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经验及作法。  相似文献   

3.
郭要红 《考试周刊》2009,(11):191-192
好戏开台之前,总少不了激越的锣鼓,以壮声势,吸引观众。教师上一堂课,就如演一台戏,也需要有个精彩的开头,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精彩的开头,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法;如同序幕,预示着演出的高潮和结局。好的引入可以起到诱发思维、先声夺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问题意识是指人类认知过程中,对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可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两个阶段,可见,提问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谓探究性学习,即让学生仿照科学家探求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6.
正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上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黄新 《中学生物学》2012,28(9):18+60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在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主动建构发展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程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教学成败。同时,为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近年来在中考中涌现了许多形式多样的新型题目,如开放题、探究题、阅读理解题、猜想归纳题等,由考查对知识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供了依据。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从勇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通过树立意识,创设氛围,形成习惯三个环节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通过系统的科学方法训练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发现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创设诱人的知识情景,激发学生思维,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掌握原理、原则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其目的在于尽量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研究、探讨和创造。它的实质是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经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过程,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引导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他的"认知学习理论"提出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苏军 《上海教育》2013,(31):58-58
我们的学生可以在解题的比赛中遥遥领先,却在“发现”问题中摇摇欲坠。事实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前提的,没有发现就没有一切。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经验及作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误区,来有效的改进教师的提问,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于是,课堂提问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英语教学法已陈旧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发现教学法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积极思考,自己体会、"发现"概念、原理和结论。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材料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则小故事,名为"调皮捣蛋的学生",说得是班中有一位平时最爱钻牛角尖的学生,也是被教师及同学认为是最捣蛋学生,每次上课他总要找些无关于上课的内容"找乐",老师有时也拿他没办法.一天老师在上语文课,内容是"曹冲称象",称赞了年仅七岁的曹冲聪慧过人,他用"大象赶上船,再赶上岸,然后抬石头,称石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当老师问同学们:"曹冲聪不聪明?"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聪明",只有那个调皮蛋自言自语地说"他笨死了",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对于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这个调皮的学生低着头,已无心再听课了.课后这位教师和他交谈了一下,这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多,比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揭示课题、利用知识“生长点”、质疑以及联系实际4个方面探讨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发生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赵玉柱 《中学生物学》2009,25(11):21-2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激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学,激发他们积极思维,诱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地学习研究,进而解决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搞好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蒋成国 《考试周刊》2013,(56):145-145
<正>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问讲练效率呢?一、关于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节生物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从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