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一件事”或“写一个人”是记叙文教学中常用的作文命题。这类文章往往都要涉及到人物的活动,尤其是语言活动。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在写这类文章时,很不善于运用人物对话来表现主题思想,有的同学甚至整篇文章只是叙述事情的经过,不见人物说一句话。这种写法,既不符合生活实际,又使文章显得平淡无味,死气沉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运用好人物对话呢?我有以下几点做法:1.引导学生感悟说比叙述生动。说是让事件中的人物站出来说,叙述是作者描述。例如:叙述———放学了,我正要做作业,妈妈告诉我楼上…  相似文献   

2.
周少军 《学语文》2010,(3):55-55
一、通过反复阅读人物的语言,感知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表白。通过反复阅读人物语言,进而体会人物的心理、精神.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在小说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让学生在阅读人物语言的过程中.去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当下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语言品味,大多数教师也都设计了课堂教学中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环节。但实际情况却是为了体现学生所谓的主体性,往往学生找到哪些词句,教师就谈到哪些词语,谈完让学生再读了事,学生的“有感情”全是停留在词语表面,词语品味没有层次感,更没有品位感。因此.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一步步带进文本的深层内蕴之中。  相似文献   

4.
邱成立 《教育艺术》2002,(10):53-55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 ,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抒情和描写是记叙类文章的三大表现手法 ,叙述和描写又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老师们比较偏重于叙述方法的指导 ,对描写 ,尤其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关注不够 ,导致学生的作文看起来语句很流畅 ,条理很清晰 ,可总是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那么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人物语言 ,使小作者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呢?除了指导学生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外 ,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指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我经常…  相似文献   

5.
记叙文中的人物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人物语言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真实而又富有文采的人物语言描写,是初中阶段记叙文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一节《写作指导之语言描写》为例,为作文指导探索了一条源于生活又回归课堂的思路。首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从细处出发,从小处出发,让学生有处下笔,有话可说。其次,通过课堂上学生互判、互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老舍先生曾说:“人物的对话很重要,对话是人物性格的索引。”通过人物的语言,我们可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触摸并感知了钱学森伟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一、活动目的: 掌握大量形象、生动的人物语言,克服写作(或业余文艺创作)中写人物对话“千人一腔”的弊病。二、活动准备: 印制(或购买)卡片。三、活动步骤: 1、讲清人物语言的重要作用。①从道理上讲。②通过实例讲。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通过实例进行比较。例如: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标》中规定词语教学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词语理解,常以字典的解释为主,让学生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死记硬背词语意思。因此,造成大部分学生在说话、写作时出现了语言干瘪贫乏,甚至词不达意的现象。老师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语言教学是散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语文教学的根.在袁老师的《散步》设计中,品味语言的步骤比其他环节用时多,就体现了语言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对精妙词语的鉴赏,掌握鉴赏的方式、方法,然后自然地过渡到对课文句子的鉴赏.这样两个环节独立而不脱节,也符合语言鉴赏的要求与规律.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鉴赏的方法,培养鉴赏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品味用词精妙的环节,他出示了典型的句子,从中找出典型的词语,给学生点拨,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自由寻找,自由品味,做到了学以致用.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品味词语中,袁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词语的精妙,采取"替换法"来帮助学生认识词语的精妙,做到了"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写作时语言描写用得不少,通常所见的毛病是“学生腔“,即以自己的语言代替作文中任何一个人物的语言,其结果是千人一口,众人一腔.实际上,人物的语言,总是同一定的年龄、职业、精神面貌、文化修养等方面有关.因此,进行语言描写,一定要反映出人物这些方面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儿童要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因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巧媳妇难为无米  相似文献   

12.
郭海音 《现代语文》2006,(12):31-33
蒋成璃先生比喻“语言是作传意,读理解的通衢”所以阅读小说就要借语言走进小说,走进小说的人物、故事、作和化等等。优秀作品的语言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语言使用妥帖,语义表达适切,所以通过语言品读来教小说,才能真正抓住小说本身,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说语言的魅力。在小说教学中,关于语言的品味,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比较,揣摩人物的性格:可以换位入境,体味小说人物的感情:可以感悟语言的调子,撞击小说人物的灵魂。同样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小说的语言,做更深入的品读。如将描写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进行替换,品读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所谓仿是指在写作形式上、思路上、语言组织或表达方式上有相仿之处,而具体要表达的语言和词语运用等方面还需学生自己思考。这就是说,既要给学生一个写作的“阶梯”,又要他们用力“攀登”。一、句子仿写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中重点词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加以内化运用,使学生从自己的写作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其写作的兴趣,激发写作的动机,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一)用具体的语言把重点词语表达清楚例如《捉迷藏》一课中,第3段的重点词语“全神贯注”,我先让学生思考,你从哪里看出李四光观察石头全神贯注的?学生通过朗读体会,…  相似文献   

14.
1 在诵读中积累。语文教学要抓语言 ,语言教学要抓语感 ,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汉语词汇丰富 ,运用灵活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欣赏力 ,可选择有价值的语言进行积累。(1)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如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 ,描写山川河流、自然百态的词语 ,……还有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学完每篇课文后 ,要鼓励学生把诸如此类的词语抄录下来。(2)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如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积累这类语句 ,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语言 ,学习表达 ,还能使学生学习如何观察。(3)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 ,如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句子。积…  相似文献   

15.
老舍先生曾说:“人物的对话很重要,对话是人物性格的索引.”通过人物的语言,我们可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触摸并感知了钱学森伟大的灵魂. 一、语境中涵咏,触摸人物灵魂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这是文中第一次出现钱学森的语言.当时,他正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着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师从鼎鼎有名的冯·卡门,前途无量.但是,他此时此刻说出这番话,更见其炽热的爱国心.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一次次对比中触摸人物灵魂.  相似文献   

16.
作文批改应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文字。努力挖掘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如:高深的立意,巧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甚至只是一个用得比较恰当的词语。让学生在老师热情四溢的赞赏中快乐地写作,让老师在学生跃跃欲试的倾诉中快乐地教学……一个切实有行的方法是:加“糖”。  相似文献   

17.
胡永忠 《考试周刊》2013,(24):48-48
学生的写作需要自信,写作是一种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写作就要呈现出自己的闪光语言。因此教写作,不需要太多的理论,让学生表达自己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小说《竞选州长》摆着两种人物语言。一是竞选者“我”马克·吐温的,一是他的对手伍德福·霍夫曼的。它们是性格化的语言。中学语文课教这类人物语言,除以一般句子对待外,还要特别注意它的表现形式,研究选择词语。运用语调、变换句式、讲究表达方法等。从而在落实语言教学同时,去认识人物,了解人物的生活经验、教育特点、气质心理,思想性格等。从同一件事上,看不同的人物语言,就会更清楚,更有对比性,《竟选州长》几乎通篇都有这类例句。“伪证罪”一例,就是两种语言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王颖 《湖南教育》2003,(1):40-40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能够读懂一定难度的英文材料,却不能在说话或写作时正确地运用上大脑中储存的大部分词语。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将词汇学习停留在识记和理解这一层面上,而未注重提高运用词汇生成语言的能力,语文输出能力不强。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加强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搭配知识和技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语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搭配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目前已经成为语言研究与教学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搭配的定义、特征、理论基础等方面对词语搭配进行考察,探讨词语搭配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分析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搭配错误的原因,并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