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媒介的对外报道日益增多,有关对外报道的研究也渐成规模。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对外报道研究的相关成果及主要观点,从对外报道的内外环境、媒介机构、受众与传播效果、信息采集与内容制作、报道策略与方法等方面概括我国对外报道研究的现状,探讨对外报道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今后的对外报道研究应当重点关注全球传播市场竞争对策、新媒体领域的拓展空间,以及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对外报道的传播技巧与效果,扩大对外报道的受众面及影响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平衡报道是新闻传播贯彻客观、全面、公正等普适性报道理念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依借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通过中美报刊对于中国国庆60周年的报道的梳理,发现在报道的素材遴选、主题设定和报道框架等方面双方均呈现"一边倒"面向:中方将国庆定性为庄严、欢乐、自豪的庆典和节日,侧重报道改革成果、国威军威、复兴梦想等主题;美方则将其定性为共产党统治的纪念日,侧重凸显中国的政治统治、军事实力、民族矛盾和集权控制等主题。故此,笔者认为唯有开放信息源,采取多元化视角、小角度切入,采用多元报道文体和尽量站在旁观者视角来进行报道,才能使"平衡报道"尽量摆脱"立场(意识形态)"的牵制,从而最终实现报道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突发公共事件的频频发生,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也是各大媒介竞相报道的热点,中国对于此类新闻的报道越发公开化、透明化,然而毕竟与西方媒体相比,中国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仍处于起步阶段,此类报道暴露出许多新闻伦理问题。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者持有的正确的客观公正、以人为本等原则,使其报道更加符合新闻伦理,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阮光册 《情报科学》2012,(1):105-109
运用文本挖掘技术发现网络新闻报道中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是情报研究的一个新尝试。笔者探讨了网络新闻的文本挖掘方法,以上海世博新闻媒体网络版报道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报道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选取香港、台湾、境外媒体华语版、上海本地媒体对世博会相关报道,基于文本挖掘、特征提取对报道内容的差异进行阐述,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支撑的可视化报道方式应运而生,装备情报动态作为装备科技信息的信息尖兵,迫切需要应用这种新型报道方式。文章从分析装备情报动态可视化报道应用需求出发,阐述了可视化报道的应用维度、呈现方式、实现过程、应用条件,为未来融合多种呈现形式的装备情报动态可视化报道实现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在我国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动群众激情的新闻题材,因而灾难报道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颇为薄弱。围绕2005年发生的“卡特里娜”,全球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其间出现了新的特点。但是中国媒体却大量转载、转播国外媒体的报道,没有自己的一手报道,也就没有了自己的视角。在“卡特里娜”报道中,中国媒体缺席。  相似文献   

7.
张春果 《科技风》2013,(14):270-271
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我国第一次运用微博对奥运赛事进行报道的尝试,传统媒体、媒体人、大众、名人、机构纷纷开通微博,对奥运会进行全景报道。新浪网也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报道。在奥运会举办的十几天里,实现了全民共"博"。新浪微博通过此次奥运报道,逐渐呈现出了自己的体育信息传播报道框架,当然也暴露出了自身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8.
郑智斌  王娟 《科技广场》2012,(11):220-226
突发公共事件是风险社会中媒体越来越多面临的重要报道议题,重视危机应急、忽视善后和社会干预作用是长期以来这类报道的误区.本文从回顾媒体相关实践、深化媒体功能出发,提出突发公共事件的“善后报道”理念,阐述其背景、内涵、功能,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媒体角色和报道原则等.  相似文献   

9.
试论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娟 《中国科技信息》2009,(19):179-180
当今的电视传播是一种国际化传播,既高度融合又高度分化,媒体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新闻深度报道的竞争,所以,电视深度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搞好深度报道必须要树立立体的新闻思维观、把好选题关,捕捉细节、重视新闻背景、运用多种电视表现手法、发挥电视技术特长等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对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进行学理考察,从报道技巧、传播策略、传播机制等层面探讨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传播机制,并对如何组织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以产生积极的国际传播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无情,但新闻人却可以让报道变得温暖、有真情。媒体人在报道过程中既要谨遵新闻事实又要兼顾人性原则,同时还要认识到灾害性报道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做到报道的及时跟进,有始有终,才能让灾害性报道完整、生动,而又有温度。本文作者结合亲身采访经历,就如何做好自然灾害性报道,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报道策划既可保证新闻真实的基本原则的实现,又可保证把报道工作这个环节做好。它包括报道时机的把握、规模的大小、采访的安排、版面的准备、记者的选择;也包括报道主题的选择、角度的确定、资料(主要是背景材料)的准备、采访对象的选择与把握;还包括版面的处理,报道  相似文献   

