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安 《广东教育》2002,(1):73-73
相传古时名医扁鹊首创"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就是通过看病人的面色、舌苔,听病人说话的声音,问病人自己的感觉以及按病人的脉搏等对病人进行诊治.联系到体育教学,"望、闻、问、切"有时确是成功的体育课的必循之路,它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教学效率.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四字"教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医诊断,有所谓“望、闻、问、切”法.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掌握学生学的情况,也可借用“望、闻、问、切”.通过“望、闻、问、切”,及时地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速度,争取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战国时期的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历史教学中,也可以把学生当作“病人”,把教师当作“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学生的病情。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名医扁鹊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他运用此法给人治病,诊断准确、疗效颇佳。笔者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法”,如果运用到教学中,也有利于教师组织和驾驭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成秋 《师道》2000,(1):48-48
望、闻、问、切、谓之“四诊”,是我国传统中医诊治疾病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班主任要使班集体健康发展,班集体成员健康成长,也有必要“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6.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作为中医了解病情的手段,它能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症下药,解除疾病。因而,“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历代中医大夫广泛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把“望、闻、问、切”四法与教育学生的工作紧密结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师,应通过"望、闻、问、切"认识学生、评价学生、管理学生,将四诊法应用自如,掌握四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现代的头脑和意识去理解"望、闻、问、切",并游刃有余的应用于教学,在学生的管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望、闻、问、切”本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作为教师,如果也能正确运用“望、闻、问、切”来诊断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对症施教,将使每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效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也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矮子爬楼梯——步步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王刚 《河南教育》2005,(11):35-35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它和语文教学有什么关系呢芽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教研过程中,笔者通过观察,深深地感到“望、闻、问、切”这种中医诊病的方法,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如果把它总结出来,用于教学,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它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医的“望诊”是指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是指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目前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  相似文献   

10.
温泉 《文教资料》2013,(20):91-92
我国中医诊法中的“望、闻、问、切”经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孕育着切实可行的认知人体生理状态的诊理诊法,堪称医学之瑰宝。在声乐教学中合理运用“望、闻、问、切”法,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它和语文教学有什么关系呢芽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教研过程中,笔者通过观察,深深地感到“望、闻、问、切”这种中医诊病的方法,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如果把它总结出来,用于教学,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它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医的“望诊”是指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是指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目前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  相似文献   

12.
“望、闻、问、切”作为中医了解病情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据此对症下药,祛除病痛,甚至起死回生,因此为中医大夫广为应用,达到良好的治病救人的效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把“望、闻、问、切”四法与了解学生、教育学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效果。一、留心观察,“望”清其表。所谓“望”就是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有人认为:“班主任和学生天天在一起,对每个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其实,一个班主任要真正对全班、对每…  相似文献   

13.
“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枝瑰丽的奇葩,它可以帮助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以此为据对症下药,解除疾病。因而。“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历代中医大夫广泛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把四诊法与教育学生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样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四诊”在机修教学中的应用双辽职业中专李明纯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称为“四诊”。“四诊”不仅应用于医学,在机械修理教学中也一样适用。我在机修教学中进行了“四诊”的应用尝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望:即望诊,指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判...  相似文献   

15.
付军 《学苑教育》2013,(1):24-24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它要求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教书是为了育人。中医治疗讲究望、闻、问、切相结合,准确而详实地把握病情、病理,以便对症下药。在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受中医治疗的启发,把它揉进教学中,逐步总结出语文教学的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16.
郭丽 《四川教育》2004,(7):26-26
医生以“望、闻、问、切”四法探测病情,我也曾沿袭此法把脉自己的学生,一度屡试不爽,但如今其灵验度却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望、闻、问、切”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的杰作。而在当今日益蓬勃的语文教学改革中,这四种中医沿用的诊断方法也有了用武之地。弃医从文后的“望、闻、问、切”不但能  相似文献   

18.
在中医学上,“望、闻、问、切”是一种传统的诊断病症的方法,把“望、闻、问、切”四诊法应用于电脑故障的检修方法上,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更有效的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中的大部分计算机故障,完全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他在给人治病时候用四种方法"望、闻、问、切"。这四种方法如果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来,也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一、"望"中用情,关注学困生望,中医上是看气色,我们教学中可理解为看表情。教师上课,不能只顾自己,讲完为算;也不能只顾优等生,单为了培养几个"尖子"。要随时关注全班学生,  相似文献   

20.
我校地处边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物理学习"学困生"面大.为提高民族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我们提出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物理的统整方案,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物理."望、闻、问、切"是我们中国中医的诊疗方法,通过上述的步骤可以准确的诊断病人的疾患.教学中我们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巧妙的把"望、闻、问、切"转移到物理教学中来,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