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军医》杂志50年的办刊经验主要是:面向基层,突出军事医学特色;培养人才,发挥期刊教育功能;注重质量,创办一流名牌杂志。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和古罗马两部重要的成文法典,《法经》与《十二表法》分别是中华法系和大陆法系产生的基础,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通过对《法经》与《十二表法》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西法律文化产生根源的不同,并对现代法治建设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民军医》杂志的性质、报道范围、学科特点、读者需求,以及军队环境和军事背景等因素,从医德、医术、医勤、医政四项内容入手,对栏目设置及其功能进行了改革创新,使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4.
刘芬 《科教文汇》2011,(2):53-54
《侠客行》和《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是中国唐代侠义文学和英国中世纪传奇文学的杰出代表,深刻地反映了中西方的侠义精神和骑士精神,表现了中西方在行侠仗义上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但因为这两种文化产生的土壤不同,因而表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佚名 《今日科苑》2005,(10):21-23
《机械公敌》的7月首映延续了近年好莱坞一年一部“人机大战”的习惯,从1999年起的《黑客帝国》、《人工智能》、《终结Ⅲ》和《黑客帝国Ⅱ、Ⅲ》.人种机器的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相似文献   

6.
《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科学院所载1950年档案中有未知来源的《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通过文献分析和人物访谈,弄清了《草案》是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对建立中国科学院问题进行决策时提供的建议报告。钱三强在其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初建时期的机构设置,基本上是与《草案中的设计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觉醒》与《京华烟云》两部作品主题的对比,从婚姻、素质能力和对爱情的解读三个方面的异同点来对比其主要人物艾德娜与姚木兰,以分析两个同一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下的女性人物个性。  相似文献   

8.
侯志伟 《科教文汇》2011,(35):63-64
水是《孙子》和《老子》共同用到且在文本中有重要地位的喻体,但水这同一符号的背后却有迥异的意义。本文从文本入手,分析水在其中的意义,讨论同一符号背后的不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谈《易经》,绝大多数谈的已不是原版、原文的《易经》了。因为经过上五下千年的“演易”,后人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已成为显要。如同《红楼梦》原著与许多“红学”的图书,前者是原著,后者是“红学”论著。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严格意义上不如说是“易学”。寻找《易经》的源头南怀瑾的《中国文化泛言》一书记载:《连山易》产生在伏羲时代,也有说是神农年间,又有说《连山易》出现在夏代。黄帝时代是《归藏易》,又有说《归藏易》出现在殷代。确切地说《易经》的出现是在这两部著作之后。史书上说的“易更三圣”,即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  相似文献   

10.
互文性理论以其对文学传统的包容性以及对文学研究视野的可拓展性而日益受到学界重视。《红楼梦》广泛吸收借鉴大量文学、文化文本,与"临川四梦"中的三梦有密切关系,而剩下的《紫钗记》与《红楼梦》之间的互文性联系却一直为学界忽略。事实上,两者在人物形象、情节设置、故事线索、语言符号的使用等方面存在多处互文性对接。可以说,《紫钗记》实际上是《红楼梦》一条长期被遮蔽的文化血脉。  相似文献   

11.
荆煜君 《科教文汇》2012,(26):62-64
文章从哲学与宗教、文学艺术、礼仪规范、婚姻制度、饮食与服饰、园林建筑六个方面分析了《红楼梦》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指出《红楼梦》将传统文化以感性的形式传达给读者,能够唤起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孔子,老子是伟大的《论语》、《道德经》是伟大的,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人类历史与世界各国共同的宝贵财富,别  相似文献   

13.
崔梅 《科教文汇》2010,(1):51-52
《汉书》版本很多,现今使用最多的应首推中华书局1962年整理出版的点校本。然而对于《汉书》这样一部流传了近两千年的巨著来说,历代辗转抄刻,错讹难免。作为宋代"四大类书"之一的《太平御览》,引书宏富,历来被学者视为校勘、辑佚的宝山。《太平御览》所引《汉书》资料计2823条,且与今本《汉书》有诸多不同,这便可以作为研究《汉书》异文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及语言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阅读策略的使用有助于提升阅读的质量。本文通过历史批评理论对柯勒律治作品《古舟子咏》进行解读,帮助英语专业学生获得一种不同的文本认知视角,使经典作品的阅读在有趣之外,更能有益。  相似文献   

15.
李顺姬 《科教文汇》2007,(5X):179-180
毕飞宇的《玉米》系列和《平原》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玉米、玉秀、玉秧、吴蔓玲、三丫等。小说通过这些女性极力展现了中国历史中女性的悲哀处境,她们不仅遭受着异性的戕害,还遭受着同性乃至自己的伤害,这种戕害带有历史性,更带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由朝鲜国宝级艺术团——血海歌舞团历经50年精心编排的歌舞剧《红楼梦》,自今年5月2日起到中国演出以来,场场爆满,大受欢迎,近日成了文化界以及许多普通大众热议的话题。尽管《红楼梦》不仅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掌上明珠",站在全球的立场看问题,中国人能演,外国人当然也可以演。但毕竟当外民族的艺术家将中国的国粹演绎得如此成功之后,作为中国人自身,如果完全没有酸溜溜的味道也就不真实了。朝鲜《红接梦》在原著宝黛爱情故事的基础上,不仅吸收了《卖花姑娘》和《血海》等朝鲜经典歌剧元素,而且还大胆将朝鲜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世界的"红楼梦"一个有别于中国《红楼梦》的新版本。它的到来不仅给中国人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文化大餐,同时也是一记重重的提醒:中国的文化创新之路究竟缺的是什么?也许,"我们可以欣喜于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力、影响力,但同时也必须对自身的经典文化怀有敬畏和景仰之心,必须以开拓的勇气打造带有鲜明印迹的‘中国作品'。"  相似文献   

17.
富村阳 《科学中国》2007,(10):21-24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闪耀的一块宝石。如今,“红学家”们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艺术、陶瓷、建筑、诗歌、服饰、礼仪等诸多方面对《红楼梦》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然而,作为“书胆”的石头,却少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兵学中,将帅被视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孙子》和《尉缭子》的将帅思想的比较分析,探视早期兵学家在为将方面的认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曾国屏 《科学学研究》2003,21(2):116-116
最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了著名科学学家、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退休教授齐曼的两本新作《技术创新进化论》和《真科学》。《技术创新进化论》包括“进化思维”、“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创新”、“作为一个过程的发明”、“制度化的创新”和“宽广视角中的技术变化”五篇 ,共 2 2章。这是齐曼领导的课题组的集体产物。齐曼在中文序的结尾处语重心长地写道 :“进化隐喻通过聚焦于选择的作用而非有意识的设计 ,强调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在促进技术变化中的重要性。它也许能够揭开过去误入歧途的秘密。而且 ,对于在当代高度竞争的产业世界中将中国…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文学著作,都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宗教内涵.作为东西方宗教理想主义文学的经典杰出的代表作,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和吴承恩的《西游记》虽然出现于不同的社会和宗教文化背景下,但是同样作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在很多方面二者都存在着相似性.文章将从宗教根源出发,对这两部著作进行文学对比研究,着重分析两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宗教模式、原型以及典故的运用等方面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