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口述自传是当今传记文学中的一个崭新门类.它随着口述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显示出其蓬勃的生命力.由于口述自传本身的文体特性,它在史料的真实性与叙述的文学性上与一般的传记文学有所不同.在抓住将要逝去的历史这一点上,口述自传所显示的重要作用使其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中国当今的口述自传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石楠的传记文学创作曾经引起很大反响,其所再现的传主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石楠传记文学作品的成功在于作家个人的深度投入,其特点是他传中有着强烈的自传因素;但这一点也构成了石楠传记文学作品的局限性,自传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他传的真实性和精神高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自传界纯粹探究自传的真实性问题的研究路径已经几乎被舍弃,许多批评家认为,对自传文类来说,探讨自传的真实性,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文本、自我、身份的问题开始占优势。概而言之,对自传的理论研究可分为两大流派:一是把自传作为基于自我存在的本体论的概念的文本、流派进行研究的古典自传理论派;一为视自传为虚构文本的解构隐喻派。自传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人类学现象,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人种学家、社会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解构主义者、后殖民和女性主义者的目光。而中国的自传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代表作之一,“自传性写作”是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作者打破小说和自传的体裁疆界,把生活真实的自传事实纳入虚构的小说框架。互文性、私人性、身体性、真实性四个维度,体现了小说的自传性特点及自传性在该小说文本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教师自传研究主要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分析教师的个人经历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教师自传研究的基本特点为:研究主体的个体性、研究内容的真实性、研究对象的日常性、研究过程的问题性和研究结果的反思性。教师自传研究的文本撰写主要划分为回顾、关注、反思、重构和发展几个部分。教师自传研究具有专业价值,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和《多余的话》分别是革命者方志敏和瞿秋白在狱中写下的自传性作品。两篇作品所记的历史时间与革命事件大致相同,但前者偏于客观写实,饱含慷慨激昂的情感基调;后者重在内心剖析,是一篇忏悔录式的心灵独白,显得抑郁深沉。这种迥异的情感基调与风格特征,主要是由不同的自传目的、拟想读者、自传者的身份认同决定的。理性层面的真实与道德层面的真诚分别是判断这两种自传真实性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7.
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自传研究,或称教师生活史研究,主要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分析教师的个人经历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作为教育叙事研究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个体性、真实性、易行性、理论包含性、问题性和反思性等基本特点,并分为自传撰写研究与合作性自传研究两种类型。它着眼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历程,表现了较高程度的人文关怀,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由专业"角色"的客观要求转向专业"自我"的构建、叙事研究的兴起和传记研究重新兴盛的背景下,自传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重新兴起后,日益受到广大研究者尤其是教师的关注。自传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教师专业自省意识的提升、专业自我认同的建构、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专业发展规划的形成,对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在进行自传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自传研究中的反思以及自传内容的真实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传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由专业“角色”的客观要求转向专业“自我”的构建、叙事研究的兴起和传记研究重新兴盛的背景下。自传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重新兴起后,日益受到广大研究者尤其是教师的关注。自传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教师专业自省意识的提升、专业自我认同的建构、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专业发展规划的形成,对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在进行自传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自传研究中的反思以及自传内容的真实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第一部现代自传,它不但记录了富兰克林的自我奋斗与事业成功的历程,并且在表层的奋斗与追求之下还潜藏着另一个深度模式。自传中充满隐喻的自传话语的叙述不仅反映了个体的价值和信念,也创造了一个象征美国式成功的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11.
各家派尊其祖典为"经",乃晚周以来之旧习。《离骚》诸赋为当时人所推尊,主要还是因为其文采,以及带来的贵显,故才"世传《楚辞》"。而"汉武爱骚,淮南作传",更可证其自文景以来一直为文章之士奉为经典。正如《老子》称"经"一般,《离骚》称"经",也只是在传注说解时才称"经;"至于平时称引,也只称《离骚》。王逸注《楚辞.离骚》时命为《离骚经章句》,只是依当时注释体例,非为特意抬高其地位而加"经"的。  相似文献   

12.
《我的上世纪》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手绘本自传,但是它与传统的自传作品以及图传有着很大不同,似乎不能称为自传。文章从人的记忆特点以及优秀自传品格上论证了它是一部较好的“小人物”自传。同时,又从它的叙述结构特点和手绘图配文字的叙述方式,论证了该作品是不同以往的很有特点的自传作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伴随着西方哲学思潮的发展和当代西方文论的兴起,美国自传研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富兰克林自传》在20世纪的批评与接受过程可以发现,自传研究逐渐进行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向:从外部事实走向心理真实;从个人身份走向民族神话;从解构自传走向建构自我。这种转向拓展了自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自传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论文尝试从关键词的角度,旨在探讨自传文学的概念、范围、属性及其文类规范和审美特性,着重剖析了自传、自传与传记、自传与自传小说的区分以及自传记忆和忏悔等关键词,以期促进当代自传诗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现状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裔美国人自传在当代美国的文学 /文化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在国内它却倍受冷遇。该文从宏观的角度对 1900年以降的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指出目前研究的问题所在及其出路,以期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国内广大学者对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的高度关注,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1937—1949年,中国现代自传出现了重大转折。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对这一时期的自传写作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自传的发展,导致写作中自我意识的贫乏;另一方面,它也造就了这一时期自传写作独具特色的一面——在“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徘徊、困惑和挣扎,体现出自我意识在现代化过程中更为曲折和复杂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自传是自述的传记,是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的传记式文学体裁。自传一般包括:个人成长经历和个人思想演变过程。西方自画像艺术史上,有些艺术家年轻时就开始描绘自己的形象,而且一直持续到老年。依据自传的定义,从青年到老年的所有自画像可以说是艺术家用视觉图像描绘的一部个人自传。因此,这种忠实记录艺术家个人成长经历和个人思想演变过程的自画像类型称,即"自传式自画像"。从自传的形式来看,自传式自画像主要有日记体、编年体和内省式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女性叙述声音是女性意识和表达方式的结合体,“半自传体”个人叙述声音真实地虚构了叙述者、作者、主人公三位一体的客观自传和精神自传,体现了女性写作对话语权威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徐霞客的游记是日记体,基本具备了自传的要素,因而具有自传意义.游记保存了一个奇人的旅游经历,是奇人灵魂与山水的对话,写出了一个热衷旅游的奇人自我形象,语言新奇活泼.霞客游记丰富了晚明自传的内容,在写作样式上具有把日记、游记、自传三合一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