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脱口秀综艺节目《吐槽大会》在传统脱口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制作出新的节目形式以及节目内容,透过"吐槽"的方式传递特殊的减压方式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深受观众喜爱.本文以《吐槽大会》为例,对其节目的创新特征、节目内容的设置、节目的"叙说"元素以及节目的社会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吴超凡 《新闻传播》2023,(2):99-101
近几年,网络综艺节目的崛起,极大地丰富了综艺节目的市场和样态,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值得业界学习和研究的现象。不论是传统电视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还是这两年持续大热的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吐槽大会》等都开始有去主持人中心化的情况,一路发展升级到部分网络综艺节目直接不使用主持人,这仿佛是在释放行业新的预警信号,本文将以《脱口秀大会》第4季为例,浅析网络时代综艺节目“去主持人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综艺节目纷纷登上各大网站平台,不少如《奇葩说》、《吐槽大会》等主打"污"力牌的综艺节目赢得了观众热烈的追捧。在网络亚文化语境下试图对"污文化"进行定义,并分析"污文化"在网络综艺节目中流行的原因——明星形象的"自裂"与"重塑"、网络平台的"弱权"与"赋权"、观众需求的"宣泄"与"抵抗"、资本利益的"预设"与"迎合",由此来审视当前以"污文化"为主力牌的网络综艺节目的逐利趋势,看清"污文化"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吐槽大会》节目自开播以来大受观众喜爱,节目的背后涉及节目组独具慧眼的选人、精准而独到的吐槽策略与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吐槽大会》的成功有助于喜剧脱口秀节目的本土化发展,并为中国综艺节目建立与维持"公众—组织"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发言平台的大众化,吐槽文化对年轻受众产生了较大影响。以吐槽文化为特色的的脱口秀节目应运而生。《吐槽大会》紧扣当下网络流行的"吐槽文化",迎合了年轻受众的表达习惯,每期节目都获得了接近1亿的点击量。本文以《吐槽大会》为例浅析吐槽文化对网络脱口秀节目的影响和吐槽文化在生活中的起到的作用。通过分析吐槽文化背后的文化背景探究吐槽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剧情设置在《奔跑吧兄弟》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蕾  胡蓓 《青年记者》2015,(8):42-43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该节目由韩版制作团队SBS和浙江卫视全程联合拍摄制作。该节目一经播出,好评如潮。《奔跑吧兄弟》的成功之处在于综艺节目在娱乐化元素的基础上对节目内容进行了剧情化的设置。曾有评论称,《奔跑吧兄弟》标志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进入"剧情化综艺"的3.0时代。综艺节目中的剧情设置1.剧情设置的定义剧情设置本质上是叙事学方法在电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开始展露头角,成为电视行业的新亮点。以《奇葩说》为典型代表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显示出大众娱乐、意见表达、大众教育几种传播功能,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和局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要在把握好文化功能与娱乐功能的平衡的基础上,传递好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融媒体时代引发传播模式大大改变,互联网科技崛起,以“受众面广、发展迅速、影响力大”而著称的网络综艺脱颖而出,例如《明星大侦探》《拜托了冰箱》《奇葩说》等优秀的网络综艺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而《吐槽大会》以一种全新“美式喜剧”的形式出现在互联网上,旨在吐槽明星的黑历史,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定的正能量。网络综艺的发展速度固然迅速,但质量参差不齐,要想使节目得到长久的发展,必须改革和完善当今现状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刘倩  周兰 《传媒》2018,(5):67-68
网络综艺节目是指依托网络自制节目内容并且具备直播能力的纯网络综艺节目类型.在2016年,网络综艺节目得到了爆发式增长,根据《2016年腾讯娱乐白皮书》显示,芒果TV自制的《完美假期2》《2016超级女声》,腾讯视频自制的《看你往哪跑》《饭局的诱惑》,以及爱奇艺自制的《晚安朋友圈》《十三亿分贝》等节目的播放量均过亿.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综艺节目在继承传统综艺节目真实性和实时性优势的基础上,还拥有良好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已经基本上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但是,当前的网络综艺节目也呈现出娱乐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影响了网络综艺节目的生态,不利于节目的进一步发展,这需要制作方、播放平台方和相关监管部门共同合力,推动治理网络综艺节目的娱乐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奇葩说》这部堪称“现象级”的网络综艺节目刷新了业内外对于娱乐综艺节目的传统认知,从节目的宗旨、选手和导师的选择、节目剪辑、辩题的设置、话题的讨论与观点的交锋等等都充斥着后现代主义的血液,正是由于这种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才得以使《奇葩说》成为中国综艺史上跨时代的原创娱乐综艺节目,本文旨在通过后现代主义视角全面解析《奇葩说》,并深刻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动因,同时为中国未来的综艺节目指明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娱乐节目作为电视节目最活跃的节目形式之一,以娱乐大众作为节目主要卖点,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但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接收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