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周登龙 《考试周刊》2014,(46):39-39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由表层进入深层。文章从问题要设置悬念,激发兴趣;问题要难易适度,有启发性;提问要把握契机,活跃思维;问题要化难为易,深题浅问;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提问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技巧和途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对同一个问题,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提问内容。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学生围绕“阳光千万缕”一句的质疑就展示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思维方式的问题:有的问:“什么叫‘千万缕’?”这是以“什么”为形式的直问;有的问:“阳光无处不在,为什么会出现‘千万缕’?”这是以“为什么”表达的深问;有的问:“既然千万缕的阳光能射到草地上,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包含两个方面:“问什么”和“怎样问”,即提问内容和提问方法,把握好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一、提问内容首先,要知道如何从材料中挖掘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研读材料的自身素质是挖掘高质量问题的前提。问题从材料中来,问题质量的高与低关键在于对材料钻研力度的深不深,追求高质量的问题需要我们在研究材料时做到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细读…  相似文献   

4.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我们称之为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宁鸿彬老师极善于设计教学“主问题”。他极善于用一个或几个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问能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深地进入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课堂活动的主人。宁老师的“妙在这一问”的提问设计艺术,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认知学习理论提出课堂疑问,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握时间点,在学生情绪低落或者有思维冲突的时候提出问题;要注意优化提问语言,采用深题浅问和一波三折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要优化提问方式,将平面搜索式问题和线性递进式问题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提问符合认知学习规律,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提问的运用。恰当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积极思考,使课文豁然贯通。但是课堂提问也是一门复杂的艺术,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误区。一是空问,泛泛而问,所提问题范畴过大学生找不到重点;二是穷问,整节课都是教师发问,学生作答,没有别的形式,只有一问一答;三是浅问,提的问题太浅显、乏味,不够巧妙,学生不动脑筋即可回答,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提问的运用。恰当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积极思考,使课文豁然贯通。但是课堂提问也是一门复杂的艺术,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误区。一是空问,泛泛而问,所提问题范畴过大学生找不到重点;二是穷问,整节课都是教师发问,学生作答,没有别的形式,只有一问一答;三是浅问,提的问题太浅显、乏味,不够巧妙,学生不动脑筋即可回答,  相似文献   

8.
课堂中的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前贤们对提问的研究也多半局限于如何让教师“会问”。但是我认为,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学法指导的第一要义。一、让学生“会问”的关键: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让学生“会问”首先是让学生“能问”,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改变传  相似文献   

9.
教学讲读课文,有的教师惯于按“顺序”教学:先把课文分段,再逐节、逐段按课文顺序去分析.这种教法固然可取,但每篇课文都这样教,就显得枯燥了.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类型课文采用不同教法.如教学《田忌赛马》,先让学生学课文的最后一段,然后由果溯因提问:“马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是为什么?”由此导学前文.这种“倒置”教学法令学生倍感新鲜.又如教学《白杨》一文,先让学生看录像听读课文,接下提问:“课文仅仅是在写白杨吗?”带着问题,教师导学课文重点段,然后依重点段的学习方法,自学其它段.这样以“问题引探”来唤醒学生有意注意,学生学而有趣.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上课时常用的教学手段,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将课堂提问巧妙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深与浅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所提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就难以回答,导致提问后的“冷场”和“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偏于艰深的问题,可以作比较浅的处理。比如,“青少年如何正确对待就业和升学?”这个问题的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我没有急于让学生作答,而是先从浅的问题入手,问:“如果一台机床的零件坏了,机器还能生产吗?”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能。”接着再问:“一台机…  相似文献   

11.
一、提问教学的特点1.问题具有启发性提问是为了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问就要有问的价值。在教学中,我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避免处处皆问的做法,避免一启即发的浅问题和启而不发的难问题,充分设计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2.提问具有全体性在提问教学中,我树立公平、公正形象,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注意“关照”后进生,并注意提问性别的比例。我认为偏爱集中提问先进生而回避后进生的不良做法,久而久之,这些后进生就会产生被“遗弃”的心理,然后消极地对待学业,把自己当作“局外…  相似文献   

12.
一、在阅读教学中提问内容上应注意的三个方面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有目的的设疑,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积极定向思考,促进师生间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张志公先生在《说“问”》中认为,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很有用处,很有意义”、“不论是容易的地方还是比较困难的地方,都可以问”、“善于问,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可以把难点、关键突出,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每学一篇课文,一般都要经历从初步了解课文到熟读课文,再到深入理解课文。每个阶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不同,提问的内容应与阅读教学的要求相一致。在…  相似文献   

13.
“问”是点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而那种随心所欲,零敲碎打式的提问是十分有害的。教学中,为了实现以问促进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提问时要注意三个不可:一不可未经认真思考即脱口而问;二不可在学生思维没有进入问题情境时就频频发问;三不可以问代教,用“满堂问”来统领教学。所以我认为,课堂设疑提问必须达到四个基本要求: 1.问要有值。提问要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教师要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整体设计提问。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要具体、明了,表述要清晰、准…  相似文献   

14.
在讲读课文中,教师要重视课文的“读”,教学中应注意:一、读的量要够 有的教师整节课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处于被动位置。被动地学习,思维怎么能发展?有的教师40分钟的时间,几乎都在“讲”,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天花乱坠,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莫名其妙。一般来说,一节讲读课文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让学生读,让学生把静态的文宇作化动态的理解,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5.
提问的艺术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也可借此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达到及时反馈的目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正如有位教育家说:“教学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那么怎样的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一、要想好问什么,什么时间问 1.提问要紧扣课文的重点、难点,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否则学生就会“丈二的金刚——摸不着  相似文献   

16.
<正>《漏》是一篇民间故事,在儿童问学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最终将学生之问化为教学之问,以“问”驱动“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一、初读课文,自主提问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漏》。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左边三点水表示这个字与水有关,右边的“尸”表示与房屋有关,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这就是“漏”。(齐读题目)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相似文献   

17.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手段。但目前课堂教学提问有效陛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问点随意,缺乏目的;有的问题肤浅,缺乏思维力度;有的问法呆板,缺乏技巧;有的不考虑时机,机械发问;有的习惯于包办代替,不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探寻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我认为,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并指引思维的方向,让学生带着疑问边读边想,思索探求,因此对于提问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到它的重点、数量、难度、时机四个方面。 提问的重点应侧重在讨课文的理解上。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只有抓住了词句段落的内在意思及其相互联系,才能融合贯通真正理解。把学生对语言文字和事物的认识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所以在提问时,我们要多提有助于理解课文本质意义的问题,少提直述表面意思的问题。如对词语的理解,就宜侧重于考虑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对句的理解,就宜侧重考虑句子的含义及句子间的联系;对篇的理解,就应侧重考虑在段落层次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8,(7)
一、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1.深题浅问。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状况。所以对一些过于难的问题,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问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特别在口语中,回答练习有助于对话能力的培养。但回答练习不能只是教师问学生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提问和学生之间进行问答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问得巧,问得有艺术性。一、就划线部分提问这种提问,一般来说学生做起来并无多大困难,但对于要求简略回答的WH疑问句(一种常被忽略和容易答错的形式),学生未必注意。如,就“OurteacheroftenhelpsusinourEnglishstudy.”一句提问时,不能在“WhooftenhelpsyouinyourEnglishstudy?”问句中加助动词“does”。另外,类似howoften,howlong,howso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