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在1957年暑期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秋季开学后,系里请周有光先生为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从此我就有幸成为周先生的学生。那时周先生50多岁,风华正茂。每两周上一个下午,三节课,站着讲,也不喝水。没有教材,只印发简单的讲课提纲。周先生的课使我对文字改革有了基本的了解。那时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师生间的关系并不密切,彼此极少交流。一个学期的课下来,我没有和周先生说过一句话,周先生也不  相似文献   

2.
1993年3月,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做出了一个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与争议的决定:将北大南门两侧600多米长的南墙推倒,在这一区域开办面积约为25000平方米的商业街。当时校方的主要官员声称,这是“更新观念”的结果。然而,8年后的今天,北大又做出了新的决定:拆除商业街,恢复南墙。就拆而复建南墙的原因,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吕斌解释说,首先,这是为了整治环境的需要;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从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名字叫冯志伟,生于1939年4月15日,云南省昆明市人。今年我虚岁满80岁了,应《文化学刊》之约,我在这里把这80年的生活做一个总结,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我于1945年在昆明东升小学读小学,195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昆明一中,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本科学习,1959年弃理学文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本科学习,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4.
百年北大     
今年5月4日,北京大学将迎来自己的百年盛典。北京大学初创时名为京师大学堂,是上个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产物。从1915年起,一场以爱国救亡为主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反对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提倡新思想、新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大学率先兴起。1919年5月4日,为抗议北京政府试图接受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北大学生率先举行示威游行,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由北大至  相似文献   

5.
去年秋天去宁波,曾参加授予马临博士以荣誉市民称号和《马临传》(戴光中著)首发式的典礼;海外宁波人研究会也授予他荣誉会长的称号。马临曾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香港特別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马临的家庭是鄞县望族,书香门第,仅在马临父辈中,二伯父马裕藻曾是北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四伯父马衡曾任北大教授兼考古研究所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临的父亲马鑑曾任燕京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当时“三马”即跻身于北京名教授之列。马临童年是在北京度过的。 1936年,马鑑应好友许地山之约,离京赴港,转任香港大学教授兼中文系  相似文献   

6.
就在李敖离开北大不久,北京大学百年讲坛又迎来了一群与众不同的客人。2005年10月15日上午9时,第一届中小企业(北京)创业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坛二楼召开。60余名来自不同行业但都充满创业激情的人士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由伊娃网络主办,北大电子商务学会协办。据主办者称,9月16日,伊娃网络在北京启动市场时认为有必要与北京中小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方式。他们想到了论坛。而论坛活动开始只是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征询意见。没想到,这个以创业为核心的论坛活动倡议一经网上传播,立即得到了热烈的响应。经过几次筹备会,只用了不到一个…  相似文献   

7.
褚斌杰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大学教授褚斌杰先生1933年生于北京,曾先后在齐鲁大学、燕京大学学习,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58年至1979年,曾任中华书局哲学及文学编辑室编辑,1979年重新调回北京大学,2006年11月在北京不幸去世。褚斌杰先生是著名学者、文学史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2016年2月27日,第二届"会林文化奖"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中国著名比较文学家、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和美国哲学家、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共获该奖。乐黛云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她与汤一介先生被称为"学界双璧",在中国比较文学和中国哲学与国学方面互为裨益,携手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从复兴走向繁荣,逐渐成长为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乐黛云先生著有《比  相似文献   

9.
<正>47年前,我正在吉林师范大学即现在的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1968年11月,我得以有机会,与我的同年级同学张振甦一起2,去北京访问李淑一老人。记得,访问是在1968年11月里一个微雪初霁的日子,于北京阜外三里河国家计委宿舍老人住宅进行的3。几乎谈了一天时间,上午没有谈完,下午又继续谈的。我们恭敬地举步迈入老人的卧室兼书房,老人走过来热情地同我们握手并热情地说:"欢迎,欢迎!"我们谦恭地坐在了写字台  相似文献   

