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由读引情,想象古诗画面美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练,在学习中既要重视理解诗句的意思,更要重视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读时要注意重音的恰当停顿,读出节奏。  相似文献   

2.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同学们熟悉的、宋代诗人杨万里所写的《宿新市徐公店》诗。色彩鲜艳的黄蝶翩翩起舞,引来好奇的儿童嬉笑追扑。正要抓获的当口,黄蝶突然飞入一片金黄色的菜花丛中,顿失踪迹,再  相似文献   

3.
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每当我看到春天的原野被油菜花儿渲染得金灿灿的时候,我便会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眼前即展现出农家孩子在田野上奔跑着,追捕蝴蝶的画面;也仿佛看到了追蝶的孩子,面对...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蝴蝶     
在百花盛开的春天,花丛中穿梭着一些身着盛装的小精灵。它们像一朵朵会飞的花儿,上下翻飞,翩翩起舞。每到这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追逐它们,欣赏那被喻为“大自然的燕姬”的动人舞姿。可它们都好像害羞似的,躲在花丛中,若隐若现,别有一番“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意味。今天,在市青少年宫参观了“蝴蝶展”之后,我对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在基础训练作业设计上作了点探索,下面就以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中的一些题目为例,谈一些我的做法: 一、练习形式求新、活基础训练1第二题是:读一读,比一比,每组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如:寻——找。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词的比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只让学生读读、比比,他们留下的印象是不深的,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照样子,从课文中找句子。例:寻——找: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样的练习,学生感到新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八课,选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绝《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们在教学这首诗时,觉得与课本相配套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下文简称《教》)中的讲解有三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联想”流向与阅读的知识、经历储备有关。引导阅读心理流向是阅读教学展开的基础,排除阅读心理障碍是引导阅读心理流向的主要手段。讨论是阅读教学课堂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8.
“立志须存千载想,闲谈无过五分钟。”——沈钧儒四月是什么?四月是开化的大地,四月是解冻的河流,四月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月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劳作的四月,孕育着希望,四月的劳作,意味着沉甸甸的丰收。古人云“天道酬勤”,面对一派生机盎然的田野,我在想,是田野的宽大无私、赤诚奉献成就了农民的丰收,还是农民的默默耕耘、辛勤劳作造就了田野的辉煌?是农民盘活了田野,还是田野养育了农民?  相似文献   

9.
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写了农村春末夏初时美丽的田园风光,勾画出一幅情趣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怎样通过画面才能使学生领略到诗中的情趣呢?我紧扣“儿童捕蝶”这一欢乐的场景,层层展开,作了一次教学尝试。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学习《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读一遍。”教室里响起一片读书声:“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相似文献   

10.
联想是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和基本功,也是沟通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创造力和阅读能力。 一、教会学生分辨联想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含有丰富的联想,是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优秀范例、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并体会其作用,具体方法是: 1.找明显的文字标志。不少课文在实在事物和联想之间,有明显的文字标志。一般用“想”、“回忆”、“仿佛”、“好像”、“觉得”之类的词引出来(“引用…  相似文献   

11.
<正>金黄的油菜花历来是诗人喜欢吟咏的对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为什么油菜花得到了诗人的青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油菜花,品味油菜花之美。Part.1赏花先识菜从1月到12月,从西南到东北,在我国,每个月都可以看到油菜花。开放时间相隔这么久的油菜花,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有些脑洞大开的小读者可能还会问:油菜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关于油菜花的秘密还真不少,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吧!  相似文献   

12.
夏汉美 《江苏教育》2007,(14):123-12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孩子们手拉着手,去看漫山遍野盛开的油菜花。孩子们显然十分激动,一个个又蹦又跳的。油菜花似乎也感受到了我们的热情,朵朵笑黄了脸,花间蜜蜂嗡嗡,蝴蝶翩翩,让人不由得想起“流连戏蝶时时舞”的场景。吟诵着“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佳句,孩子们排成长队,欢笑着,闹嚷着,挥舞着小手尽情地在田间穿梭、嬉戏……  相似文献   

13.
《小音乐家杨科》(第十一册第10课)的教学不能停留于理解文章内容,而要教会学生如何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分辨事物和联想,只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才能分辨,反过来分辨事物和联想也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我按“读、思、议”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使他们读懂课文并获得读书的方法。整个阅读教学活动学生都不能离开读。这篇课文写的是儿童的事,加上文中有对心理活动的细致  相似文献   

14.
捡拾花香     
<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怅然漫步于乡间小路,望着田野里大片大片蓬勃怒放的油菜花,主宰着这方天地,那些走远了的记忆,都走了回来,我们童年的笑声,仿佛还在这油菜花田里回荡……我们四个好姐妹从小一起长大。不知从何时起,大人们都笑着说我们是这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有许多心理活动,其中联想与可逆联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活功。联想与可逆联想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可以这样讲,如果小学生没有联想,就不能掌握数学知识;没有可逆联想,就根本不能发展思维。联想是指学生在头脑中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若用“A”表示“一件事物”,用“B”表示“另一件事物”,用“→”表示“联想”,我们就把“A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智活动。阅读教学凭借阅读材料中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 ,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 ,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它是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 ,阅读教学中学生心理流向的质和量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知识目标、情意目标、智能目标的实现。那么 ,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心理流向一直保持活化、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呢 ?一、选准突破口 投石激浪苏霍姆林斯基说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 ,都要依赖于兴趣。”课…  相似文献   

17.
在孩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眼里,有时游戏也是学习,童话王国也一样是他们识字、读书的乐园。大家一定都记得窦桂梅所教的《宿新市徐公店》中有这么一个动人的镜头:师:小朋友们急忙跑过来抓蝴蝶啦!生:儿童急走追黄蝶。师:抓到没有?生: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时,一个叫刘宗文的学生大声喊“:老师,请等一等,我马上就要抓着它了!”大家静静地等着他,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兴奋地说:“终于抓住了,嗯,真难逮呢!菜花是黄色的,蝴蝶也是黄色的。”说着,还做出手捏蝴蝶翅膀的姿势呢,脸上更是写满喜悦……我们看后,也许都会有一种同样的感触:真羡慕那个…  相似文献   

18.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解说]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时所见到的暮春景色。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向远处。枝头的花已落了,由于叶子还未长大,所以没有形成树阴。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可蝴蝶飞到金黄色的菜花地里,怎么也找不到了。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相似文献   

19.
<正>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歌大意村子里,路两旁的篱笆稀稀疏疏,这条小路向远处延伸,看不到尽头。树上的叶子嫩绿嫩绿的,还没能形成一片绿荫。一个小孩儿小跑着追逐黄蝴蝶,蝴蝶飞进金灿灿的菜花田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相似文献   

20.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娴。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每当读着这些诗句,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群小孩子迎着和煦的春风兴高采烈地放风筝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