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无处不在,美学研究的内容包罗万象。语同其学科一样,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对称均衡是美学的基本法则之一,师生在语教学的活动中,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体现出一种均衡和谐的内在美,节奏韵律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态美、过程美、人类认识规律、语教育规律等的完善统一,形成语教学活动中特有的节奏韵律;单纯齐一与多样性统一是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所要遵循的原则,坚持“少而精”,突出重点,兼顾难点,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功能语篇分析理论主要包括语域理论、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以及语言使用中的“选择”。借助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对经贸合同进行语篇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对外经贸合同的语篇特点,培养学生经贸合同写作能力,切实提高经贸合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大语环境”,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教育体系。“生活作”教改实验,就是基于这一种认识,根据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力图构建一种比较新型的作教学模式。下边,我以自己的习作课《早上七点钟》为例,谈一谈在“生活作”教改实验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得意忘象”是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对“得意忘象”进行深层次的解析,能够找出它与语文教育的密切联系。通过对语文教育中的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整合,同时以“得意忘象”的美学理论作指导,语文教育将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后实践美学”主张“突破”和“超越”“实践美学”,从“生命”和“生存”寻求美学的理论深化。本文认为,必须分清“实践美学”和“实践本体论美学”,正确把握实践和美学之间的中介与切入点,不能离开实践唯物主义去认识“生命”和“生存”,审美功能论上的非实践观点只能使美学陷于自我幽闭。中国当代美学应十分珍惜20世纪中叶选择的“实践”这个理论基点,现在需要的是回到实践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美学,才能真正超越“实践本体论美学”,把美学实实在在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美学视界”中的数学教育从数学“真善美”相统一的视点出发,深刻剖析数学教育中的“美学空场”现象。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文本中的“美育基因”,寻绎数学符号的“美的历程”,构筑“审美·立关”的教育范式,经由师生“生命·实践”的美学活动,达成数学教育的美学建构。  相似文献   

7.
李嫚嫚 《现代语文》2006,(10):75-76
阅读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对语教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广泛引进了现代阅读理论和教学理论,如接受美学,体验美学,对话理论和主体理论等。在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中掀起了多元化解读的热潮。作为语教育工作,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热潮进行冷静的反思。我们先来看下面两则案例:  相似文献   

8.
本对1997年开始的中国语教育大讨论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思考。这场大讨论对语的工具性和人性的关系、“大语”教育观、语感的培养和语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这对我国的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井岗 《教育探索》2002,(11):68-70
本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了现行语教育中的“耗时过多”、“少慢差费”等现象,指出了现行语教育中的一些做法导致其边际效用递减和总效用下降,并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解决办法是大力提倡能够促使教育效用最大化的“经济语教育”。而要实现“经济语教育”,就要在承认语教育工具性的同时,更加突出和强调其人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相比基础知识教育显得较为薄弱。接受美学理论主要强调了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相吻合。本文结合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隐含读者”“意义空白”和“召唤结构”等概念,分析和解决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观教学设计问题、客观教学实施问题以及历史社会导向问题,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当今学术界,“意象”一语极为流行,但表意却极不一致,给后学带来许多理解上的困惑。根据意象范畴的使用情况和理论价值,从诗学、艺心理学与美学、化学与艺学三大学科领域的角度,对“意象”的表义和理论范畴定位进行分析可知,“意象”具有多元化的内涵系统和外延领域,在不同学科语域下有不同的意义指向,在同一学科中的表义也是多样化的,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研究、接受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前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学派。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流派,它着意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的理论体系。接受美学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核心概念“未定性”、“具体化”和“期待视野”等均从现象学或解释学中直接移植过来。笔者认为,借鉴接受理论,回到接受美学的这些基本概念上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是很具启发性的。一、“未定性”:接受的一个重要前提接受美学认…  相似文献   

13.
“语文味”理念是由广东深圳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程少堂副教授在我国学术界首先正式提出的。语文味课题——《中国语文教学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于2003年底被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这也是深圳市中语界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国家级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美学史以1928年爆发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为分水岭,呈现出主观论美学与客观论美学的此消彼长。在此之前的二三十年代,主观论美学占主导地位,在这之后的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唯物论美学逐渐崛起并占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柯仲平、后期鲁迅、胡秋原、金公亮、周扬等一系列代表性人物及其论著的个案剖析,详实揭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美学逐渐崛起的走向和历程,为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从三四十年代起开始广泛传播”(李泽厚语)的史实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证材料和独特解析。  相似文献   

15.
陶冶教育,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亘古以来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陶冶教育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陶冶教育对人的发展之所以具有“神奇”般的功效和诱惑力,是由于它完全符合哲学、心理学和美学所揭示的认识规律。  相似文献   

16.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深化认识。”《新课标》指出:“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实践能力,语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材料,在大量的语实践中掌握运用语的规律。”为此,我们竭力创造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演等实践机会。举办“读书汇报会”、“小小故事会”、“一分钟演讲比赛”、  相似文献   

17.
存在主义美学从19世纪末开始逐渐成为西方思想界的重要潮流,其影响至今不衰.它的基本特点是从人本主义角度考察美学问题,把关学与现实世界、社会伦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人类的觉醒、人类的全面解放与社会和谐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车身语”是当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存在主义美学的理论支撑下,我们能从中解读出关于现代人存在的种种问题:“车身语”作者将审美关系指向他人,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与他人随时随地的冲突.主体存在状态是“烦”(包括“烦心”与“麻烦”)与“沉沦”(包括“闲言”和“两可”)以及“怕”.车主将自由视为主体存在的价值,通过“车身语”表达了企盼通过机会平等和自由选择来改变人生道路的诉求.“车身语”的主要审美形态是喜剧,它常运用双关的巧妙构思,突出审美的娱乐功能,对频仍的都市焦虑症起到化解作用.“车身语”的审美价值在于:它是对存在的领会,是一种艺术性的介入.它在对生存境遇的反思中呼唤着人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艺批评中的“意象”概念仅局限于文艺理论而没有成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美学范畴,古代的“意象”理论虽则解释了诸多文艺问题,但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颇和体系上的不完备。用现代美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界定“意象”概念,研讨其本质特征及生成原因是很必要的,它不仅对完善古代“意象”理论有帮助,而且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体系也有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育美学与审美教育学的对象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美学与审美教育在研究对象关系上含混不清,导致学科建设基础不稳。通过分析美和美育的本质意义,来探讨教育美学和审美教育学的对象及其异同: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以“美的教育”为对象,即美育活动及其意识现象;不同之处是,审美教育学中的“美的教育”即审美教育,教育美学的对象则还包括“美学的教育”和“教育的美”。  相似文献   

20.
汪涛 《西北职教》2004,(3):40-40
语是具有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教育在进行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语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有利条件,在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审美教育。确切地说,美育就是以美育人,运用美学理论,美的事物和现象来培养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创造美和欣赏美的人,这种人不仅有美的情感、观念、理想,而且还能进行创造和欣赏美。如何在语教学中达到这一目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