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文与我认识和来往,算来已有11年了。在洛南教师进修学校,我教《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他是我的学生;来信或见面常谈到他对我发表的著述、文章的看法,他是我热心的读者;1995年,他在商洛师专进修中文大专学历并在我主编的《商洛师专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他是我的作者;1997年冬,他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小学作文技法指津》,嘱我写序,我成了他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读了全书纲目和大部分小样,在惊喜之后,便不揣浅陋来为这本书写序。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会见     
那是一九六一年,我和毛泽东同志的表弟文涧泉十一阿公一起到了北京。我到北京治病,他到北京看望毛主席。我们一到北京就给毛主席写了信。七月六日,我作为烈士的后代、人民教师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3.
几点说明     
一九六四年五月,我教学茅盾先生的著名散文《风景谈》,由于作者当时写作环境所使,写得比较含蓄,有些意思不易理解。我决定写信向茅盾先生讨教,几天后他给我复了信,使我十分感激。六六年冬,我又到北京,拜访茅盾先生,他亲切地接见了我,跟我谈中学语文教育的问题,勉励我终身从事教育工作。他对我说:“你还年轻,做老师是光荣的,不要怕挫折。”“人创造了第二自然”的出处,我根据茅盾先生的指点,在孟昌同志翻译的高尔基《论文学》一书中找到了。例如《谈谈〈诗人丛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要说,我们的时代正在把一些崭新的题材列入诗歌的领域,例如,  相似文献   

4.
投考到刘佛年先生门下学习和工作两年来,与先生朝夕相处,经常聆听先生的教诲,得到先生的指点与关怀。先生平时谈学问和工作多,谈个人少。这次《中国教育学刊》约我写一篇有关先生的文章,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才有机会较系统地了解他的学术经历和主张。先生1914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93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大学期间他开始  相似文献   

5.
我如醉如痴地迷过《林海雪原》,对曲波非常敬佩。1958年,曲波风尘仆仆地从北京奔赴德阳,担任第二重型机器厂(原西南重机厂)副厂长。德阳是大西南允满希望的未开垦的处女地,创作力旺盛的曲波,生活在这块热烘烘的土地上,有两个发自内心深处的心愿:一是要写一部长篇小说,充分展示三线建设的宏图伟略;二是要培养一批文学新人,热情地歌颂工业战线的丰功伟绩。在曲波副厂长的亲切关怀下,成立了厂业余文学创作组,李学增为组长,我为副组长。曲副厂长工作再忙,但业余时间经常参加文学创作组的活动。我非常佩服他的记忆力,他对《红楼…  相似文献   

6.
正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在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的同学严歌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席话:"莫言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对于小说的专注是非常绝对的。当时一家杂志请他写一篇杂文,他说‘除了小说我什么也不会写’。后来杂志社找我,我就写了。"这段话中的"莫言是个纯粹的人",在我脑海中刻下的痕迹最深。我喜欢纯粹的人。在我从事的教育行业,这种纯粹的人所占比例很高,正因为这种纯粹和支撑着纯粹的执著,他们  相似文献   

7.
邬晓玲 《上海教育》2011,(14):50-50
在英国的学习非常忙碌,因为忙碌,大家也就有了很多的感受,很多校长除了每周的总结文章外,都用日记、随笔、博客、微博等方式来记录这一段难得的旅程。我就想到了给我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每天写一封信,告诉他我在英国每天的所见所闻。我也请儿子每周给我回一到两封信,告诉我他的感受。儿子的答案总是让我对所看到的一切再一次陷入思考。我选取了他回信给予呼应的一些镜头,让我们一起看看,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什么是他所向往的。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李小文院士的报道非常多,他的学识、他的敬业精神在学术界一直被传颂,而我今天想说的是我亲身接触到的李院士。我是学地理信息系统的,真正知道李院士是在2012年的下半年。那时我要报考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在导师简介里看到了李院士,瞬间便被他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以及纯粹的学术态度所打动。于是,我决定报考李院士的硕士研究生,但又很担心他是否会接收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就给在电子科技大学读研究生的师兄  相似文献   

9.
门诊处方     
两篇都是写自己的作文,小作者用轻松的笔调写出了自己的特点。第一篇小作者先介绍了自己的长相,然后用两件事情来突出自己的特点,一是脾气大,二是胆子大。整篇文章安排得非常有条理,让人读了他的文章对他有了个初步的了解。第二篇小作者先用几个外号点明自己的特点,又选用两件事情来印证自己的外号。文章因为用了外号,显得活泼调皮,很有意思。《小小的我》通过事情来写人,用人物的动作、心里的想法把人物的性格展现得非常清楚。在写事情的时候,如果把事情的发展变化写得再详细点就更好了。《我是一只“小老鼠”》的精彩之处在于运用了外号,…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一个很亲密的朋友,曾经在北京待了七年,却一直没去过故宫.他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自己在北京和其他城市漂过的日子,谈到北京时,他说:“其实不是我不了解北京,而是北京太大了,我没法把它完全记住.” 五年前的冬天,我们在一个阳光温暖的早晨,跳上清华园旧车站的绿皮火车,一起去了八达岭. 其实天很冷,连好汉坡都没几个游客,漫山荒草令人提不起一点儿热爱祖国的劲儿,只是一味地哆嗦.  相似文献   