上《奇葩说》《吐槽大会》《火星情报局》等网络综艺节目的纷纷崛起,电视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开始出现下滑趋势,面临更加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本文主要从电视娱乐节目的节目定位、内容创新、传播渠道、营销手段四个方面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工作者提高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力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介绍了议程设置理论的起源、功能、作用;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为例,并着重分析了《西安日报》作为党报,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西安日报》充分发挥党报的议程设置功能,深挖新闻资源,持续推出大策划、大深度报道,进一步强化了导向功能,增强了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更好地发挥了党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平阳 《报刊之友》2014,(10):40-40
本文简单介绍了议程设置理论的起源、功能、作用;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为例,并着重分析了《西安日报》作为党报,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西安日报》充分发挥党报的议程设置功能,深挖新闻资源,持续推出大策划、大深度报道,进一步强化了导向功能,增强了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更好地发挥了党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罗悦  肖文甲  贾超明 《东南传播》2016,(12):135-136
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的成功既是对当下国内受众需求的真实体现,也是将传播理论运用到喜剧综艺节目中的典范。本文主要分析了《欢乐喜剧人》在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使用与满足等理论方面的具体实践,并对喜剧类综艺节目如何实现快速迅猛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国内综艺节目发展迅猛,湖南卫视为首的各大地方卫视以引进韩国、日本版权节目为主,而美国版权综艺节目较少。近两年,《周六夜现场》、《吐槽大会》等美国版权综艺节目在国内热播。一方面,这类节目的播出量惊人。另一方面,这类型节目的口碑不佳。以《周六夜现场》为例,通过对节目内容退化、节目策略演化、节目播出平台进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给综艺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促进我国综艺节目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适用于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理论是否依然适用于网络媒体? 很多研究者认为,在网络传播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将会发生变化.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具体事例来验证这一观点,研究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传播中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韩颖洁 《青年记者》2022,(22):68-70
吐槽文化的兴起为年轻受众营造了开放的对话语境,提供了全新的态度表达。《脱口秀大会》作为引领吐槽文化升级的娱乐性综艺节目已经走到第五季,从最初仅一名女性选手入围到第五季女性选手队伍的壮大、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话题内容的深入犀利,女性视角对传统主流话语权发起了有力冲击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大众传媒在其间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以传播学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型电视直播系列节目《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通过分析其间发挥议程设置功能的做法与效果,以期探讨新形势下对台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婧 《东南传播》2021,(7):104-108
本研究探讨了我国网络综艺真人秀节目中的受众体验与娱乐教育说服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对170位研究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最终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观众在观看网络综艺真人秀时会同时获得"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性体验"以及"审美性体验"这四种受众体验,其中,"教育体验"是最强烈的受众体验;第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四种受众体验均与娱乐教育说服效果之间呈现正相关,即受众体验越强烈,接受娱乐教育的说服效果也越好.基于此,本研究对我国娱乐综艺节目的 创新和发展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综艺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挖掘新的娱乐元素,以期给观众带来更多元更丰富的受众体验;第二,综艺节目中嘉宾的选择要贴合节目主题,并积极给社会传递正能量;第三,综艺节目的 内容设置中应该适当加强娱乐教育内容的比例,以便带给受众更多的教育体验,同时提升节目的 娱乐教育说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社交媒体介入传统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媒介接近权"和"传播参与权",新闻话语体系和传播模式发生改变。本文对"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做内容分析,发现议程设置功能减弱,新闻专业化程度降低,但舆论引导功能并未丧失,网络社交媒体新闻传播趋势是个性化而非娱乐化,应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