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如何使高等教育超过“高墙深院”与社会发展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如何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为社会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需要对高等教育的结构进行调查和优化,包括层次结构、种类结构和专业结构,布局和调查和优化等,使教育产业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的多样化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十分必要.积极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努力提高本科层次的教育质量,适度控制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赵庆年  刘克 《教育研究》2022,(10):62-82
规模、结构和质量要素协同发力是高等教育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而目前关涉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要素协同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尚未得到有效验证。以我国省级地区为分析对象,利用2005—2019年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门槛回归模型分析高等教育规模、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质量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全国层面上,高等教育规模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层次结构、质量要素的门槛效应,同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质量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规模要素的门槛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规模要素促进类型结构要素取得经济增长收益的作用自东向西呈“倒U型曲线”分布;规模要素促进层次结构和质量要素取得经济增长收益的作用自东向西呈“U型曲线”分布;规模要素促进质量要素获得经济发展收益的作用呈现出自东向西的“区域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层次结构和质量要素促进规模要素获取经济增长收益自东向西呈“U型曲线”分布。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规模、层次结构和质量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协同效应持续增强。因此,高等教育在普及化发展阶段,应注重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要素协调发展,推动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以实现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扩招和经济增速放缓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新互动.对我国2000-2019年国民经济和高等教育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后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显著相关,专科生的在校生数和研究生的招生数对教育人力资本的效应较强,研究生招生数对经济的贡献力度最大.尽管当前我国已经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但高等教育整体上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层次结构重心偏低、高层次人才不足、中层次人才饱和等现象.基于此,我国要继续坚持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核心,明确层次结构总目标,强化层次结构需求预测,优化高层次结构队伍规模,以促进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5.
论专业调整与布局的六大关系曹方高等教育如何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这就需要对整个高等教育的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包括层次结构的优化、科类结构与专业结构的优化和布局的调整),用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去适应社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  相似文献   

6.
论广东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形式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规模的快速扩张,广东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已出现研究生层次较为薄弱和专科层次发展过热两个突出问题,形式结构则明显滞后于地区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步伐。广东高等教育总量发展要考虑适当的“度”,既要构建脉络清晰、梯度合理的地区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也要形成多样化与一体化协调统一为目标的形式结构。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等教育以结构层次完善、类型齐全、教育质量较高而在国际教育中居领先地位.要认真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历史和现状,思考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结构的变革是由高等教育功能所决定。为适应经济发展及受教育者个体素质提升的需求,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必将带来层次结构的变革,并呈多样化趋势。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中应处理好层次结构与规模、数量、效益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系统论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结构合理与否将影响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优化层次结构的建议,如适当降低重心、大力发展专科层次高职教育,明确高等教育各层次定位,加强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等等。  相似文献   

10.
高教结构调整与教育政策的权力限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人的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至少存在两个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其一是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持续偏高:[1]其二是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同质化,具体地说,就是普通高校之外的第三级教育机构都以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要求、培养模式为参照,因此失去了分类上的多样性。[2]其实这两个问题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高等教育机构出于不断向“更高层次”攀升的动机,必然模仿“高层次”教育模式,当“类型”本身也具有了“层次”意味的时候,就出现了表面上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模式上趋同的现象。相对于层次结构偏高…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形成层次结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应“以人为本”推进“一专多能”的培养体系建设。要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品牌意识,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均GDP已超过一万美元,高等教育体系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历史角度归纳分析美国、日本、韩国、智利四国在人均GDP一万美元时期高等教育的规模类型、层次结构、学科结构、高水平大学建设等特征图景和发展趋势,利用就业和升学作为主要动因揭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将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人均GDP一万美元以上的经济时期和初步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历史阶段,应注重多样性和全面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等体系特征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结构问题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人才结构等重要方面。和谐社会建设对高职教育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即为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构建和谐的高职教育结构,要求高职教育从中心城市向城郊拓展;办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完善层次结构,兼顾就业与升学功能;专业结构由单一化转向多学科融合。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教育领域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涵义主要有三:工农是服务的核心;工农是受教育的主体;国家经济建设是服务的方向。所以提出这一思想,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教育的状况,其中最主要的是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要求相去太远。为此在高等教育领域采取了倾斜招生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创办新型大学和改造师生思想等措施,以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5.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抓好内涵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工作;要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和力量,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要创新高等学校的办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统筹配置规划公共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系统构建师资培养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树立全民终身教育理念,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打造强势"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职教育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集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各高职院校要强化第一资源的"双师型"师资建设,做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海西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目标,福建省高等教育在海西建设如何发挥核心作用,人才培养是关键。构建福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保障基地建设具有重意义。因此,要从高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结构,内涵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海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是现代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而自然形成;二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性机制而人为形成。我国难以实现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类市场化治理模式限制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强化了高校的办学层次竞争、“双一流”建设引发新一轮院校“同轨竞争”,以及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要实现我国高校的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理性地发展高等教育;需要遵循大学渐进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家办学规律;需要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职教育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集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各高职院校要强化第一资源的“双师型”师资建设,做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20.
高校课堂教学中 ,应强调每门课结合自身的内容和特点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要结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倾向这些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