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八年级物理真空罩实验较为抽象,现有的配套实验器材存在不足.文中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声源悬浮在真空罩内,避免实验时声音从底座传出对实验造成影响;用手机APP控制声源发出单一频率的声音,并用声波传感器改装的相对声音强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声音的变化情况;用压强传感器改装的相对空气含量传感器实时显示罩内的相对空气含量值.  相似文献   

2.
导刊2003年8、9月号上半月这一节课的开始,利用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之后,很自然引出了声源的概念,接下来开始讲声音的传播。我原打算利用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例子引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做了电铃在真空罩中的实验。由于实验之前宇航员的例子,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注意力想当集中。没有抽气的时候,大家都能听到玻璃罩里边的电铃一直在响。随着抽气的进行,空气越来越稀薄,铃声慢慢小下来,直到后来只是看到电铃的小锤在不停的敲打,但已经听不到铃声了。我让学生讨论,抽气前…  相似文献   

3.
祝增标 《物理教师》2003,24(7):10-10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用空气做媒介的,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这个演示实验过去一直是用真空罩内放一个发声源,然后抽真空演示,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原因是声源在玻璃罩里,罩内有空气时,通过玻璃罩后传出的声音很小,抽真空后由于声源在罩内无法不接触罩体,故仍有一点声音传出,所以难以让学生信服。  相似文献   

4.
牛宝玲 《教育导刊》2003,(8):122-123
这一节课的开始,利用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之后,很自然引出了声源的概念,接下来开始讲声音的传播.我原打算利用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例子引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做了电铃在真空罩中的实验.由于实验之前宇航员的例子,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注意力想当集中.  相似文献   

5.
这一节课的开始,利用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之后,很自然引出了声源的概念,接下来开始讲声音的传播.我原打算利用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例子引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做了电铃在真空罩中的实验.由于实验之前宇航员的例子,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注意力想当集中.   ……  相似文献   

6.
高晓云 《科学课》2009,(11):24-26
教学片段师:(出示多媒体课件,点击课件响起电铃声)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电铃声。 师:对!在学校里电铃每天都为我们敲响上课下课的信号,那么,电铃是怎样工作的呢?(出示多媒体课件:电铃内部构造图)这是电铃的内部构造图,电铃之所以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它里面有一个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奇妙装置,  相似文献   

7.
1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实验改进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同时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森林里,每一个动物家里都有一只电铃,铃的一头通到医生啄木鸟家里,原来这电铃是专门用来请医生看病的。小猫感冒了,它一按电铃,啄木鸟家里就响起小猫的声音:“喵呜——喵呜——”声音甜甜的,啄木鸟一听就明白了,穿上白大褂,背起药箱就去替小猫看病了。小羊肚子疼,它一按电铃,“咩——咩——”的声音就传到了啄木鸟的耳朵里,啄木鸟穿上白大褂,背起药箱就出发了。小老虎家也装了电铃,可小老虎身体棒,从来不生病,  相似文献   

9.
本课是在指导学生寻找声音,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物体传声这一现象。闫老师把本课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探究上,她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身边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探究,从而知道声音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固体传播。为了帮助学生探究,闫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材料,例如:木板、纸盒、木盒、塑料尺等等,她想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她还让学生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希望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一上课,闫老师先做玻璃钟罩的演示实验。她让学生亲身感受罩在钟罩内的电铃发出的声音。实验开…  相似文献   

10.
声音和噪声     
1.声音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一切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物体作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说物体的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根源.产生声波的振动源称为声源.声源不一定都是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也会产生声音.例如笛子的响声就是由于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海水的波浪声是由于液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除了要有振动的物体外,还必须有传播声音的媒介物质,两者缺一不可.下面以鼓面振动为例说明声音是如何通过媒介物质传播出去的.击鼓时,鼓面即会来回运动,鼓面两边的空气质点也随之振动,这时鼓面一侧的空气质点会因鼓面挤压而密集…  相似文献   

