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征军 《今传媒》2016,(12):106-107
纪录片的故事化是经过一些艺术加工的成果,而使得真实事件以更加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而叙事策略的运用又是整个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对于叙事的精心设计,纪录片的故事化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让观众大大提升了观影兴趣.将真实事件与艺术手法有机结合,使得纪录片更加故事化的展现,作品中讲述的事件将更加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精心加工真实事件,吸引观众的同时,又让观众信服,才是一部真正优秀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进行了评析,认为该片的成功之处,在于从"情景再现"手法运用、叙事方式选取、画面设计和后期编辑等多层面实现了"真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对纪录片创作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法国导演吕克·雅盖执导的动物纪录片《帝企鹅日记》8月在中国上映。这部纪录片在欧美地区放映后评价不错,成为仅次于《华氏911》的历史上第二卖座的纪录片。这个票房纪录不但打破了以往纪录片只在少数艺术院线放映的惯例,成为被最大多数人接受的影片,而且其成绩让众多主流电影都难以企及。为什么一部纪录片能达到如此的辉煌? 观看过此片的观众或许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影片采用了一种行进式的讲述模式,配音者担任的不是普通生物纪录片中生物习性讲解者的角色,而是为影片  相似文献   

4.
陈涯 《青年记者》2012,(32):64-65
眼下,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还在热议当中,这在当代中国纪录片百花园里,还是比较少见的现象。不仅观众参与、专家好评,包括对外销售也创下新高。是什么让这部七集纪录片"一炮走红"?本文将从叙事层面进行分析。因为这部纪录片新颖准确的叙事手法,不仅树立了自身的品格与品质,也为类似纪录片甚至语言文学创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光影建构独特的地理空间艺术的生命在于寻找,在于寻找背后的选择。《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可谓开宗明义:自然的馈赠。从云南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到浙江、广西的茫茫竹海;从中原腹地,到北国的冰川、南海边疆,跨越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相似文献   

5.
蔡旻俊 《新闻世界》2013,(8):269-270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画面呈现方式的关键环节,和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我国又重磅打造了工程类纪录片《超级工程》。它不仅有炫目的视觉效果,其叙事结构更使绚丽的画面具有了思想灵魂。本文以纪录片《超级工程》为例,分析我国纪录片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6.
颉宇星 《今传媒》2013,(11):92-94
纪录片以其纪实属性所固有的穿透力、震撼力,受到观众的欢迎。成功的纪录片是真实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艺术则是使这一生命变得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营养液”。我们从艺术视角对纪录片《唤醒绿色虎》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本片通过令人震撼的影像,出类拔萃的解说词以及对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个人故事的娴熟运用,捕捉到了中国民间环境运动的精髓,为世界了解中国正在蓬勃兴起的公民环保运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同时,从该片我们得到了如下几点启示:一部好的纪录片,首先要有较高的立意,能够反映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其次,要注重结构设计;最后,要整合好叙事风格、画面语言、解说词撰写等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7.
高婷 《声屏世界》2013,(12):39-40
在世界各国的自然类纪录片中,有相当多的经典之作都出自法国艺术家之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吕克·雅克的《帝企鹅日记》、雅克·贝汉的《迁徙的鸟》及《海洋》等。法国人将他们独特的浪漫情怀在纪录片中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天然地带有一种如诗般灵动的气韵,  相似文献   

8.
尹婷婷  方明 《新闻世界》2009,(7):170-171
《假如爱有天意》是一部唯美的爱情电影。该影片在画面的光与色、段落的色调配合及主观表意性色彩结构等三个方面,展现了色彩的丰富涵义。同时影片运用独到的叙事手法,在分段交叉式的叙事结构中巧妙地将人称进行转换,藉由插叙与倒叙的结合解决时间交错问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对该片的色彩运用与电影叙事手法进行了解析,希望对电影创作者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所谓纪录片娱乐化,就是借鉴故事片等其他叙事艺术的手法和技巧,用讲故事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电视手段生动活泼地把纪录片呈现给观众。如在创作时注重对纪录对象采取情感化、情节化表现,大量运用悬念和揭秘等叙事手法,追求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对声画元素进行唯美处理,把严肃的历史、科技知识进行娱乐化的包装,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电视手段讲述给观众。这种理念和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摈弃了纪录片创作者个性至上、漠视收视对  相似文献   