11.
正当后来我知道了该如何去爱一座城市和这座城市里的人时,我却面临着与它的分离。这座城市留给我的只有怀念,一些太过细节的东西,只能敝帚自珍。我的一个很亲密的朋友,曾经在北京待了七年,却一直没去过故宫。他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自己在北京和其他城市漂过的日子,谈到北京时,他说:"其实不是我不了解北京,而是北京太大了,我没法把它完全记住。"五年前的冬天,我们在一个阳光温暖的早晨,跳上清华园旧车站的绿皮火车,一起去了八达岭。其实天很冷,连好汉坡都没几个游客,漫山荒草令人提不起一点儿热爱祖国的劲儿,只是一味地哆嗦。  相似文献   

12.
老舍与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不但生长于这座古老的都城,对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而且他一生的学创作活动,主要也是以北京的生活为基本素材的。他对旧北京的不朽描述,使他成为中国现代学的泰斗。如今人们已经公认,老舍本人便是这座古城在学上的一个象征。然而尽管这位大学家为北京留下了那么多精彩之极的描述,可是当真让他拿起笔来写一写他本人与北京的这种缘份的时候,他却四顾茫然,大有不知云何之意。这便是我们读《想北平》的开头所得到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填平雅俗鸿沟》首发式暨研讨会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对一本书的评价,也超出了对范老师个人学术成就的评价。范老师这几年的学术成就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都摆在那里。从他文学史“多元共生”概念的提出,到现在的“填平雅俗鸿沟”,每一次他的重要著作的出版,对我们学术界都是一次冲击,我们作为后辈,都在他的这样一次次冲击下恍然大悟,感到境界又提升了一层。今天我们这个会上,严家炎老师、温儒敏老师两代现代文学学科带头人都亲自参加会议,对范老师的学术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我想这个会对我们现代文学学科的深入发展,以及整个方向都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读高二的时候,邱小北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还好,他只是去了北京,至少我还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找到他的所在。所以,后来很长的一段日子,我常常盯着地图上北京的那个位置发呆。  相似文献   

15.
书写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事,做笔记、写作业,都需要书写。作为教师,大家都非常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一再强调"三个一",即眼睛离纸面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在一次小学二年级的书法课上,我教学生写硬笔字,我发现一位学生坐姿很端正,而他的执笔方式却很奇怪:右手握拳,笔尖朝着胸口,看起来不但别扭,书写起来也费劲。我对他进行了纠正,然后看教室里正在"刷刷"书写的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的散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臻美的艺术品。单从艺术构思方面着眼,他巧设角度.精密设计,加工提炼,发挥成篇。特别巧设“文眼”使文章玲珑精巧,曲折多变,显示了魔幻的构思魅力,下面作一简析。“文眼”——聚光镜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散文。追忆8年前(1917年冬)祖母病故,作者与父亲朱洪钧从徐州一道回扬州奔丧.丧毕,父亲到南京寻职,自己回北京读书,在浦口惜别的情景。这些材料如果不加艺术构思,平铺直叙地写成记叙文,很难产生艺术感染力。然而作者妙笔生花。一开头就别开生面地巧设文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刘默耕: 我非常乐意能够为你们的《科学启蒙教育》刊物寄送乔治·托基塔写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在他入院做手术之前写完的,幸运的是文章写得很好。他要我加上提要。 对“懒惰而反应迟缓的孩子”用他的探究法与我在育才学校以录相授课期间所见到的许多方法比较,我认为他的方法是很有趣的。也许你们的读者也同样通过看录相带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您好,周教授!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对您进行访问.很想从您那里了解魏斐德先生。 魏斐德先生195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接着去法国深造了一年。1960年开始研究中国历史.1965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魏斐德先生剐刚开始他教学生涯的时候。我便成了他的学生。本来,列文森(Joseph Levenson)教授是我的导师.但他突然出了事故,去世了。于是。魏斐德先生接替了列文森成了我的导师。在伯克利的岁月里.我们有了些学术和私人的交往.后来也成了同事和朋友.他是一个非常随和谦逊和乐于助人的人.  相似文献   

19.
跨国课程     
程介明 《上海教育》2008,(23):37-37
我有一位博士生,他来自泰国,从泰国一所大学毕业以后,到我国台湾继续进修,之后拿到了ErasmusMundus的奖学金。在两年之内,他先后在挪威的奥斯陆大学、芬兰的坦佩雷大学和葡萄牙的阿威罗大学念了硕士课程,念的是高等教育政策,论文写的是大学的学术自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兴趣     
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师兄,在他32岁生日、已经接近事业巅峰的时刻宣布将从商界退隐,重返象牙塔,在国内外寻一所好学校去研究他念兹在兹、始终充满兴趣的历史学。我原来已经很佩服他,身居高位,工作缠身,竟还有时间投放在学术兴趣上,而这一举动就更令我惊叹了。当然,他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物质资本来支撑他的全面性的学术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