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泽辉 《中国出版》2013,(13):34-38
高校学报作为一种特殊的学术期刊,在我国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权威统计,当前我国正式出版的期刊9873种,其中高校学报类期刊占1800种,在所有期刊中所占比重居为首位,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特殊科技期刊群体。随着高校学报的发展,学报编辑人员在高校教育科研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高校学报即将改制之际,笔者对高校学报的工  相似文献   

2.
《传媒》2014,(12)
正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学科建设、推动高校学术研究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高校学报的数量与日俱增,但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相比,我国高校学报的整体出版质量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成为困扰我国高校学报寻求突破、实现良性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谈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报已经成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数量规模上看,还是从其作为高校科研交流与展示窗口的功能看,学报在我国科学研究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学报也开始面临种种挑战和危机,适应挑战则不仅是学报自身之事,也极大地关系到我国学术期刊未来的命运。本文试图就办刊模式、学报的价值、编辑的角色功能几个核心问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学报对在校研究生作者群的培养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杨继成 《编辑学报》2005,17(1):60-61
随着在校研究生队伍的迅速发展,高校学报要重视在校研究生作者群体的培养.通过传播科技写作知识的方式,并在具体编辑工作中培养作者,以提高其写作能力,使高校学报作者群稳定、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星  朱璐 《传媒》2019,(4):31-33
随着科学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期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学术期刊的数量占据期刊总量的半壁江山,是期刊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近代新思潮的传播、新式出版业和新式大学的兴起而产生发展的高校学术期刊,是传播先进文化、进行学术交流的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沃土。河北省高校学术期刊秉承悠久历史、立足特色资源,在数字化时代呈现出学术期刊信息的“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是我国期刊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最富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报在我国高校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高校学报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优秀稿件匮乏、学术水平下降、发行量萎缩、读者面减小、网络化程度低等问题。笔者认为,学报综合性的办刊模式是学报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及其专业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高校学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00年来,高校学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过了许多风风雨雨,发展到了今天已达1800多种[1]的规模。这说明了高校学报有极强的生命力,也说明了这是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必然。纵观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探索学报发展规律,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我国高校学报的出版终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1 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史11 解放前的情况现普遍公认的我国最早的高校学报创办于1906年[2],是苏州东吴大学创办的《东吴月报》(创刊号为《学桴》)。随后,又相继产生了清华大学1915年创办的《清华学报》,复旦大学1917年创办的《复旦…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说的新版CAJ-CD规范是指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于2006年6月1日修订,同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修订本)(以下简称新规范).新规范的推广和实施对于高校学报来说,是一个全面提高质量的契机,也将为高校学报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带来一次实质性的飞跃.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按照新规范的规定进行操作时也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校学报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规模的高等院校从北京大学的诞生算起,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高校学报自1906年6月苏州东吴大学创办《东吴月报》至今,也有90年了。现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已发展到1000多所,公开发行的高校学报现已发展到609种。高校学报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繁荣科研期刊  相似文献   

10.
孙涛  闵甜 《编辑学报》2021,33(3):344-347
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出版事业的重要力量.本文从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强化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3方面阐述了高校学报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主要途径.旨在为高校学报在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正名;同时以期引起高校管理者对高校学报的正视与重视,加大对高校学报的支持与扶持,使高校学报能借建设期刊强国的战略机遇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作为学术期刊重要群体的高校学报,人们更愿意关注期刊的学术质量,而忽视编校质量。编校质量是评判一本刊物整体质量的最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环节。在学报改革的浪潮下,学报编校质量是显得尤为关键。2011年,《光明日报》曾经以"高校学报出路何在?"作为系列报道探讨了全国1400多种高校学报的发展之路。在中国大陆9000多种期刊中,社科学术期刊约占四分之一,达到了2800余种。其中,高校社科学报又占  相似文献   

