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青年评论家曹林最近出版的评论集中,有一篇文章<从造谣到黑客:批判的价值次序>,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觉得,能够有人提出"批判的价值次序"这样一个命题,反映了当代新闻评论进入了一个"反思"的层次,即深入地思考评论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的长篇小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齐鲁晚报的两位青年记者来采访我,谈完有关小说创作的话题后,他们问我最喜欢哪本书,最喜欢哪首歌。回答前一个问题时我犹豫了许久,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我几乎是脱口而出:"我喜欢韩红演唱的《天路》。"而且特别喜  相似文献   

3.
当刘西鸿让她笔下的女孩发出“你不可改变我”的宣言的时候,她道出了当代青年的心声。这一代年轻人的典型特征是对自我的执著追寻。他们总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作为青年中佼佼者的大学生群体就更是如此。追寻自我,认识自我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较高的文化素养增添了这种追寻的复  相似文献   

4.
学术会议是青年编辑成才的好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朗 《编辑学报》2013,25(3):304-305
学术会议是青年编辑成才的好平台。探讨青年编辑参加学术会议的必要性,参会的问题及对策。认为青年编辑要从"要我参会"转变为"我要参会",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促进自己快速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5.
我是从上海"孤岛"沦陷区逃出来的一个抗日流亡青年.18岁走上新闻岗位.1947年上海中国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同年夏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  相似文献   

6.
"我们要把这帮狗杂种紧紧盯住!" 1941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有一青年男子左手拿着卷成筒状的报纸在哈尔滨公园附近的马路上散步,忽然一辆黑色轿车在他面前悄然停下,车里的人用俄语喊了声:"瓦夏,我是阿廖莎".青年男子见四下无人,便迅速钻进轿车里.  相似文献   

7.
用"成名"这个词,实在不敢当,这里也只能按习惯借用一下。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想不到一篇不经意为之的短通讯给我赢来一个记者所向往的荣誉。1980年暮春,我到山西忻县采访。听说有一个农村青年叫岳安林的养猪很在行,我到村里去访问他,他却进城了。我看了他的猪场,又看了他的院子。这个人遭遇实在坎坷,就  相似文献   

8.
“当年我们这些爱好文艺的青年里,很多人都比我有才华,但我有机会上了大学,命运从此改变,成为今天的张艺谋,而我那些朋友,现在只是普通的退休工人。”  相似文献   

9.
12月12日,钱理群先生在"《钱理群作品精编》系列出版座谈会"上向学术界告别,引起广泛而热烈的回响。之后,钱理群在三联书店以"我与青年"为题再次演讲,意在向青年告别。不过,编者认为,他对现实的巨大关怀,他的写作与研究对当下的深度介入,使得告别只会是"告而不别"。下文系钱理群演讲速记的摘录、整理,编者选取关于80后的一个说法,和钱先生在与青年交往中的两个故事(也是两大忏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电影中呈现的青年的分析,本文认为"青春"和"青年"的概念是浸透着各种文化政治的且被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解读的话语。以《青春之歌》和《世界》为主要分析文本,笔者梳理了社会主义革命青年向新时期青年的电影呈现的变化。笔者认为电影文本中所呈现的"青春"已经超越了"年轻人"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而成为现代中国文化政治的最主要的一个隐喻。而这种文化政治,同样建构了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导的"现代性"的认知。最后,本文将指出"青年"作为一个抽象的且理想化的符号对中国文化政治和中国现代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的仲夏,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岁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中国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青年业务论文专刊》(以下简称《专刊》)的复印件。它集合了全台青年的智慧,收录的60余篇优秀业务论文,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有新闻理论,有技术前沿,有广告运营,还有网络新媒,可以说中央电台团委用这样一种海纳百川的方式,筑建了一个百家争鸣的青年学术论坛。《专刊》是从两年一次的"中央电台青年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参选作品中择优集册刊发的。随着这两年青年职工的增加,台内业务研究氛围也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团员青年参加这个活动,择优发表的《专刊》也成为青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中国版协举办全国新闻出版界的绘画书法大赛,我写了一个条幅参赛。我写了这样几个字:“乐为他人做嫁衣”。这是我半个世纪编辑生涯的心情写照。1952年7月,我从华东团校学习结业,被分配到华东青年出版社工作,走上了编辑道路。1953年1月,华东青年出版社停办,我有幸被调到北京,团中央下属的青年出版社。这时青年出版社正和开明书店合并,这年的4月对外宣布合并后改名为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出版社的干部年轻、好学、敢干,开明书店的干部懂业务、作风踏实。团中央为中青社配备了坚强的领导班子,把青年、开明两部分人团结起来,努力奋斗。他…  相似文献   

13.
王贞瑾 《视听》2016,(11):13-14
近年来,我国电影发展态势迅猛,"小镇青年"作为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独特的群体,被视为中国电影新的增量。与此同时,"小镇青年电影"的提法随之产生。本文将视野聚焦于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小镇青年"电影,界定"小镇青年"与"小镇青年电影"的概念,分析小镇青年电影的市场;概述小镇青年电影的特点;结合消费文化的理论,总结小镇青年电影的创作,试图为以后的小镇青年电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中宣部针对新闻队伍建设组织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我们组织的这次"山东青年编辑记者沂蒙革命老区行"活动,是这教育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次活动虽然只有五天的时间,但是我相信这五天肯定会给大家留下非常难忘的回忆。作为一个从业时间还很短的青年新闻工作者,能有这么一次机会到革命老区来,有这样一次亲身体验的经历,对自己的成长肯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依赖好友关系建立起来的网络平台,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展演舞台,"好友"即观众在展演过程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依靠"标签"功能对"好友"进行关系定义和分类,更丰富了"我"在该网络平台的展演方式。通过对"朋友圈"主要使用者--青年群体的展演行为进行分析认为,面对不同的观众,其存在不同的展演行为,该过程存在"自我中心"向"他者中心"转化的展演逻辑。  相似文献   

16.
肖东升 《传媒》2000,(9):42-43
我是<农村青年>杂志的长期读者.在琳琅满目的报刊之林中,她是个不事张扬也绝非显赫的角色.她的魅力在于有执著坚定的追求,有朴实无华的风格,她以自己的个性折射时代,以特有的角度反映社会.我翻看今年上半年<农村青年>杂志后,有这样一些印象,即<农村青年>抓住了"农"、"青"、"新"、"深"四个字.  相似文献   

17.
白阳 《今传媒》2014,(7):23-24
数字化网络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改变了传统革命的组织形式。在中东"街头政治"中,抗议青年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动员和集结,特别是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千千万万个体横向互动的搭载平台,它们为抗议青年的社会运动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9月上旬刊登了我的"尴尬词语"一文,内容有误.此文交给<青年记者>后,博士生王晋同学看了文稿向我指出,关于"违反国家规定"一语,<刑法>是有明确定义的,在第96条.我一查,果然,全文如下:"本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相似文献   

19.
康毅辉 《视听》2021,(2):27-28
媒介融合作为一个潜在的背景结构,对谈话节目产生约束作用.在融媒体视域下,"Z世代"与"两会代表"身份各异,他们之间的对话昭示了国家意识形态在谈话节目中的改变.总的说来,"Z世代"与"两会代表"的谈话根植于新型的话语结构、身份言说、话语策略.本文以2020年中青网《两会青年说》谈话节目为例,分析谈话节目在当今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到作家社后,提出了"为作家出书"、"出作家好书"、"向读者奉献最好的书"的理念,这是我对作家社的定位。文化不能完全像商人那样操作,文化要不断提供原创作品,培养青年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