13.
法制新闻是关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各行各业、社会生活各方面与"法"有关的各种信息。传播法治观念,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是这类新闻的重要功能。党报的法制新闻主要担负着对法律政策的发布、解释,分析法治建设形势,思考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监督国家立法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监督国家政令是否畅通和国家公务员遵纪守法行为的任务。法制新闻的报道分寸可以被概括为,新闻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反映法制活动中所发生的新鲜事实,这一新闻实践活动的幅度。党报法制新闻的报道分寸应从报道时机、报道角度、报道密度、报道方式四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14.
李玲  樊春良 《科学学研究》2012,30(3):328-336
 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社会和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引发出伦理与社会问题。本文以国内主流媒体对转基因技术和纳米技术的报道为例,分析国内主流媒体对新兴科技进行报道的变化趋势,比较研究不同媒体在报道内容、信息源、报道态度等方面的特点,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姜燕 《科技风》2012,(13):22+24
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在报道本县县委、县政府各项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重大活动或重要事件的报道是新闻节目报道的重头戏.本文从当前县级电视台在重大活动或重要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研究几种改进办法,希望引起广大电视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体报道的存在问题、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数量增多、规模上升、范围扩大的态势。随着环境与社会的变迁,近几年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已开始有所报道,但是在面对手机与互联网等新媒介挑战,媒体的报道结果并不理想。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存在早期报道反应迟钝,后期报道戛然而止,报道质量上缺乏客观、公正,甚至出现假新闻等问题。群体性事件的风险性,政府、媒体、公众的博弈和法律制度三方面是目前群体性事件下的媒体报道的制约因素。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不仅具有负面功能,还具有正面功能。媒体需要发挥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为此,我国需要扩展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报道空间,及增加媒体报道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量和度。  相似文献   

17.
黄辉 《中国软科学》2013,(8):104-116
媒体发挥其公司治理等作用的前提是媒体报道能够影响企业的经济后果,而不同特征的媒体报道对企业经济后果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不同。文章以2009-2011年273家上市公司的915个媒体负面报道数据为样本,细分了媒体负面报道的次数、内容和方式等不同维度特征,通过配对检验和回归分析发现:媒体负面报道有一定的负向市场反应,并且深度的、严重侵害的负面报道引致的市场反应更为强烈;媒体负面报道的次数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并且严重侵害的报道加剧了企业绩效的降低,而深度分析的报道并不一定降低了企业绩效。本文的实证结论为企业的内外利益相关者、政府等监管部门和媒体自身进行相关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电视媒体建立灾害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体制,对及时全面报道、争取各方支持、维护社会稳定、彰显媒体责任至关重要。在彝良9.7地震灾害报道中,昭通电视台由于事前制定了应对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并经过多次演练,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和采访、外联、直播、播音主持、编辑、安全播出、舆情监测、后勤八个应急工作组,整个报道体现出全台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宣传报道,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争取社会各界支持营造了强势的舆论氛围。经过彝良9.7地震灾害报道的洗礼,结合电视媒体实际,笔者就如何应对重大灾害报道,提出“五项机制”和“六个确保”。  相似文献   

19.
杨玫 《现代情报》2013,33(6):10
对《广州日报》近三年来的农民工报道分析显示,城市主流媒体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在报道数量、议题内容、报道类型、叙述主体、新闻来源等方面尚有改进的空间。作为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主流媒体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构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树立平等的受众观念,拓宽议题内容,增强传播效果,准确反映农民工群体的真实面貌,为农民工市民化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报道类科技情报刊物的报道形式、内容及特点出发,论述了报道类刊物的主要属性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指出要提高报道类刊物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时效性,增大情报量,加快传递速度,扩大情报响应,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增强报道类科技情报刊物的活力,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