10.
系列纪录片《闪亮的记忆》以文物作为叙事意象展开叙事,聚焦文物本身具有的鲜明特征,并通过叙事巧妙揭示意象的多层意义指涉。该系列纪录片利用文物本体的历史属性,经由叙事时间的巧妙处理,激活文物所承载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在叙事结构方面,通过时空联结对比,丰富叙事结构展开和整合的内蕴能量。在叙事表达方面,视听结合,讲述文本精于剪裁,常采用设置悬念的手法,达到震撼人心、记忆共情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梁占歌  汪美芳 《传媒》2015,(22):45-46
顾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新世纪以后,顾筠先后用10年时间创作了《筑梦2008》《永恒之火》和《缘聚羊城》三部经典的体育纪录片,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好评.她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对个体命运的关注,散发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同时,也有别于传统体育纪录片,她的作品采用递进式叙事结构,极大增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采取故事化叙事模式,强调冲突与悬念的设置.可以说,不管是对内容的挖掘,还是对结构的创新,在体育纪录片创作领域上,顾筠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时间的魅力、真实的力量、情感的张力形成了顾筠体育纪录片的独特叙事特色,彰显出了中国纪录片的审美内涵、艺术品质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张俨 《声屏世界》2014,(5):37-39
纪录片可以像故事片一样充满各种叙事技巧,而且有故事性的纪录片也更具有魅力,选择一个有价值并且能够引发观众好奇心的题材只是吸引观众的前提。但是,如何让观众带着兴趣观赏整部作品,就需要采用一定的叙事技巧。201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寻找小糖人》的成功印证了叙事技巧在纪录片中应用的魅力。在这部影片中,导演马利克·本德让劳尔安排一名"穿针引线"式的参与者进行讲述,以近乎"侦探式"的拍摄手法将主人公希克斯托·罗德里格兹"寻找"出来。  相似文献   

13.
科学纪录片是一种广受公众欢迎的科学传播载体。本文基于叙事学理论,以BBC史前系列科学纪录片《与恐龙同行》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听觉叙事语言、视觉叙事语言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系列使用的科学传播技巧。研究发现,《与恐龙同行》在听觉叙事和视觉叙事效果的双重作用下,从解说、音乐到自然音效,从丰富的镜头语言到电脑动画技术呈现的视觉奇观为观众逼真地重现了恐龙生活的世界。该系列纪录片主要使用了以下三种传播技巧:(1) 对内容进行简化;(2) 使用“讲故事”、戏剧化的叙事手法;(3) 使用模型、CGI等技术进行可视化。这些传播技巧的综合运用,使该系列纪录片实现了科学和大众想象的结合、科学和娱乐的结合,增强了其科学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创作层面,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是一部具有中国美学表达风格的作品.在当代网络时代和全球化传播语境下该纪录片以中国人的审美视域,让中国传承已久的中医药文化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唤起了观众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电视艺术作品有效结合的新的认知和期待.本文将从叙事艺术与视听语言角度解读该片所体现出的中国美学表达.  相似文献   

15.
杨淑君 《视听》2023,(3):78-81
城市美食纪录片致力于为城市打造自己专属的美食文化名片,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让越来越多的观众了解当地的美食,从而对城市形象进行构建与宣传。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以全新的叙事视角带领观众领略贵阳的美食文化和复杂风味,通过板块式的叙事结构、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多样化的叙事语言等表现手法,不仅使人们深入了解贵阳当地的饮食习惯和风俗,还为探索“寻味”系列美食纪录片的多元化叙事研究提供了有益参照,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科学纪录片是一种广受公众欢迎的科学传播载体。本文基于叙事学理论,以BBC史前系列科学纪录片《与恐龙同行》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听觉叙事语言、视觉叙事语言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系列使用的科学传播技巧。研究发现,《与恐龙同行》在听觉叙事和视觉叙事效果的双重作用下,从解说、音乐到自然音效,从丰富的镜头语言到电脑动画技术呈现的视觉奇观为观众逼真地重现了恐龙生活的世界。该系列纪录片主要使用了以下三种传播技巧:(1) 对内容进行简化;(2) 使用“讲故事”、戏剧化的叙事手法;(3) 使用模型、CGI等技术进行可视化。这些传播技巧的综合运用,使该系列纪录片实现了科学和大众想象的结合、科学和娱乐的结合,增强了其科学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叙事学视角探寻《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系列纪录片的叙事方法和技巧.通过个案分析,透视纪录片中情与理的“两极中和”手法和取得的效应,并对其叙事结构,包括叙事时间、叙事角度等做了多维度的解读,力求总结和梳理纪录片的若干叙事规律,为提升电视传播效果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肖平 《现代传播》2003,(5):73-76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真实是纪录片叙事原则之一。本文从纪录片叙事结构的真实方面来考察《阴阳》和《夏天》两部电视作品。《阴阳》的叙事结构是展示完整的事件和事实 ,《夏天》的叙事结构则是改造并重建材料现场 ,栏目的影响方式是以蒙太奇为基础的叙事方式 ;《夏天》叙事结构体现出的是非纪录片的叙事方式 ,而《阴阳》的叙事结构则充分体现了纪录片语言的叙事原则。  相似文献   

19.
徐明 《东南传播》2010,(8):125-127
纪录片是一种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有故事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影像叙事中有故事的纪录片,总会令人有无尽的回味。纪录片怎样用影像讲好故事,并非是画面优美、解说精练、结构严谨、叙事顺畅,更重要是选好题材、设好悬念和情节、用好细节等,这才是讲好故事基础,是能让观众愿意看你讲故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是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门类,它将声音与画面集合在一起,对观众感官产生刺激,从而完成叙事、情感以及思想表达.音乐作为纪录片中的重要声音元素组成部分,其应用能够起到强化纪录片价值与力量的作用.不同特点的音乐在纪录片中发挥的功能有所不同.对纪录片中音乐特点及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提升纪录片品质,因而备受关注.本文结合部分明显应用案例,分析和论述了纪录片中音乐的特点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