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些广为流传的名篇佳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汲取中国古代诗词智慧来滋养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于中国古代诗词中采撷一些名篇名句,谈谈古诗词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益启示。一、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道话题作文:苏轼有一首《琴诗》,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内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声究竟是从哪里发出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若言琴上有琴声,琴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很形象地告诉我们:弹琴,既要有琴,还要用手指,两者巧妙地统一起来,才会有优美动听的琴声。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健康的师生关系,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教学乐章。革新师生关系是教师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江剑鸿 《辅导员》2010,(8):49-49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琴诗》中写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对我们的教学颇有启迪,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就像琴与手指一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才能奏出美妙动听的教学乐章!  相似文献   

5.
苏轼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呜?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它借琴阐发一种哲理:琴、手指是弹奏出动听音乐的条件,两者相互依存,美妙琴声的出现,有待于两者巧妙结合。课堂上师生对话也类于此,教师的点评要能巧妙地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其与作品产生共鸣。既不能一味廉价表扬答而不评,也不能评而失当,更不能粗暴打断。要用积极的期望来唤醒学生积极的心态,要用明确的、热情的、思辨的、诗意的点评,让学生得到启发,反思不足,纠正错误,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信。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有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弹琴,既要有琴,又要有弹琴的手指,两者巧妙地统一起来,才有优美的琴声。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师生关系融洽,教与学紧密结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学乐章。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有首《琴声》说得好"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像手指与琴的关系一样。  相似文献   

8.
陈桂平 《成才之路》2014,(14):48-48
正中学政治课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深奥,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进而对政治课感到厌倦,而政治又是高考必考科目,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那么,怎样增强政治课的趣味性,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实施有效教学,必须创设美的意镜,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一、导入引趣巧妙地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诱发他们的积极思维。一个好的开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一堂课的讲解定下基调,使整个教学进行得和谐  相似文献   

9.
<正>苏东坡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颇含哲理的诗对我所谈的后进生转化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以琴喻人,可比后进生;以指头喻人,可比教师。后进生这把琴能否发出悦耳之声,就看教师的"指上功夫"如何。我认为,教师的"指上功夫"要深含"四心"——责任心、爱心、细心和耐心。一、责任心是前提转变一个后进生要比培养一个优秀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教师的责任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后进生并非永远是后进  相似文献   

10.
学诗偶得     
一、“禅偈的机锋,儿歌的天籁”宋苏轼有《琴诗》一首:“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数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以“非诗”相薄,责怪道:“千古诗集,有此体否?”《苏轼诗选》的编者陈迩冬却认为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好诗,说它“有禅偈的机锋,似儿歌的天籁”。这个评语可谓独具慧眼,精当至极。遗憾的是,陈迩冬只  相似文献   

11.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写的《琴诗》,用它来比喻师生互动,方可弹奏美妙教育乐章,是再也恰当不过的了。的确,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冲突大量存在并呈现出日渐增多的趋势。在新形势下,师生关系、尤其是师生冲突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探讨师生冲突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化解师生冲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师生冲突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从冲突产生的导因划分,有学…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的出发点谈起图画书阅读,我不由想起了苏东坡先生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一张琴放在那儿,不动它,悄然无声;高人拨动,则如高山流水,绵延不绝,闻之欲醉。阅读何尝不是这样?伟大的作品需要读者的慧心阅读,其香其美才能沁入心扉,滋养人的身心。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可以用一些文史知识去启发、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变抽象为具体,寓哲理于形象,化深奥为浅显,使学生在联想中、在趣味中去接受、领会新知识。  相似文献   

14.
陈桂平 《学周刊C版》2014,(11):132-133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可以用一些文史知识去启发、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变抽象为具体,寓哲理于形象,化深奥为浅显,使学生在联想中、在趣味中去接受、领会新知识.  相似文献   

15.
本学期的《心理学》课程就要结束,学了这门课的同学,可以读一读下面的题目,并思考一下,看看自己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如何。 (1.1)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首题为《琴》的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如果我们把“琴声”比作心理,你如何根据这首诗去形象化地理解心理的实质? (1.2)巴甫洛夫在建立著名的“动力定型”学说时,专门研究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专著:《角色的诞生》,从中得到启发与旁证。动力定型是通过一定的生活方式形成的个人所特有的条件反射与抑制的系统。举  相似文献   

16.
乡土材料是指有较强的地方特色,且与某一地方有密切联系的书面或口头材料。乡土材料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不仅是贯彻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体现,而且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故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课“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三大任务。第一,巧用乡土材料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思想政治课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开始,从做好学习的准备开始,从而使他们明确学习的课题、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崔喆 《文学教育(上)》2008,(18):136-136
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同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要靠政治课的魅力。那么,怎样焕发政治课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18.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东坡的这首诗以琴和指头为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发展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即琴和指结合固然可以弹出琴声,但是同一张琴,若遇到俞伯牙,便能够弹出“洋洋乎,志在流水”的“妙音”;若遇到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则只有噪音。如果以“琴”喻学生,以“指”喻教师,那么,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说: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这里的“水平”,不仅只指教师的文化程度,更主要的是指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具体而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必须在钻研教材、改进教法、优化课堂教学等方面狠下功夫。一、钻研教材既要明确每章每节的具体教学要求,把基础知识、能力要求落到实处,又要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从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目标,能够站在整个教材的高度上去处理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必须为绝大多数学生包括差生所掌握。这样改进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还必须研究教学对象,了解他们已拥有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等,掌握各个层次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采取相应的教...  相似文献   

19.
怎样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持久地吸引到政治课?这些都要靠政治课的魅力。那么,怎样让政治课焕发出魅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贾春强 《山东教育》2002,(29):43-43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政治课教师怎样使学生对政治理论乐学善思,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寓教于乐,让趣味走进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特色。结合笔者一些执教经验,浅谈如下几点做法:1.歌曲导入,以情激趣有些课题的讲解,可以选用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新课,出乎学生意料,增强感染力,引起学生感情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这一课时,放歌曲《走进新时代》。激昂的歌声,感人心;铿锵有力的歌词,催人进。学生们个个豪情满怀、跃跃欲试。教师适时设问:我们要肩负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