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后进生是学校和教师"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他指出:"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实际上也是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形势下,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学困生的转化做了一些...  相似文献   

2.
孙立群 《考试周刊》2012,(40):182-182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也是对素质教育方法的新探求。目前初中教育教学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给教育教学带来较大的难题。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许多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在一个水平线上对所有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势必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良",而分层教学的方法就能缓解这种教育困惑。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有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转化"学困生"一直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难题,谈起他们,教师总是挨声叹气。确实,有的教师为"学困生"付出了许多,你看,课间放弃休息为他们补课,放学后还经常专门为他们开小灶,甚至利用所谓的"小科"课来强化训练——这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赵丽云 《考试周刊》2013,(69):56-5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在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并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给学困生学习的基本方法,是高中数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分析"学困生"成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6.
瞿祥举 《考试周刊》2010,(30):68-69
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但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当今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结合近几年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崔等 《考试周刊》2012,(17):61-62
人的素质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形成的,会给历史带来的巨大影响。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人类已跨入21世纪,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有些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学困生”的素质教育。对“学困生”进行素质教育应着重从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技能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合作能力教育等多方面切入,以全面提高“学困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师秀英 《考试周刊》2014,(66):30-30
对学困生的教育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学校的难题,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虽然学困生人数不多,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却有一定影响。因此,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王文鹏 《考试周刊》2011,(42):181-181
过去许多年的"应试教育"迫使教师注重培养优秀生,设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视学困生,甚至放弃学困生。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教师应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相当多的中学生都有物理难学的感觉,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遇到了障碍而又得不到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学有所成。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但又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教育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学困生的转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位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仅是每位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值得永远探索的课题。在新形势下,要做好这一项工作,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2.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多年的“应试教育“致使教师注重培养优秀生,设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视学困生,甚至放弃学困生.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当更新观念,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认为,要转变学困生,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概念在教育界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而产生学习障碍的学生,另一种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由于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不当,导致学习效果低下的学生。我们通常所指的"学困生"属第二种情况。"学困生"是广大教师"难以言说的痛",是教育界的普遍现象,甚至成为实现教育教学平等和进步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多年的“应试教育”致使教师注重培养优秀生,设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视学困生,甚至放弃学困生。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当更新观念,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认为,要转变学困生,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转化问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以教育创新的理念认识学困生问题,以教育创新的方法解决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认知观强调知识建构和独立学习,素质教育呼唤主体教育和终身教育,培养学困生自学能力是化学教学工作中一大难题。为提高学困生自学能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培养学困生自学习惯,使自学成自然;指导学困生自学方法,让自学变轻松;磨炼学困生自学意志,使自学更持久。  相似文献   

17.
"学困生"问题历来受到社会、教育各部门的关注。然而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等理论为依据来看待现实中的"学困生"现象,所谓"学困生转化"的提法是不策略、不科学、不真实的。我们应研究"学困生"及"转化学困生"的真正涵义,将"转化学困生"的提法改为"促进学困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是令教师感到头疼的一大问题。笔者认为适当保留"留级"制度还是比较好的,"学困生"们大多在课堂上相互打逗或是趴在课桌上睡觉,令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19.
闫丽阳 《教师》2012,(10):23-23
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困生"对教师有严重的对立情绪。这种情绪致使教师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很难推进。对立情绪从何而来?一些对"学困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教师对"学困生"的冷落、歧视、辱骂、嘲讽使得这些学生逐步丧失了自信,  相似文献   

20.
1.赏识教育,让学困生树立信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加强对学困生的观察、引导和帮助,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小的成功或点滴的进步,,应适时提出真切的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及时肯定和表扬学困生,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可以产生其要求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