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触恼”和“恼触”是同素逆序词,均源于汉译佛经.它们有四个义项:害;触犯、冒犯;招惹、扰乱;痛苦、烦恼.《汉语大词典》、《佛经词语汇释》等书在释义、举例等方面均有不妥之处,说明汉译佛经词汇研究是薄弱环节.汉译佛经在词汇训诂、辞书编纂和汉语史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大型语文辞书在释义、举例等方面应该源流并重、义项完备、释义精切、例证准确.编纂高质量的大型辞书,要对历代文献进行全面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概括词义.  相似文献   

2.
中外三部莎士比亚词典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内容构成特点、收词情况、释义及例证等三方面看,中外三部莎士比亚词典各有得失。莎士比亚词典收词应尽可能全面,义项和释义力求合理、准确,例证的安排要统筹兼顾,对莎作中有别于当代英语的语言现象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多义性涉及认知心理机制,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多叉性的研究也涉及到词典语义网络的构建,是义项划分和义项排列的核心问题.笔者试图探讨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是如何通过语用充实生成、发展和理解旧词新意的.本文以"书"为例,从语用充实角度分析了一词多义系统的产生和扩展;兼谈在汉语、汉英词典例证和释义中的缺陷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总体上很好地体现了辞书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的要求。但在“折桂”典故同源词语的立目和释义方面,其缺陷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释义不当,结构误断,漏释义项,遗漏词目。  相似文献   

5.
常见的工具书对“媵”的解释不尽相同,尤其是解释其名词性义项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工具书的释义须遵循准确贴切的原则,释义不妥容易引起误解、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6.
本根据《论衡》一书中“劣”字的用例,对《汉语大字典》解释该字三个方面的缺失进行了补正:一理解例勾欠准确;二、义项不全;三、例证过晚。  相似文献   

7.
书证是词典中用来证明释义的文献例证。书证数量的多少、时代的早晚 ,以及是否具有典型性 ,都直接影响着词目或义项的可靠性。《汉语大词典》向以书证的丰富性和典型性著称 ,但具体到某些词条 ,有的书证显得匮乏 ,有的书证则直接空缺。这使得许多词目成了无血无肉的“骷髅” ,并连锁引发了释义失误、义项缺漏等方面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词典》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从释义片面、举例失当和文意训释几个方面分析论证了《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对“何其”一词解释的错误,阐述了现代辞书解释词义不能把词语的文意训释作为词语义项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试谈《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比喻义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从立条目、设义项、释义、举例四个方面就《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对词语的比喻义的处理进行评介。作为一部公认的最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化词典,这部词典从总体上说,对词语的比喻义的处理,是达到很高水平的。个别不尽完善之处,当然还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10.
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就《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的词条收录、义项收录、词义解释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参照相关工具书和语料库,就《现代汉语词典》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讨论。《现代汉语词典》在词目、义项收录方面,存在词条义项多收、少收的现象;在释义方面,存在释义不准确、义域不恰当、释义无着落以及循环释义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对古代诗文中"檐花"的释义,历来比较笼统和模糊。这既有碍于准确理解诗文,又容易引起误解和争议。通过大量例证,考证出"檐花"的基本义项为"檐前之花",除此之外,还有"檐间雕花""檐前落雨""灯光映照下的檐雨"等多种义项,并阐释了各义项间的关联及转换。"檐花"多种义项的出现,缘于事物界限的模糊与创作者的有意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文章鉴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红"的义项划分和释义的不足之处,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出发,对"红"的义位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补充描写和分析。主要内容:1.重新梳理了微观义位结构,包括修改一个释义和增加两个义位;2.重点补充说明了各义位的陪义;3.以语法功能为纲,对可独立成词的"红"的搭配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汉代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释义不确,义项不全,例证晚出及其他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订补意见。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订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汉语大词典》中的50条词语释义从“释义不确”、“义项不全”、“例证晚出”和“其他”四个方面进行了订补。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大词典》中,“青李”条义项①的书证《来禽帖》标点有误,“胡笳”条释义不全面,“却月眉”条的释义不准确,“起夫”和“锈床”条的书证迟后,“斗”条的义项⑤引用书证不当。《汉语大词典》修订时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诗词曲语辞汇释》“料理”条所举义项不能穷尽“料理”一词于诗词中义项,如消止、损伤、处置义等;举例与义项相悖者数现,征引材料也有错讹,本文就上述问题参采前人研究及文献例证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17.
《新华字典》第11版对第10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释义修订是此次修订的重点。可分为义项的增补、义项的删减、释文的修改三个大类。该文分类举例并分析第11版在释义方面的修订情况,以期促进《新华字典》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以孟村方言12个量词为例,考察《汉语大词典》存在的"词条失收"、"义项漏立或分立不清"、"释义不确"等不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异”在三种甲骨文字词典中的义项分析,认为目前的甲骨文工具书的释义存在以下问题:所引辞例不够准确;成书年代已久;工具书对义项的取舍需谨慎。随着甲骨文新材料的陆续出现,新方法的大量引进,甲骨文字词典确实有了补充修订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敦煌社邑文书中保存了许多唐宋时期的口语词汇,前人曾撰文对敦煌社邑文书的一些词语作过解释。但“恩泰”“祗食”“荣勾”“捉二人后到”“夜壑俄迁”“迁故“痛烈”等七个词语未作解释或释义错误,很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考释这七个词语的过程中,有的订正了前人释义的错误,有的补充了辞书在词条或义项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