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源于重大的现实问题。在孔子的思想体系当中,“仁”是最主要的部分,而且“仁”是孔子面对春秋充满动荡、混乱的时期所给出的顺应时代潮流的理论回应。在“仁”的思想体系当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伦理思想。“仁”,即“从人从二”,“仁”是关于人的,因此“仁”理论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既展示了一系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又提供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而这一套道德修养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为仁由己”。本文通过对“为仁由己”道德修养方法的论述,说明孔子在关于自己如何达到君子、圣贤这一要求在道德上该怎样具体践行从而对儒家修养论进行一定的反思,并针对孔子“仁”的理论进一步深化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四个阶段对发展中的儒家伦理文化进行了历史解读,分析了儒家伦理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提高人的精神素质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儒家伦理的一些思想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在学业方面总是被学程中的疑难问题或其它方面的问题所困扰,从而直接造成进步幅度、速率低于整个班集体进步的平均幅度、速率的学生.转化"学困生"是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孔子可谓是转化"学困生"的先行者,他在提高学困生的学能、学力、学绩方面的措施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相似文献   

4.
不少人认为孔子主张“父母在不远游”,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孔子远游观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体现在游于学、游于政、游于隐、游于山水、游于考察等诸方面。他的远游观虽处于朴素的不完备形态,但却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孔子及儒家的养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儒家关注生命、重视修养、崇尚健康的养生思想,在今天仍然颇具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庸思想最早由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但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尧舜禹三王相授相受之道以及夏商周三代的相关思想。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孔子以“中庸”为最高的美德和人们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最高的德性。孔子之中庸与仁、礼内在联结。作为理想人格的中庸,表现为仁智勇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为纲构建起来的体系.但是儒家伦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层"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从善的根源、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方式、道德维系纽带与评价标准和道德两难境地的处理方式四方面初略论述了儒家伦理与马克思主义伦理的冲突,并对儒家伦理与马克思主义伦理的会通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问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8.
9.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西方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与深入,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对广大青年学生有重要意义。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指出其所存在的差异及伦理传统的区别,对正确理解中国文化内涵,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与营养为我所用,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庸”思想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庸”思想是孔子继承前哲思想成果基础上的创新,并作为其哲学方法论和道德行为准则,贯穿于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的始终。它虽然在历史和现实中受到曲解,且本身也存在一定弊端,但其所具有的积极辩征因素,仍可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借鉴与承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儒、道、释传统文化都富含和谐思想,在儒家传统中,更有着大量的论述,《论语》尤其论述深刻而详尽,它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研究孔子的“和”、“中和”、“中庸”、“仁和”等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傣族的封建法规和礼仪规程>中的道德观念是在傣族历史进入"封建"社会的初期,由统治者所制定的占统治地位的法律和道德的意识形态,其中明显地渗融了汉文化的因素,但依然保持着傣族道德的独立特色,同汉族(儒家)道德理性截然不同,其伦理观在理论上从4个方面体现出它的重要特征1.伦理道德同其政治上的统治秩序相一致,本质上是伦理--政治规范;2.封建社会初期以道德习俗为基础建立的一套古朴法规是融道德与法律为一体的,法规既是道德秩序又是法律规范;3.其价值取向在社会个体上要求的是一种和顺型的人格模式;4.其哲学理性基础是外在的,而且是不自觉的,是隐在的和外在的超越价值本原,与汉族主流的自律伦理--心理模式相反.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传播理论认为女性所生活的文化条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与男性不同的经验和伦理,从而导致一种迥然不同的叙事传播模式。论文以李少红电视剧为例,分别从主体"言说"与"双声话语";"关怀伦理"与情感化叙事;女性立场与"邀请式传播"三个方面论述了女性电视剧基于平等、理解、包容、注重情感、关系、沟通的传播叙事方式。而这种女性主义传播观对促进和推动性别平等、双性和谐、社会进步无疑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论语》研究发现,其中蕴藏着孔子极其完整的心理发展的观点。这些观点有:心理发展之人性发展的观点、心理发展之中庸发展状态的观点、心理毕生发展观。这些观点互为支撑,相互论证,具有极强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论语>和<老子>的教育思想,比较归纳了孔子和老子在教学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道德观(包括道德内涵、道德教育方法)两个方面的异同,进而揭示了老子"自然主义"①教育思想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和汉语都是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文化形式,从语言学角度探讨太极拳的动作名称特点,有利于透视太极拳与其他文化形式之间存在的内在有机联系,更好地体会太极拳本身具有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7.
师德就是教师的“良心”。它通过榜样的力量、群体心理环境和躬身实践形成;与此同时,需要通过抵制负道德观念与行为(取利心理、平均心理、保守心理、个体定向心理)的影响,坚持正确职业操守,充分认识教师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采发展。  相似文献   

18.
档案建设是中专学校正规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作用.在当前的中专档案规范化建设中,在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方式、档案载体及制度建设上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责任,提高档案意识,实施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等,充分发挥档案在学校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一个永恒且历久弥新的伦理学范畴.作为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在其最具代表性、最成熟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集中反映了德性幸福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善,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完满的幸福是沉思;幸福目标的达成需要遵循中道原则、两种善的结合,从而在实践中完满实现人的本质属性与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法和问卷法,对女性名字的刻板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对女性的整体评价倾向与其名字性别特质相一致.(2)名字具有男性化特质的女性更倾向于男性化的外在形象,名字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更倾向于女性化的外在形象.(3)外在形象与内在心理被评价为男性化的人更倾向于男性化的外在形象,外在形象与内在心理被评价为女性化的人更倾向于女性化的外在形象.(4)在第一印象中,个体会受名字刻板印象影响,这种与名字特质一致的判断方式会根据交往的深入而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