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不包括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对它的不同回答,能不能划清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界限,这是一个学术界尚未达到统一认识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不包括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它的不同回答,根本谈不上什么划清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界限的问题.也有的同志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因素;但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不能划清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界限。还有的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2.
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过三言两语,便能引起满堂活跃,简便而有效,这是值得研究的。 怎样才是启发式提问呢? 简单说就是揭示了事物的客观矛盾,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思考学习,从而获得“举一反三”成效的提问。反过来说,凡是学生无须深入思考,只要背诵现成的答案,或是问题本身就暗示着答案,只须回答“是”与“不是”、“对”与“不对”的问题,都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十分讲究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在课改的今天,学生是的教学活动的主体。开展有效性课堂提问的关键是看教师是否具有熟练把握、驾驭课堂提问的能力。有效性提问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探询性提问即在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后接着追问几个问题,如你为什么这样认为、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等等,它常能起到激发新信息、扩展答案、重新引导提  相似文献   

4.
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是课堂提问的两大类型,运用好这两个提问方式,可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封闭式提问可以让学生直接回答“是”或“不是”,或通过记忆的一些知识来回答问题。开放式提问是让学生有多种可能的回答,且答案的数目没有局限,可使回答者做深入思考、分析和选择,给出不同的答案。笔者通过多年的尝试,认为上述二种提问方式要重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教法沈水根︵新干县洋峰子弟学校︶第一种方法:提问回答问题的方法。就是把反问句的内容当作一个问题,先提出来,再回答这个问题,问答的答案就是这个反问句的陈述句。如:“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据这个反问句就可以提出问题:“这是不是伟大的奇...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教学的课程研究(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论质疑  “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 ?”这个斯宾塞所提出并回答了的问题 ,看来在今天仍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因为 ,斯宾塞提出问题的方式就值得质疑 ,所谓“最”的问题 ,是极其形而上学的。而斯宾塞的答案本身就表明其形而上学的立场。但是 ,在随后的百年中 ,人们在探讨知识问题时 ,均深受斯宾塞知识观的影响。实用主义所确认的知识是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 ,在科学和实际的知识之外 ,没有其他类型的知识 ,或者说 ,在科学知识之外 ,没有知识。在发挥杜威的实用主义的观点时 ,胡克认为 ,凡能被称为知识的 ,只能是关于…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好的课堂提问能有效调控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提问是由老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给出答案,然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正确的评价。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由老师或者学生进行讨论回答。课堂提问,是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问题学生能否准确地回答关系到学生对问题掌握程度的好坏,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如何让学生更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然而教师不能盲目地进行提问,也不能逼着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有时适当地使用一些提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说出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理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答即教师对幼儿答案的反应和处理,它是提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各类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问题的设计,而在理答环节上则比较随意,如机械重述幼儿的答案、评价语言单调空洞、忽视幼儿的回答而一味引向预设的答案、不能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发新的问题或对幼儿的意见盲从等等。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亦对幼儿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下面就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如何理答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虽然在很多文献中出现过“有效提问’、“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等术语,也时常听到“这个问题提得好”、“这样提问效果好”等说法,但对“提问有效性”涵义的界定尚不多见。笔者认为该定义只是从学生掌握正确答案时的接受度和效率来评判一个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而“接受度”和“效率”本身是两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课堂提问或课外作业,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差错时,教师都不要急于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应当启发他们开动脑筋,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和试着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例如,在关于元素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里,各元素是以游离态还是以化合态存在的?学生回答:“氧气以游离态存在,二氧化碳以合态化存在。”这个回答,说明学生对“游离态”、“化合态”所指的对象模糊不清。这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提问,为学生提供了回答问题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进入积极的状态.提问后的启发与引导,是在学生的思维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准确、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它是提高的继续、深入和发展.因此,启发与引导重在鼓励,重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它既不是把答案暗示给学生,也不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裁判.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虽然在很多文献中出现过“有效提问’、“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等术语,也时常听到“这个问题提得好”、“这样提问效果好”等说法,但对“提问有效性”涵义的界定尚不多见。笔者认为该定义只是从学生掌握正确答案时的接受度和效率来评判一个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而“接受度”和“效率”本身是两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三)简答题 简答题,是一种要求考生对题干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简明答案的主观题。简答题用疑问句提出问题;有的不用疑问句提问,而用陈述句指出要求回答的内容。考生用文字作答,简明扼要,有时只需回答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简答题答案有两种,一种是客观性的,答案是唯一的,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5.
形而上学有一个坚实的逻辑基础吗?如果有,应该是个什么形式?它能给予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关于形而上学的答案?达米特的代表著作《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就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达米特能否获得他预期的结果?本文认为,达米特的方法论的出发点是合理的,但就他的尽管是相当谨慎的哲学预言来说,终究没让我们得出合理的形而上学与逻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关六三 《天中学刊》2000,15(2):110-111
课堂提问是常用的教学手段,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不同的提问会产生积极程度不同的反应,因而课堂提问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1 课堂提问的方式1.1 单一型提问问题设计的基本模式是只要学生通过记忆、观察、简单思索便可以求得正确答案,且答案是惟一的.在应用过程中,常以下列两种型式出现:1复述型,即对概念、规律、现象等的复述.一般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聆听被指定学生的复述,可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2同一型,即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齐声回答,在应用中常产生加强气氛、承上启下的作用.1.2 多重型提问问题…  相似文献   

17.
探问,是课堂提问常见的一种形式。因为问题本身的模糊性或难度,也因为自身经验的欠缺或认知的肤浅,学生无法准确、完整或深入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将原问题或变换角度,或化难为易,或化大为小,引导学生进行周密的思考,从而最大可能地接近原问题的答案。在名师的课堂上,探问的艺术各放异彩。  相似文献   

18.
卷舒自如的云彩因风而动,涌动荡荡的河水因流而行,无拘无束的思考因自由而敞开。传统教学中,教师提问题、学生找答案的问答式教学关闭了学生自由思考的闸门。在学习比喻修辞的一堂教学中,一个学生给我的尴尬让我改变了师问生答的提问方式。讲完比喻的基本知识后,我提问他,“什么是比喻句?这个苹果像红苹果是不是比喻句?为什么?”我开始了自己精心设计的由浅入深的启发和提问。他居然很不屑的甚至很懒散的回答我“不是,之所以不是,是因为它不是比喻句。”课堂上哄然大笑。我没料到他竟然这样回答老师的问题,眼中的怒火射向他,而他露着一丝不…  相似文献   

19.
放松心情     
天国是什么样的地方格伦斯密斯问天文学教师彼得教授,天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教授回答说:“我毕生研究宇宙和存在的奥秘,我希望天国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我不再被提问,而能够问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听课中,我觉得教师习惯的提问和评价用语需要反思,对此,笔者选择了四句课堂常用语加以分析,以期能引起教师的思考。一、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课堂上,这样的提问语经常可见:“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反应提问学生。表面上看,学生的表现很积极,回答时也都能有正确的答案。但深层地思考一下,教师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们关注教学内容能否按照他的设想完成,教学秩序能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