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对各少数民族、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通过专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等途径来加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李永芳 《广西教育》2012,(27):100-101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对各少数民族、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通过专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等途径来加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现有的以及已消失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民族史是中国史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民族史教学虽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探索民族史教学的基本规律,思考一些前沿的问题,对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族史学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我国民族史研究是中国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分支学科的民族史研究不仅仅拓宽了中国历史研究的视野和领域,而且由于民族史的研究突破了长期占垄断地位的"华夏—王朝"为圆心的"中心史观"的单一视点而相对确立了一个新的解读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立足点,从而极大地深化了对中国历史与多元一体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近日捧读新近出版的《西北少数民族史教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盛行加之全球一体化,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越来越步履维艰。本文即笔者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些许认知和对其在经济时代发展的些许思考。通过观念的转变、研究者和创作者的合作以及基础教育的发力,最终使少数民族音乐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6.
讲授中国北方民族史,首先要强调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在疆域方面的贡献;其次是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再次是对中国经济文化的贡献。教学内容宜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活动;(2)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与北方民族有关的宗教文化;(4)民族经济活动;(5)民族文献。加强民族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相似文献   

7.
新编初中历史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在有关北方少数民族史的编写方面有如下特点:首先,增加了民族史方面的内容,突出了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反映了少数民族为祖国的统一、繁荣与发展所作的历史贡献;其次,加强了反映北方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史实;再次,新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更加适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增强了可读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突出重点,注重史实间的内在联系,讲授要生动活泼,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优势,进行民族平等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的建构需要考虑到起点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例外。起点包括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它们在逻辑上必须是相一致的,具有逻辑上的关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加以综合考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是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逻辑起点应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9.
10.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回族历史学家,一生于民族史的撰修倾注了很多心血,他在《中国通史·导论卷》的开篇第一章即提出中国民族史的撰述问题,通过对民族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发掘民族重新组合时期的民族史撰述路径、结合史书题材对民族史撰述的影响、关注民族史撰述的近代化倾向以及统一多民族历史修纂的实际操作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创建的思考,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史撰写是有很大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起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文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话语问题,它应该是一种具有现代意识的现代化文学的指称。因此,应该在一种全新的文学系统中加以考察,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不能简单地依存于社会政治的划分标准,而是在依据文学自身的逻辑基点上,将当代文学的起始点定在1978年  相似文献   

12.
王娟 《巢湖学院学报》2006,8(5):130-134,139
梁启超于世纪之交,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西方先进的种族论和进化论为指导,将人类社会历史视为种族斗争、民族竞争的历史,较为深刻地阐发了自己对民族问题的一些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观.梁启超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作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中华民族的演变、发展、各民族如何斗争融合等一些基本的民族问题,对以后中国民族史研究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故本文就梁启超民族史观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13.
以上主要依据调查与测试的结果,对学生民族关系史学习心理进行了剖析。由于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媒体手段等多种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在研究中还对教师的教学心理进行了调查与测试。调查与测试结果为:第一,民族史难教。难教的原因有三:一是民族史内容复杂、难懂;二是线索不清;三是学生不喜欢。这一点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相同。第二,有些教师本身对民族史有关问题的理解有误,难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相似文献   

14.
方晨霞 《时代教育》2011,(3):232-233
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起点难以把握的分析和对把握学生学习起点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教师要从"站得高,看得远,准确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抓得准、教得透,合理把握学生现实起点"、"处理好个性化与大众化的矛盾"、"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同化与迁移"等方面入手,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水平是少数民族艺术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是全面推动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需要,是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需要,是时代对少数民族文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民族特色是少数民族题材歌剧的灵魂,是衡量少数民族题材歌剧成败的关键。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立起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政治性"一直是估衡现代文学的主题词。进入80年代中期后,学界逐渐体察到政治理念对于诸多文学现象及文学本质的压抑与遮蔽,于是纷纷倡导回到文学自身,并主张用"现代性"重新考量文学。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界对文学"现代性"的全面反思,以及"没有晚晴,何来‘五四’""民国元年起点说"等命题的提出,"五四"作为现代文学的起点地位,不断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与此相应,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呈现出不断向前推移之势。但"五四"以其特殊性和重要意义,有其不可替代的理由。因此在不能拔高"五四"地位的同时,必须要明晰"五四"在整个现代文学发展流脉中的界碑性和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志》出版于1904年,是一部系统研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民族史著作,在书中,刘师培探讨了什么是"民族","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并以汉族作为全书的主线,把汉族与各民族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作了全面的研究和概述,并提出了较早的民族史分期方法。因此,刘师培也就成为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梳理有关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要点的基础之上,本文尝试就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地名的命名,是由特定民族的语言来表达的。从地名的语言背景中,可以了解到历史上曾有过的民族活动的痕迹。地名的民族语源问题,蕴含了重要的历史文化线索,是我们探究民族史时需要认真关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起点公平一直都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它分为自然条件的起点公平和社会条件的起点公平,前者我们目前还无法解决,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的公平来减小后者的社会影响。而起点公平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靠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