特点和接受效果三个方面来阐述当代影视创作对古典诗词的接受。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把古典诗词译介到西方对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和内容,翻译古典诗词对许多翻译家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对古典诗词翻译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译者首先应使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原语文本保持一致,其次应充分考虑并尊重译语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读者的接受视角来看,读者修养上、精神上的缺失,阻碍了郁达夫旧体诗词在现代的传播。而现代人对郁达夫新文学创作的接受,是从"景"开始的,以直觉感受为方式,容易形成共鸣。郁达夫新文学创作多以思绪为主线,把"景"化为作者和读者的共同语,并依靠意识的引领,呈现出感性的抒发,再加上融情入景及生动形象的景物人情刻画,带给读者强烈的美和似曾相识的熟悉之感,迅速被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旧体诗词不但并未如有人所预言的那样被消灭,反而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旧体诗词的内容应该反映新时代的发展变化,语言应该尽量采用白话,韵律也应该有所发展,这是旧体诗词适应时代、走向完善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界对旧体诗词能不能人史一直论辩不止,迄今没有达成共识,而实际上,一部分文学史家早已将其编写入史。需要讨论的不是旧体诗词能不能人史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入史的问题。这意味着文学史如何书写旧体诗词才是更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而李遇春的《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在这个问题上予以了新的思考和回答。《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以新文学名家的旧体诗词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有助于重塑现代作家的当代文学史形象,有助于重织新诗与旧诗、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的纽带,还有助于重构新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述史情节。  相似文献   

6.
7.
自“五四”吹响文学革命的号角以来,我国旧体诗词的创作虽屡遭严峻考验,却始终未能消亡与沉寂,简直成为了文坛的“不倒翁”。这一现象的出现,自是与旧体诗词本身所具有的特殊表达功能、巨大的艺术诱惑力与可操作性等优点以及外部的有利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尽管如此,若指望现代旧体诗词能拯救日益衰败的中国诗坛而获得复兴,这似乎也不太可能,因为仅就它自身而言即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因而,现代旧体诗词的命运该如何续写也就成了一个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不仅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底蕴,还有多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古典诗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品味古典诗词,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典诗词营养,探索古典诗词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因此,古典诗词的教学应重视它的美学价值,进行审美教学,使学生在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与升华。  相似文献   

9.
佘亚荣 《现代语文》2007,(5):99-100
试从分析古典诗词中蕴涵的美育因子入手,对如何把审美教育融入古典诗词鉴赏中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词审美鉴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喜 《现代语文》2007,(8):119-120
鉴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我们读了一首诗词,对其中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意境、神韵等进行感受、体验、鉴别、欣赏,激发审美再创造的积极性,获取愉悦的审美享受,这就是诗词鉴赏。  相似文献   

11.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者纷纷从中国古典文论中挖掘丰富的生态现,力图为生态美学寻找理论基点与历史渊源.但是,中国古典文论有其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国古典文论的盲目摄入对生态美学学科建构产生了不利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生态美学神秘化了:非科学的方法论还难以担当起建构生态美学方法论的大任;对自身超越性的遮蔽是生态美学盲目吸收借鉴中国古典文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许多人只强调汉代文学的代表体式是猎苑大赋而断言汉代没有抒情文学,认为只有诗歌才是抒情文体。而大量骚体赋的存在尤其是它所担当的抒情功能却一直被忽略。笔者认为骚体赋是汉人默认的抒情载体,与骋词大赋共同构成了汉代文学的整体,不应轻视。  相似文献   

13.
昭君出塞故事闻名中日,但因所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情节各有出入。井上靖的同一题材小说《明妃曲》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中国史书或文学作品的昭君形象。本文将阐明井上靖笔下的昭君形象,并结合相关社会背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冰心散对五四新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体的创新上,从对体影响最大的相互关联的体裁、语体、风格这三个要素来看,主要表现在:最大限度地将她的“爱的哲学”及其女性意识这一丰富的思想内容,比较完美地纳入到散这一体裁之中;对散语体光彩照人的创新;体裁、语体同体的其它因素完美结合形成其散的风格特色,这都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它是南北文学长期融合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高不开楚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楚地的风土人情,更离不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现就《离骚》谈谈“骚体诗”的来源和创造。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客家研究热潮的兴起,对于"客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接影响到客家社会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康熙二十六年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所编《永安县次志》为中心,结合当地族谱等民间文献,讨论"客家"称谓之始与当时永安的客家社会;认为《永安县次志》所提"客家"是至今所见最早的文字记载,所载围楼、风俗等,与梅州地区大同小异;研究明末清初的永安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对于研究客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散文继承了《国语》之"趣",擅长运用比喻,在打比方时特别注意将大雅和大俗的形象放在一起.其散文的幽默许多是带有讽刺性的,有时则包含着苦涩和心酸.柳宗元也擅长以正话反说的方式来表现幽默,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文采,同时也使其行文幽默,有趣味.  相似文献   

18.
以尼采日神、酒神精神为参照,对屈赋文本背后的艺术精神作理论分析。在屈赋文本中,同时呈现出理性对作者创作的约束和非理性在作者创作中的冲动,两者构成屈赋艺术精神的关键内核,使屈赋取得极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史,由"画工画"向"文人画"演变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文人画主导地位的形成,源于元代画坛中心人物赵孟頫的审美理论"古意"说,"古意"是赵孟頫绘画理论的中心思想,也是元明清文人画的主要指导思想,它既维护了文人画的人格趣味,又摈弃了文人画的游戏态度,创建文人特有的表现形式,使之无愧于正规画的功力格法,从而确立了文人画在画坛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是刘少奇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文献。在这篇讲话中,刘少奇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生命线",是为实现党的特定历史阶段任务及最终目标服务的根本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握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渗透原则和民主原则,发挥好宣传部在宣传马列主义中的组织领导机关作用,处理好与中心工作的关系,提高马列主义教育者的素质,依靠广大先进分子开展教育,做好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