12.
王雪萍 《编辑学报》2013,25(6):577-580
为深入了解高校科技学术期刊在转型时期遇到的问题,对江苏省高校主办的116种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出版规模、数字化进展与国际化程度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江苏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周期以季刊、双月刊为主,单刊出版比例高,网站信息服务薄弱,期刊国际化程度较低。应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和数字化平台建设,以及扩展国际化视野打造精品期刊,促进江苏高校科技学术期刊集群出版,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在中国国力不断提升、学术实力持续增强的背景下,在全球知识体系形成中承载着重要新使命。新时期的学术期刊国际化,使学术期刊成为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文化载体,使“国际化”成为助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动力,也为学术全球化发展提供供给平台。在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战略规划层面、结构互构层面和可持续发展层面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深化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理论认识,厘清学术期刊在国际化过程中的自我定位,加强人才队伍等配套建设,为加快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提供积极行动和系统支撑。  相似文献   

14.
黄颖 《编辑学报》2021,33(5):497-501
在中宣部等3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背景下,对学报主编杨新民教授就"地方高校学报的功能"这一主题进行专访.杨教授指出,地方高校学报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在创新性人才培育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学报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他强调地方高校学报应准确定位、树立自信,紧跟学科前沿,充分发挥对科研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训练功能以及支撑学科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学术期刊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构建在学术科研、区域发展以及国家建设方面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竞争力TOP 20"的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开发现状为切入点,在总结其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剖析其发展瓶颈,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建议,以期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报的转型发展和功能定位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刘明寿  戴国俊 《编辑学报》2013,25(3):279-282
通过分析我国农业高校学报与研究院所、学会主办学术期刊之间的差别,论证高校学报并非垃圾产品。将农业类学术期刊分为省属高校类、省级学会类和国家级学会类3种不同类型,综合分析比较3种不同类型农业类期刊在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等5项指标上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4个指标极显著地高于省级学会学术期刊(P<0.01);省属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基金论文也极显著地高于省级学会学术期刊(P<0.01),而且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略高于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的大部分指标高于省属高校学报,而省属高校学报均高于省级学会学术期刊,部分指标接近国家级学会学术期刊;近3年,农业类学术期刊总体上的各项评价指标正在逐年提高,农业高校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较高。  相似文献   

17.
面向国际的学术期刊发展措施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32  
肖宏 《编辑学报》2001,13(3):177-179
作为代表国家或行业成果发表最高水准的学术期刊,有必要在现有条件下,重新思考如何面向国际,采取措施,提升办刊能力,适应国际化的科技发表市场的需要,以便在新形势下得以发展。从《中国药理学报》和《亚洲男性学杂志》的办刊实践出发,谈了对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看法,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娟 《编辑学报》2019,31(4):442-444, 448
学术期刊是衡量一国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参考。在中国国家实力和体育实力显著增强的今天,提升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既是时代所需,也是自身的责任所在。通过总结《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成功经验,分析中文体育学术期刊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各种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多途径增加国际化信息、积极挖掘主管/主办单位的优质资源、抓住热点设立专栏或专题。同时指出,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中文体育学术期刊也应正确看待国际化,无须一味追求国际化,而是要找准定位,发挥学术期刊为国家服务的基本宗旨不动摇,深度挖掘我国体育科研国际化的优势,朝着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期刊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期刊奖的评比种类多种多样,从最具权威、国家最高奖项的“国家期刊奖”,到中国科协的“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大的地区性的“优秀期刊奖”(如“北方优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等)、行业性的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的“全国人文社科学报优秀奖”,再到各省市自治区出版局设立的省级“优秀期刊奖”,等等。这些评比奖项无疑推动了我国期刊事业的发展。期刊评奖工作是一项原则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科学、…  相似文献   

20.
入世给传媒业带来了机遇、挑战与冲击,高校学报作为一种特殊的科技期刊,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学报契合于时代,契合于出版潮流,成为学报界面临的首要课题。本刊组织编发了此组稿件,分别从如何拓展学报报道空间,延伸高校学报职能,如何建设经济型网站以及我国高校学报本土化、国际化与标准化关系探析等角度进行了解读和剖析,思考和探索。这三篇文章站在一定的战略角度上对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态势及其方向、发展模式提供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