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春云 《考试周刊》2011,(29):229-229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礼仪是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重视对幼儿独立、自制、专著、秩序、合作等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幼儿礼仪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正>习惯培养中"行"既是培养的手段,也是培养的目标,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与体验教育相结合,重视体验,淡化说教。在我校开展的少年儿童良好礼仪习惯培养的研究实践中,我们开发了"礼仪银行"的方式,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礼仪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礼仪意识相对淡薄,因此亟待加强培养与教育。本文从教育管理和礼仪教学两方面,提出了提高中职生礼仪素养、提高礼仪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礼仪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具有协调功能、教化功能和导向功能。加强礼仪教育必须要重视公民道德实践,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推进公民的道德建设,而强调个人礼仪修养则是加强礼仪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公民职业礼仪的具体践行,就是公民"循礼"习惯的养成过程.职业礼仪教育和"循礼"认知行为习惯的培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必须把循礼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循礼与职业形象的塑造、循礼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职业礼仪教育的实效,养成公民循规蹈矩的职业秉性,实现主体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历来以"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是,要使当代学生养成符合礼仪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受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影响,文明程度也相对较差,置身其中自然会受"熏陶",所以,加强农村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既是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又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农村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中开展礼仪文化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其人文素质。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礼仪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礼仪培养是职业院校学生体现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然而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礼仪观念十分淡薄,对应有的礼貌、礼节知识掌握不足,较严重影响了学生价值观的完善。文章通过分析学生礼仪知识欠缺的原因以及礼仪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进一步阐述如何在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广博的知识经验、现代化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身心,还要有良好的礼仪修养。过去如此,现在更是这样。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品德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成长为品德优良的高素质人才。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教师与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的提出本课题所讲的礼仪习惯,是指符合社会文明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礼仪规则,在学生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自然地甚至自动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本研究认为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自觉性。当外界刺激学生时,学生就能够自然甚至自动  相似文献   

12.
任允强 《中国德育》2004,(9):24-24,55
开展礼仪教育,并使之与思想品德、艺术、劳动等课程结合起来,教育青少年为人要诚实守信,守公德、讲良心,让青少年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如何相处交往,如何团结合作,不仅有利于他们教养的提高及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促进全社会文明进步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沈亚娟 《早期教育》2009,(10):52-52
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开展礼仪教育,以奠定幼儿良好的礼仪规范呢?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是培养和塑造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规范行为、陶冶情操的作用。本文应用体育教学论的理论与方法对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作为育人和传播文化的主阵地,必须适应时代的需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现有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倡导的养成教育,以其"约束机制"体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收到一定效果,但需补充和完善,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古伟玲 《时代教育》2012,(10):174-175
在《纲要》的指导下,我们把礼仪教育纳入教育课程并渗透到一日生活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氛围,开展丰富的艺术表现专题活动,并与家庭教育同步,有效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是学生最开始接受教育的地方,学生在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学到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其次幼儿园老师还需要能够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要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阶段的学生自主行动不够,并且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老师需要在区域活动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参与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全面素质,加强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39):167-168
我国自古便有礼仪之邦的美名,这一项内容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每个中华儿女来说,都要能够学礼、懂礼以及守礼,这是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素养要求。相应的也是教育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点。幼儿阶段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此时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教育中帮助幼儿塑造品格可以在他们未来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中的礼仪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文章探讨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礼仪品格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师》2019,(34)
文章结合实际,从外在环境、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和家庭生活等四个方面,浅析美德教育的路径,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美德习惯,形成健康的美德情操,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忠 《教育》2015,(10):4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多,独生女子的涌现,文明礼仪越来越不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少人礼仪观念淡薄,拜金意识增强。在社会上随处可见横穿马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占道经营、脏话连篇等不文明的行为;在家里不懂得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唯我独尊;在学校里,不会与人相处、不会礼让、不讲礼貌、不爱劳动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了让孩子们的文明意识和行动意识不掉队,近几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七小学在认真完成十一五国家级德育课题的基础上,又一次成功申报十二五国家级德育课题《农民工子女在校就读研究与实验》。按照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