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人机工程学、设计表达和产品设计为中心形成的三大核心课程群,都需要利用各种Alias Studio Tooks软件来完成课程教学和学习。如何实现各课程群内部信息共享,课程群之间信息交换,进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利用Ailas Studio Tools软件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NET下的Visual Studio Tools for Office与传统的VBA之间的区别进行了探讨,指出了Visual Studio Tools for Office的优越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微信小程序与医学信息课程群结合开发移动学习平台.从平台整体部署、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平台实现与测试等方面阐述移动学习平台设计开发及实现过程.该平台打破传统教与学模式,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有利于掌握医学信息课程群相关知识,实践证明利用课程群联合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信息课程教学中学生基础不一,接受能力相差悬殊。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次教学方法,能利用粒子群算法的智能分类的优势,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并对其进行分类分层教学和评价。分析数据及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气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类课程内容衔接紧密,知识点覆盖存在重复现象,对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信号处理类课程进行课程群建设.首先对课程群的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分析,然后进行课程内容的融合和分解,再进行教学内容的再设计,形成一套适合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现代信号处理教学体系.论文还阐述课程群建设中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和传统性教学、微观教学与宏观教学、基础理论与创新的关系.通过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建设,不仅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易于掌握课程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还提高此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在探索课程基本内容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基础上,对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设计,建立了医学信息课程群。在此基础上,利用云计算技术,为课程群构建教学以及实验环境。通过医学信息课程群桌面云平台,为课程群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环境,以支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上级部门疫情防控期间“停学不停课”的工作要求,确保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学生不因疫情落下学习的任务,一线教师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线上教学活动,准备了丰富多变、灵活又实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借鉴了大量优秀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比如有录屏软件:Live Screen Capture和Camtasia Studio等,视频编辑软件:Corel Video Studio、企业微信、微视频等等应有尽有,教师还利用微信群、QQ群、数字智能电视、移动终端等方式有效地进行在线学习,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学习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8.
邓娟  周冰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2):217-218
课程群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其综合性强、整体性高,能够较大幅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在工科高等教育中效果尤其显著。信息类课程群,就是把信息类专业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从而能够方便地系统安排学习和教授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群建设也应该引入新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习惯。以课程群为基础,构建系列微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温故知新。  相似文献   

9.
面向学习活动课程群ICAI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ICAI系统中充分表达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和有效控制教学活动,提高系统的有效性、智能性和教学性.在研究IMSLD规范的基础上.设计了面向学习活动的课程群ICAI系统。首先.根据岗位能力目标要求按课程群、岗位能力和知识点三个层次来确定课程群知识.并将其加工成可用知识资源:其次,利用支持学习设计规范的知识库管理器对所确定的知识资源按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进行组织和包装,逐步建立课程群知识库:然后。通过教学推理机为学习者提供所需的课程群知识:最后由学习设计解析工具来控制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以实现教学目标。这种设计方法不仅简便有效.还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优势和贯彻落实教师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设计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训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依据学习理论的探究学习方式,分析课程,设计任务和实训过程,结合《Flash动画制作实训》课程,利用QQ群为学习者建构一个平等、和谐的协作学习平台。实践证明,利用QQ群进行课程设计实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学生程序设计及开发学习过程中,对课程间知识的相关性及延续性缺乏理解,实践动手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分析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理清课程之间的关系,提出依托程序设计建设课程群,利用课程群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化固体物理课程改革,适应学生发展和学习需求,我们对固体物理课程采用了分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模式的教学,因材施教。同时在固体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把Materials Studio软件引入课件制作、课堂演示和课下练习环节中,可视化图形,可操作性学习过程,增强了学生对物理模型的理解,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索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以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群的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为例,利用多种方法,针对高职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弥补学生个体差异、改进学习成果的评价和考核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将经济学课程进行统合形成课程群,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经济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基于OBE理念,将知识、能力和情感产出作为学习成果,重设课程群目标,重组课程群内容,设计相应的混合式教学策略,调整考核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度来改进原有的教学设计和修正预期学习成果,以期探索经济学课程群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互动、以生为本的理念应用技术,为落实科学探究利用智能手机的"Smart Tools(智能工具箱)"拓宽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探讨了"Smart Tools"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阐述了学生在做中学,利用"Smart Tools"收集证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但在实施中遭遇了教学瓶颈。突破瓶颈需要标本兼治:理解学习任务群丰富意涵是引领语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华丽转身的原点所在;"整合"是学习任务群的本质特征,教学必须强化整合意识,对"课"进行整体设计;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深度学习;戒除三类课程教学的同质化,有效助推深层课改。  相似文献   

17.
学习工业设计软件Alias的学生,大多数具有一定的美术造型基础,经历过多年的美术基础训练。设计造型的点、线、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有着较为深入的体会。由于知识是具有迁延性的,因此我们将点、线、面的构图设计元素引入到Alias软件的学习中,放弃了以往逐个讲解软件工具、命令、选项的方法,进而缩短了软件的学习时间。使学生们感到Alias软件并不神秘,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及要求,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机械制图CAI教学很有必要。利用AutoCAD2000、3D Studio Max4.0、Powerpoint、Flash5.0等软件就能制作出图并茂、结构生动,集声像于一体的课件,有利于增强学生信息量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Java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是软件专业Java方向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该平台依托Java课程群建设成果,理顺课程间的关联关系,整合Java课程群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指导教师预约、课程群在线学习、在线答疑、竞赛辅导、交流共享等功能。该平台已应用到Java课程群教学中,达到"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的效果。实践结果表明,该平台不仅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更有助于加强课程间的联系,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学生对课程群知识体系的认识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盂令艳 《考试周刊》2014,(53):29-29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优化课程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文章认为,教师要明确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科学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生学习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