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丹媛  张磊 《考试周刊》2014,(99):61-62
"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我国初中数学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2000年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对三角形的教学要求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利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αG/T+(1-α)S/T,对我国初中阶段"三角形"的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总结出一些值得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变化与调整.  相似文献   

2.
“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未必能产生比较容易的课程,而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课程教材的编写又不能忽视“螺旋式上升”。利用定量模型N≈αS/T (1-α)G/T N2可以清楚地发现,“窄而深”与“广而浅”都有可能导致过高的课程难度。“螺旋式上升”可以通过深度、广度、应用等三个维度逐步完成,而并非仅限于深度、广度两个维度。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恰当平衡,兼顾深度、广度和抽象类化(应用)多个维度的适度深化、稳步上升,是理想的课程设计教材编排的关键。克服“螺旋式上升”在具体操作中的误用,坚持“三个原则、两种类型、一个模式”,是促进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教材编排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四边形课程难度的定量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边形”是我国初中数学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利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αS/T (1?α)G/T,对我国初中阶段“四边形”的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可以在我国几何课程改革发展方面得到如下启示:无论是“窄而深”的课程设计模式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模式,都会影响课程难度;如果希望课程难度保持不变,那么,较高的课程可比广度则必然对应较低的课程可比深度.  相似文献   

4.
运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aG/T)+(1-a)S/T,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参照标准,对3套生物学教材“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内容进行了难度定量分析,以期对课程难度的定量研究与教材选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运用课程难度定量模型Ⅳ=(αS/T)+(1-α)G/T,以《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参照系,对3个不同版本的《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内容进行难度定量分析,可知鲁科版的课程难度与课程标准基本吻合.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课程难度均高于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为参照系,对4套化学教科书在课程难度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建构关于化学教科书难度定量分析的一般模式和思路,以期对教师选择、使用、处理教科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分析业已建立的课程难度定量模型N=αS/T (1-α)G/T,以两个典型的课程内容为例,对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7-9年级(即初中)三套典型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课程难度进行定量的对比分析,进而对三套教科书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吻合程度进行比较,以此获取关于教科书课程难度定量对比分析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修正后的课程难度模型对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的"四边形"课程难度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2011年的《课程标准》中"四边形"的课程难度有所降低,其中影响课程难度的因素有: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若想要保持课程难度不变,则需要"窄对深"或"广对浅"的课程内容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师》2016,(2)
本文通过借助史宁中教授的课程难度量化分析模型,对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与《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1997年版)》(以下简称《大纲》)中平行四边形内容的难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考察我国初中几何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及发展,希望此探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启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史宁中教授等人的课程难度量化分析模型,对我国201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与2000年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改版)》(以下简称《大纲》)中《等腰三角形》的内容难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探究初中几何课程、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总结出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是使国家课程的地方校本化,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的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加符合学生、学校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学校设计开发的校本课程,会对本校学生进行重新的评估.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考虑设计发展学生个性与特长,具有多样化又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新课程充分体现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其建构主义课程观和布鲁纳的表征发展论及其结构主义课程观.儿童的表象系统并非一开始就是成熟的,而是缓慢而有规则地发展起来的.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采取逐步渗透、深化、螺旋式上升的编排方式,使学生在感知简单结构的表征基础上,逐渐理解复杂结构的表征模式,不断提高数学认知水平,进而掌握概念,达到促进学生智慧或认知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教师》2016,(5)
本文借助史宁中教授的课程难度量化分析模型N=αG/T+(1-α)S/T(注:N表示课程难度,G表示课程广度,S表示课程深度,T表示课程实施时间),对我国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2000年《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中相似三角形的内容难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考察初中几何课程、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希望对我国初中几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要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风格也得到普遍认同.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螺旋式教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课程广度、课程深度和课程难度三个维度,比较分析义务教育数学新旧课程标准在初中阶段“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内容要求方面的变化,研究发现新课程标准初中阶段课程内容要求更广、更深、更难。针对这些变化,教师要正确认识“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小初学段衔接,关注新旧课程标准内容调整。  相似文献   

16.
函数既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也是我国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三角函数作为一种基本初等函数,它的课程编排、处理方式(尤其是课程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应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技术水平.本文将利用课程难度定量模  相似文献   

17.
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远程学习者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不同的个体特征直接影响其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日本的“道德时间”已形成较为稳定的课程形态,本文即针对这一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两方面展开论述。就课程设计而言,主要是制定“道德时间”学年计划和道德学习指导教案,而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常用的方法包括:交谈、道德资料运用、角色扮演、道德笔记等。本文结合实例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例题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载体,是体现教材深度与广度的媒体,是揭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载体.数学课堂离不开例题教学,提高例题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改革与创新例题教学方式,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是上好数学课的关键.如何正确把握例题教学的功能,不让例题教学失真,使数学新课程改革朝着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课程难度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也定量地呈现了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论文选择大陆《科学》(浙教版)与美国主流教材《科学探究者》,以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内容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阳"主题为例,对其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通过对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系数的定量计算与比较,提出浙教版《科学》教材在该部分的难度相对较适宜,略低于《科学探索者》,这与科学课程实验区认为"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部分内容较难的反馈意见有出落。在课程广度、课程深度的比较与分析中发现,《科学探究者》较之浙教版《科学》具更多知识点,更关注于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切实贯彻了"探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