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编辑导语 郑板桥不仅诗画闻名于世,为官断案也异于常人,可谓“怪才”。一首诗,一幅对,谈话间,便将事情的真伪门板清楚。这是何等的智慧?看了这篇妙趣横生的小文,你一定会不禁感慨:郑板桥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  相似文献   

3.
一次,郑板桥夜间审案,原告是位教书先生,状告他在当地一家大财主家教了一年私塾,原定为八吊钱酬金,但期限已过,主人就是赖帐不给。可那被告财主能言善辩:说先生教书纯属滥竽充数,误人子弟,并列举了种种不学无术的事实。言之凿凿,入情入理。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辞官回家后,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他却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5.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因擅自开仓赈济灾民而被罢官。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说字     
邹大庆 《辅导员》2010,(19):16-16
"江南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不仅是清代乾隆年间享有盛名的父母官,而且他的诗、对、书以及画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每当郑大人练书绘画,家丁仆人都围绕在书案前,抢着磨墨铺纸,想捞点艺术享受。当人们看到郑大人挥毫练书、洒彩泼墨的时候,都会翘起拇指,禁不住啧啧称赞:"成功!"  相似文献   

7.
李康 《考试周刊》2008,(25):186-187
本文对赠诗进行了定义,将郑板桥赠诗分为颂美型和抒情型两大类,并在两大类别下进行了细致的分类.通过对赠诗的研究来展现诗人的日常生活和仕宦交游,进而揭示诗人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老年教育》2009,(3):41-41
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尽管他的宇画水平很高,却因无名无势,难以卖出好价钱。故而家徒四壁。  相似文献   

9.
李阳海 《现代语文》2004,(12):40-40
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联作也颇丰。有几副治学论文的对联意趣盎然,包含哲理,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少年读者》2009,(1):79-79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  相似文献   

11.
杨宗 《小读者》2010,(12):1-1
为自己争一口气,就要甩开别人的搀扶,不生别人的闲气,自己的路自己去走,靠别人安身立命是没有出息的。  相似文献   

12.
蒋抱玄(听雨楼诗话,录有“郑板桥未刻诗”十五题、十六首。但其“字体”、诗风以及诗中所反映的家世、生平、思想等,均与郑氏实际情况不符。“郑板桥未刻诗”一册,当属伪造无疑。  相似文献   

13.
正走近名人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郑板桥天资聪慧,三岁识字,到八九岁时已能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后来做过县令。为"扬州八怪"之一,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一天夜里,天冷月黑,外边还下着小雨,郑板桥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越睡不着越听着屋里屋外有动静,越像有动静越想仔细听,忽然听到屋门有响动。他想:这不是一般的  相似文献   

14.
在郑板桥的诗歌创作中,所谓描写花鸟风月的题画诗较多,后人多把这类诗看作是“风雅诗”。其实这类诗虽然想象的成份较多,但实际上却体现了郑板桥极强的社会意识,表现了郑板桥沉静下来的经世之心,具有忧国爱民、贴近自然等方面的特点,与封建士大夫们吟咏的风雅诗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在众多的咏竹作品中,郑板桥的咏竹诗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说到郑板桥,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竹子!的确,郑板桥笔下的兰、竹外显清雅,内含寓意,以致流芳百世,家喻户晓。除此之外,他还善诗能文,果敢机智,为人正直,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厕家,也是乾隆年间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  相似文献   

17.
在郑板桥的诗歌创作中,所谓描写花鸟风月的题画诗较多,后人多把这类诗看作是“风雅诗”。其实这类诗虽然想象的成份较多,但实际上却体现了郑板桥极强的社会意识,表现了郑板桥沉静下来的经世之心,具有忧国爱民、贴近自然等方面的特点,与封建士大夫们吟咏的风雅诗有截然不同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得罪显官豪门而被罢官。擅画兰竹,“扬州八怪”之一。他的题画竹诗与竹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其题画竹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枝一叶总关情”等名句,使郑板桥的题画竹诗更显示出鉴赏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同为清代诗人,王士祯、郑板桥笔下的渔家诗却风韵各异,笔者在赏析的基础上,从时代背景、取材视角、艺术追求三个方面将两首诗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