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抽油机减速箱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广斌  孙爱军  刘振东 《内江科技》2010,31(10):129-130
减速箱是抽油机的核心部件,其故障率占抽油机总故障率的40%以上,维修费用高:减速箱常见故障有减速箱漏油、齿轮损坏、串轴、轴承及轴头损坏等。通过减速箱堵漏、调平衡、优化参数等处理方法,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21)
抽油机主要故障多发生在减速箱部位,占总故障发生率的90%左右,减速箱一旦发生故障,维修或者更换费用都比较高,因此做好抽油机减速箱日常维护维修、找出故障发生原因并积极防范,有利于提高减速箱安全运行性能,降低抽油机维护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产能效益。  相似文献   

3.
毛明涛 《内江科技》2009,30(12):89-89,174
通过对抽油机齿轮修理工艺系统进行探讨论述,阐明了该工艺系统的研究内容、技术原理及应用成果。抽油机齿轮修理工艺系统应用齿轮可修理性的方法,对抽油机减速箱齿轮、齿轮轴、轴承进行全面的性能测定及修复。通过研究,还给出了圆弧齿轮尺寸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的有关标准;给出了减速箱轴磨损量在1-10毫米范围内的修复工艺和修复方法。提供在冷喷涂技术,成本低、操作环境安全的高效工艺过程,满足油田对减速箱修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抽油机减速箱漏油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抽油机减速箱漏油的原因分析,结合现场工况、总结治理经验,找出减速箱漏油的根本原因。针对减速箱漏油现状,实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同时采用适合的新技术、新工艺,达到了即治标又治本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游梁式抽油机是石油开采工程中应用最多、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减速箱是游梁式抽油机的重要设备,减速器长期在野外运转,油质变差、内部润滑油道堵塞等原因会造成润滑油的渗漏,文章通过对漏油部位和原因的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延长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减速器漏油是一个普遍而又后果较严重的问题,因此,文章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在冶金矿山大量使用的wk-20电铲行走末级减速箱存在的齿轮掉齿故障进行科学合理预防,克服由于人员操作不当、零备件更换不及时而造成的设备损坏,降低设备故障率。  相似文献   

7.
刘艳梅 《内江科技》2013,(2):120+204
本文根据采油的主要设备—抽油机减速箱和链条箱的润滑油在日常保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研制组装了一套快捷更换润滑油的装置用于生产,从而提高了换油效率、开井时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抽油机减速箱轴承的使用及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青  张以林  运涛 《内江科技》2006,27(3):125-125
分析抽油机减速箱轴承磨损、润滑机理,建立科学分析方法,为找出诱发轴承失效原因和影响因素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超 《今日科苑》2009,(16):36-36
一、减速箱轴承润滑分析1、减速箱轴承润滑的作用润滑对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和摩擦、磨损、温度、振动等有重要影响,没有正常的润滑,轴承就不能工作。分析轴承损坏的原因表明,40%左右的轴承损坏都与润滑不良有关。因此,轴承的良好润滑是减小轴承摩擦和磨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赵贵明 《金秋科苑》2010,(20):49-49,50
本文通过对油田抽油机技术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针对抽油机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直传动双轨迹链条抽油机,该机支架为立式长方体桁架结构,天轮位于顶部前端,两被动链轮位于支架中上部,两主动链轮位于支架底部"U"型输出的减速箱上,双轨迹链条将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连接,双轨迹链条中间设有滚动链通轴,安装在平衡箱底部滑道内,平衡箱沿导轨上、下运动,平衡箱上部与悬重带连接,悬重带通过天轮与悬带器连接。输入轴与电机由液力耦合器联接,电机采用变频器控制。该机传动效率高、寿命长,液力耦合器有效实现过载保护,可满足油田稠油开采长冲程、低冲次、节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塔架式抽油机是无游梁式抽油机的一种,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耗能少和占用空间少等优点,使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存在调整参数复杂,存在信号死点等缺点[4]。通过实施变频调速技术,在抽油机上安装冲程差速控制器,采集油井上下行负荷及上下行死点信号,判断油井是否正常运转,从而自动调节油井上下行速度,解决油井上行负荷过重或下行脱抽造成的设备损坏及钢丝绳跳槽等问题,保证油井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蜻蜓算法(D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小批量产品在质量预测方面的问题。首先以汽车变速箱轴承内圈孔直径的尺寸作为预测数据,连续观测12个单位时间,并记录每个单位时间轴承内圈孔直径的尺寸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其次采用LSSVM对变速箱轴承内圈孔直径加工过程变化进行量化分析,并采用蜻蜓算法优化LSSVM参数;最后将DA-LSSVM综合方法与多种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A-LSSVM方法可以提高预测模型的训练预测精度,缩短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洋石油领域采用的离心式原油外输泵多采用API PLAN53或PLAN 54的双端面带压机械密封方案。近年随着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技术及产品的不断成熟,此种形式密封得以在国内海上采油平台应用。本文针对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原理及在国内海洋石油平台原油外输泵上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为今后此种形式密封在国内海洋石油领域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普通链条式抽油机能耗大、故障率高等问题,提出了宽带式长冲程双井抽油机设计方案。该抽油机运用了双井抽油原理,采用了双链条传动机构。往返架利用导轨导向,用滚筒替代换向滑块。分析认为,宽带式长冲程双井抽油机具有效率高、冲程长、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等一系列特点和优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了抽油机井间歇抽油时,间抽时间的确定方法,并用Deiphi语言编制了相应的实用软件.经过大庆采油一厂14口井的使用,具有方便、快捷、实用等优点,日节电7028kwh,泵效提高17%,对低产井开采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许志华  李京梅  杨雪 《资源科学》2015,37(3):503-511
基于填海生境损害显著、损害评估量化困难的背景,探讨生境等价分析法传统模型在填海生物栖息地损害评估领域的改进性应用。比较传统计算方式和参数改进后两种情形下的总受损量与修复规模,结果表明:传统情形在填海生境损害评估时存在总受损量和修复规模低估;海湾服务水平恢复至单位面积基线服务水平的情形存在总受损量和修复规模过大问题;海湾服务水平恢复至基线总服务水平的情形为生境等价分析法在填海生物栖息地损害评估与补偿的合理运用。以罗源湾填海生态损害评估为例,得出三种情形下平均修复规模分别为11.73km2、133.12km2、71.64km2。进一步优化修复目标,以被填海域单位面积变化导致的海湾总生态服务水平变化值替代传统修复目标,修正传统计算模式忽略修复生境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修复规模为27.08km2。  相似文献   

