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背景】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数学P111~113中的统计与可能性整理复习。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是在五年级上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  相似文献   

2.
冯洁 《成才之路》2013,(25):50-51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的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可能""不可能""一定",简单的三个词,甚至有老师认为不教学生也会,但那只是一个浅层次的理解,学生没能真正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有幸听到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受益匪浅。本节课在张齐华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表现出了他们学习的真实状态,学生学习主动、思维活跃,孩子们享受课堂、收获成长。  相似文献   

3.
一、山穷水尽疑无路——遇到了连续6次都摸到白球的小概率事件案例:有位老师上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因为是家常  相似文献   

4.
黄亦琴 《小学生》2011,(1):47-48
苏教版数学教材分别在二、三、四、六年级安排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二年级上册教学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可能性的大小,教学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四年级上册教学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让学生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9~102页。教材介绍: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人教版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对于概率教学存在很多困惑。下面三个片段反映的是老师们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教学片段一:公鸡也可能下蛋? 新世纪教材三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使学生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那你们能不能分别举例说一说?比如,哪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一部分,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则大量存在。三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时,只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来理解,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
王钊 《湖北教育》2007,(5):41-43
本课为人教版课标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中《可能性》的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9.
【教学案情】 这是一位老师在开设公开课之前的试教课。作为同组的老师,我参与了此次的听课活动。她执教的是《可能性》一课,这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可能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  相似文献   

10.
[内容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例2.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对"可能性"的内容做了统筹安排.在二年级(上册)教学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结果,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学会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四年级(上册)教学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1.
徐东玉  陈喻 《贵州教育》2008,(10):25-2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页~88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单元.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本单元共分3课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学期湖南省新化县组织了全县小学语文、数学送课下乡活动,其中一节数学课是由罗梦秋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听课老师、学生评价较高。现摘录几个片断供同行商讨。片断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刘荣华 《小学语文》2009,(7):108-110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每册教材安排了一次“单元集中编排、课内外融为一体”的大综合性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下册第六单元“走进信息世界”;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大门”,下册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每一次大综合性学习都由“单元导语”“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4.
马肃霜 《河北教育》2009,(10):32-34
【教学预设】 一、教学目标定位及教学策略构想 1.本节课学习哪些内容? 《可能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是事件的发生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其它两个课时分别学习“生活中许多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但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从生活经验来看,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可能性”,但作为数学中的概率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对小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把第一课时作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内容。"认识分数"这一内容在苏教版教材共分三个时段安排。前两次分别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上册和下册,主要是借助直观图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上册主要教学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84、85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八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它是在二年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学习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对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语寿进行描述——这是本单元,也是本课时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目标。本目标实施的重点足通过一系列活动,逐步让学生悟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编者增加了以"吐泡泡"形式的虚拟"学习伙伴"。"学习伙伴"在"泡泡"里说的话,其实都是一个先学者对正在参与学习的小伙伴的引导。本文以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上册为例,浅析"学习伙伴"的特征。一"、学习伙伴"的呈现特点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学习伙伴"在课文板块及语文园地都有分布,共56次。(一)分布特点"学习伙伴"在课文中出现了31次,占56%;在课后练习中呈现8次,占表一:"学习伙伴"分布情况17,30%课文中出现(次,比例)  相似文献   

18.
下面是笔者一次公开课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框“享受学习”。  相似文献   

19.
曾令彬 《教师》2011,(13):80-81
本学期湖南省新化县组织了全县小学语文、数学送课下乡活动,其中一节数学课是由罗梦秋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听课老师、学生评价较高。现摘录几个片断供同行商讨。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9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 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本课时的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语言(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