10.
1963年7月,我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外文局所属的《中国报道》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一干就是35年,直到退休。可以说,我把自己的青春、热情、梦想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它,它也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一生的至爱和快乐!  相似文献   

11.
生活的境界     
这是在我曾经就读的那所大学里流传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那场黑白颠倒的政治运动中,一个中文系的老教授和一个音乐系的老教授同时被下放到非常偏僻的农场。他们每天的工作都一样,就是铡草。一年以后,那位中文系的老教授不堪生活的重负,含恨离开了人世。而那位音乐系的老教授仍然默默地铡草,劳动之余还要哼上几支曲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6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音乐系的老教授又回到了当年任教的大学,重操旧业。人们惊讶地发现6年时间的苦难生活并没有使他衰老,站在讲台上的  相似文献   

12.
关键词:草根;代表人物:不断兴风作浪的芙蓉姐姐;原生态的蒲巴甲;掀起恶搞狂飙的胡戈;PS出来的小胖……你所能想到的草根都可以系在这条尾巴上。草根是什么?北大教授张颐武把草根视为"后小资":这些"后小资"们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却又并不是"高雅"的文艺青年,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于2012年12月6日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的主题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与翻译工作"。没有翻译就没有现代中国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在此之前,中国的翻译工作主要是让世界的先进思想走进来,这些思想囊括了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4.
多年前,一首流行歌曲<我要去桂林>在国人心里唱熟了桂林,也唱出了一种机缘的错位与随之而来的无奈: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研究东方文化的一代鸿儒——季羡林先生,近年来在学术界的声誉日隆:他的学术威望、散文随笔以及他主编的各类丛书数量之巨令人叹服,他的众多学术成果都是在耄耋之年实现的,令人惊叹。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奇迹啊!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北大朗润园,采访了这位学界泰斗——91岁高龄的“世纪老人”季羡林先生。  相似文献   

16.
漫漫 《文化交流》2006,(6):31-34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界波涌浪激,多元并争,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舞台,更是气象万千。当时,在蔡元培先生“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北大网罗众家,荟萃精英,使得一大批学博功深的名流纷纷执教北大,被誉为“一钱(钱玄同)、二周(周树人、周作人)、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五马(马裕藻、马衡、马鉴、马准、马廉)等诸位教授,就是北大黄金岁月的经典组合,而且都是浙江人。令我们引以为荣的是“,五马”教授系浙江宁波人,他们是宁波鄞州邱隘盛垫村马海曙的五个儿子。一门“五马”在人文学术领域各领风骚,这在北大历史上是绝无仅…  相似文献   

17.
正吴宝三文学馆是黑龙江省森工唯一一家文学馆,也是全省第二家文学馆,是绥棱林业局按照省森工总局要求,全力打造森工文化窗口,全面繁荣森工林区文化,凸显"文化洼地"效应的一个重要举措。吴宝三,197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作家,是从大森林走上文坛的著名诗人、作家。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记者站记者,《中国林业文学》、《北方文学》、《大森林文学》、《黑龙江作家》等杂志主编,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秘书长,是  相似文献   

18.
言论集纳     
<正>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于2017年5月23日在人民网刊发的《"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重在释疑解惑》一文中认为:我们应树立两种意识:第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报道应避免宏大叙事,并应由一般性的政策阐释转变为针对性传播、嵌入式传播和精准传播,及时回应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关切与质疑,该解释的解释,该澄清的澄清,使对方在全面知情的情况下消除误解,摒弃成见,融  相似文献   

19.
周先生的许多观点都能说到我的心里,读周老的文章随时随地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许多文章是那么的"薄",但其内涵分明厚重无比。一名话、一个观点蹦出来,让你拍案叫绝;坐下来,想一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盈耳。  相似文献   

20.
张菊香 《职业圈》2008,(16):73-74
小李和小董在技工学校同学三年,毕业后分配到同一个采油队工作,在同一个岗位从事油田注水工作,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可是最近两个人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相互指责埋怨,搞得很不愉快。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交接班不仔细、不规范,双方没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