11.
点燃甲烷气体,将火焰罩在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内,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小液滴(水),继续将烧杯罩在火焰上。过一会儿,我们就会发现火焰自动熄灭,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热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故被收集在倒置的烧杯中,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当二氧化碳气体将火焰完全覆盖时,火焰就会熄灭。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册第五课《空气成分》一课,通过在钟罩中燃烧蜡烛的实验来证明空气中至少包含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实验中还发生了一个重要现象:蜡烛熄灭后,罩中的水面上升了。对于“水面为什么上升”这一问题,以前的教科书中涉及到了,现在的教科书不涉及了。以前的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解答的:“罩内的空气变少了,占据的空间小了。”“燃烧需要的是氧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溶解到水里去了,不然罩内的空气占据的空间不会变小,水面不会上升。”现在的教科书虽然不涉及这一问题,但不…  相似文献   

13.
泸科版初中物理第一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内容中,研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切实体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设计思路密闭容器内有一定体积的空气,可以传播声音。使空气体积逐渐增大,则空气密度逐渐减小,声音逐渐减弱。由此推算,完全真空状态下,声音消失,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器材装置橡皮帽、细线、小铃铛、较大注射器。装置如图1所示。3实验步骤a.把活塞推到注射器底端;b.在细线上栓好小铃铛,用橡皮帽压住细线,固定好小铃铛(防止铃铛接触注射器筒壁),密闭针头部;c…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新课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大自然中的几种声音并引出问题:关于声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借此唤醒学生已有知识,明确进一步探究的方向。学生的兴趣很浓,纷纷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中的?”“上课铃声一响,为什么在楼上、楼下的学生都能同时听到铃声?”“我们的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二、实验研讨,获取新知1.观察空气传声实验教师将一个发声的芯片放入一次性注射器中,随后慢慢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出,芯片发出的声音逐渐由大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只看到芯片指示灯的闪…  相似文献   

15.
1 空气柱的共鸣这个演示实验在教室内效果较差。可生活中学生都熟悉往暖水瓶里灌开水时所发出的声音,灌开水时,其音调会越来越高,所以只凭音调就可以听出水瓶接近灌满了。灌水时所产生的声音含有多种频率,但只有与瓶内空气技能产生共振的那部分频率的分量得到了加  相似文献   

16.
物理和生活     
1.烧水用的茶壶底部为何一圈一圈向内凹进去?答一方面,可以增大底部的承受力,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受热面积,增加吸热量.2.向热水瓶中灌开水,为何听声音就能知道水的多少?答当我们向热水瓶中灌开水时,会发出声音.它是由瓶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高低由空气柱振动频率决定.向热水瓶中灌水越多,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所以声音越高.反之,声音越低.物理和生活@周明金  相似文献   

17.
[题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能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进行处理,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高度.如图1所示光路图,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题2]给你下列器材:一个低压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只电铃和若干细导线,请设计一个自动放养奶牛的装置图.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小屋内只有电灯亮而电铃不响;当有牛碰断了圈住的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放牛的人能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18.
备忘清单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 3.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相似文献   

19.
冬天的镜泊湖结冰了. 我们租了一辆马车去湖中央.赶车的大爷把马的眼睛罩了起来,我奇怪地问大爷这是为什么.大爷说这样马看不见,会走得慢一些.车来到湖中央,我放眼望去,湖面就像一面大大的镜子.更奇妙的是,有些地方居然高低不平,像波浪似的,还出现一道道裂缝.走在湖上,时不时会听见"嘭、嘭、嘭"的声音.大爷告诉我们,因为发电厂要从湖底抽水发电,水一少,冰块就会下沉,所以湖面变得高低不平."嘭、嘭、嘭"的声音就是冰块下沉时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电铃     
周怡凡 《小学生》2006,(9):46-46
我从小喜欢拆(chāi)拆装(zhuāng)装,妈妈从不烦(fán)我。星期天,我异想天开,用家里的废(fèi)料(liào)装了一只电铃。虽说这电铃的样子难看,声音很轻很轻,他的叫声比蚊(wén)子强不了多少,可妈妈不小看它,一本正经地使用。我放学回家,就使劲按电铃,可再使劲,它也只有那么一点能耐(nài)。但妈妈每次都认真对待这只电铃,每次都会开心地高叫:“听见了,听见了!”然后高高兴兴地为我开门。这是我第一次的发明成果,我一定好好爱护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