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学校诚信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社会普遍存在的诚信危机,打造信用文化,增强全社会的诚信观念,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教育在建设诚信社会中的地位如何,如何推进诚信社会的建立与发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重视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对诚信及诚信危机等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说明现代化市场经济社会的构建离不开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支柱。  相似文献   

3.
诚信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对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传统文化视域下"诚"与"信"思想的继承与解读出发,探析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观念的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信"在为政、为人、处世等领域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对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促进社会的稳定,提高个人品德的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传统社会倡导的主要德性之一,"信"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局限之处。在现代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诚信建设迫在眉睫,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如果从孔子"信"思想中借鉴积极成分,自觉突破其局限部分,使诚信成为人们内化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5.
社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构社会诚信体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和特征。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社会诚信被打破,社会信任普遍缺失,社会道德水平下滑,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作为社会的公共管理者,在社会诚信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构建社会信用系统,加大社会信用的宣传教育,成为社会诚信体系建构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同时政府要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政务公开、建构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6.
诚信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古代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及集团都在不同层面上践行着诚信的精神。诚信在中国社会里有着广泛的社会受容性,这恰好是我们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深刻地审视中国文化,重新建构诚信的人文精神内涵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诚信道德,首先应重视社会成员诚信道德品质的养成。诚信道德品质养成不仅需要道德教化,也需要制度保障。本从四个角度论证了制度是诚信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保证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面对社会普遍存在的诚信危机,打造信用化,增强全社会的诚信观念,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教育在建设诚信社会中的地位如何,如何推进诚信社会的建立与发展,是每个教育工作都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校大学生群体社会道德文化现状,探讨以量变实现高校大学生群体诚信建设质变的可操作方式、以校园为阵地的"生态化"诚信建设的发展模式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个以因特网为纽带的高度信息化的信息社会。不管人们愿意与否,随着网络时代的现实存在。网络文化作为对现实社会的反映的一种新型社会意识,已经悄然崛起并逐步渗透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可避免地与传统文化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摩擦。本文就网络文化的社会特征浅谈一下在这个新的时期里,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之一——“诚信”,使之古为今用,继续在社会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人际关系功能,以求有益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制度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从词源学角度探讨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以及当代人对诚信的认识。关于诚信的理论还存在争议,非理性选择模型将诚信视为为减少交往复杂性而采取的一种冒险行为;理性选择模型则认为它是一种基于认知上的理性算计。诚信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人格特质,个体作出诚信行为还受交往对象、情境特点等诸多因素影响。未来的研究应结合我国文化来考察诚信的概念结构、建立过程以及在促进人际和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酒店KTV餐厅命名的文化心理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店KTV餐厅的命名,是语言现象,更是文化现象,它是浓缩的汉民族文化。通过命名分析。可透视汉民族崇尚儒家思想,追求财富吉祥,向往纯朴、自然等的文化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心理,也可窥探由于异族文化的影响,汉民族思想文化观念发生的变化。从而引领酒店KTV餐厅的命名规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创新与发展。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耀眼的伦理范畴和取向,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诚信思想贯通古今,对人格塑造、品德的培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系统考察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特色对孔子诚信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找寻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人类学的角度解读孔子看似矛盾的诚信观,可以看出孔子评价诚信行为的最高标准是华夏民族的生存,只要不违背这个原则的诚信都可提倡。孔子诚信观具有很高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客家勤俭优良传统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而勤俭又是廉洁文化建设内涵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勤俭,被重新提起和强调。纵观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勤俭的历史。艰辛的迁徙历程,恶劣的生存环境,铸造了客家人坚韧的毅力和勤劳节俭的品德。关于客家人的勤俭,我们可以从客家地区历代地方志书、中外专家学者的著述以及客家流行的谚语中随处见到。直至今天,在客家人身上仍然保留着勤俭这一传统美德。他们的"质直好俭,不务浮靡"的品格,在今天倡导的廉洁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礼文化与原始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汉以来,关于《周礼》聚讼纷纭,迄无定论。现代相关学术研究证明,《周礼》一书虽不无后人损益,但其宏纲大旨,大抵为周代典制,是研究周代历史文化的无可替代的传世文本。周礼文化是继夏、商文化而后以礼义、宗法、人本为主要特点的历史文化,是儒和儒术的直接源头。降至春秋,孔子传承并改造了周礼文化,创立了原始儒学,经孔门弟子的播扬,遂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学术文化的主脉。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大家共认的道德规范,同时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下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近年来大学生诚信失范的现象逐步上升,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提上日程。诚信教育问题就是要求高校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为构建诚信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今,仅用"制度化诚信"的思路来解决中国的企业诚信问题是不够彻底的。这不仅是因为再完善的制度也会有漏洞,更主要的是,任何一种企业制度都需要人来执行,只有企业管理者具有讲诚信的高度自觉性,才可能在最大限度上弥补制度漏洞。因此,在企业诚信制度化建设基础上,注重解决人的问题,让企业管理者在内心深处"不愿"、"不想"失信,使得诚信道德规范植根于企业管理者和从业者的价值理念中,才能在企业文化的层面上形成良好可续的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其文化特质而言主要包括:社稷情结,民惟邦本,实事求是,勤劳不奢,贵在和合,诚信为美,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是处世行为的智性和理性表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统揽当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走向,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凝练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精神,使其既具有东方式的经典和厚重,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和活力,它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新特质正是我们长期坚持和恒守的民族准则和行事规范。  相似文献   

20.
在孔子的思想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廉政理念,不仅对从政者提出了清廉、节俭、公正等的道德要求,而且还提出勤政、知耻、存畏、正身、任贤等实现廉的从政规范。孔子的廉政理念是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内容的伦理道德学说的客观化和具体化,是孔子“仁政观”的一个分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感化、强调道德自律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