17.
针对边远油井、低产低渗油井开采的现状.JS油田引进了一种新型移动抽油设备T815套管捞油车,针对套管捞油车存在着钢丝绳易打扭、工具易脱扣落井、井口原油外泄量较大、以及部分井由于道路问题原油不能及时外运造成不能正常生产或死井等问题,进行了攻关与改进,提高了套管抽汲采油工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效地提高套管抽汲设备的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抽油机是石油开采中必须使用的设备,而电动机又是抽油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根据电机在油田生产中的使用情况,采用无线电机群控系统方案,用于监测、保护和控制电机。本文对智能电机监控器的基本功能如电机参数的采集、电机保护、输出控制、数据传输等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控制软件设计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宗明  吴正倩 《资源科学》2018,40(2):227-236
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相关关系问题历来备受关注。基于线性模型的传统研究显示,中国原油进口的价格弹性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估计范围,而已有的研究很难完全解释这一问题。考虑到经典线性模型很可能掩盖了两者真正的关联机制,本文将从非对称效应的角度解释这一“低弹性之谜”。首先利用非线性检验确认了传统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非线性成分,然后建立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LSTVAR)刻画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动态关联机制。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IRF)显示,油价冲击对原油进口的影响存在两个维度的非对称效应。首先是正负油价冲击效应的非对称性,特别是在“经济低速发展阶段”表现得尤为显著,油价下跌对原油进口的影响要比油价上涨时的影响更强;其次是不同发展阶段的效应非对称性,无论对于何种冲击,在“经济低速发展阶段”,原油进口对油价变化的反应程度都要比“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反应程度更加剧烈。本文在两个层次上揭示了油价冲击的非对称效应,进而较为成功地解开了原油进口的“低弹性之谜”,这对于政府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差异化定向制定相应的原油进口策略和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吕涛  高剑  王政 《资源科学》2018,40(7):1450-1458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成品油消费量较高的区域,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成品油应急储备体系,对成品油供应中断事件的响应能力较弱。本文在确定储备基地、划分应急调运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品油应急运输网络,并应用灰色预测和多目标优化模型对2020年成品油应急储备规模与布局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警等级的提高,总体储备规模逐渐增加,各储备基地储备规模受覆盖范围和服务区域应急需求量的影响;应急调运方式由调运时间和成本共同决定,在调运距离较近时,铁路、水路和管道的应急调运量差别不大,调运距离较远时,铁路和水运表现出较大的优势。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快长三角地区成品油储备基地建设、完善成品油应急调运网络、建立联合储备和应急协调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