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胥保进 《成才之路》2012,(35):82-82
正常的语言总是会有规律可循的,但是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超乎现代语法规范、现代思维逻辑的现象.如果我们不去很好地研究一下,就可能给教学带来一些不便,此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初中语文教材涉及的这种超逻辑现象大概有六个方面,了解并掌握了这六个方面,就会对学生们的学习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章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作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这种“失衡”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认为正确认识这种“失衡”现象,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术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如何遏制这种现象一直是我们争论的焦点。国外如何处理学术腐败案件无疑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学生的入学面试成绩、智力水平、努力程度等方面没有什么差异,但在小学第二学段的数学学习效果却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学习策略水平的差异。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教学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一些学生拿“母语”当“外语”,面对一个简单的话题,却无话可说,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造成这种“失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重基础轻应用,过度“规范”的要求等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现象,原因,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正措施。  相似文献   

6.
靠吸引力稳定教师队伍河北邢台市财贸学校周玉林近年来,教师流失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严禁教师“跳槽”改行,然而这种现象仍禁而不止,愈演愈烈。如何遏制这种现象,稳定教师队伍,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我们的经验是,不能靠“管、...  相似文献   

7.
王军杰 《学苑教育》2012,(17):10-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还出现了人格方面的障碍,它需要我们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有效疏导,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下面就中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疏导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田富伟 《青海教育》2003,(12):13-13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甚为普遍,而贫困地区则更为严重。此种现象直接影响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影响“普九”工作的实施。为摸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寻求对策,我们对本校辍学学生进行了一次排队摸底和社会调查,初步了解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阶段,《科学》教材中会陆续出现与密度、沉浮现象相关的内容。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例如,幼儿园的实验,家庭重视科学教育的会让孩子去了解这方面知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现沉浮的现象。通常,孩子们只能了解现象,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思考很少,即使有思考也因为知识结构单薄,没有办法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0.
武汉方言中有一种类儿化音变现象。这种音变现象的音变规律、音变条件以及音变作用 ,与普通话及其他一些方言中的儿化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 ,但其音变形式与一般儿化又有明显的不同 ,不能算典型的儿化音变。本文分别描述这种音变现象的音变规律、音变条件和音变作用 ,并与普通话的儿化现象进行比较 ,最后推断这种音变现象可能是武汉方言历史上曾有过的儿化音变的遗迹。据悉 ,其他一些方言也有与武汉方言类似的这种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名师工程”在全国各地的深入实施,一大批教师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这些名师是各级各类学校一笔宝贵的优质教育资源。可是,在当下的教师管理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名师赋闲或退化现象。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尽管有多个方面,但名师自身的因素是最根本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教育与班级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逃课、逃学的现象。特别是在近郊和农村一些薄弱学校,这种风气尤甚。这种现象是导致学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防止这一现象,更值得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认真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教学也变得开放、灵活起来,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然而,我们同时也发现,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存在着错误的解读,致使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矫枉过正”的异化现象。如何防止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做法上的极端化呢?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教学与实际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歧义现象,即同一句子在意思上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我们称具有这样特征的句子为歧义句。本文对英语中的歧义句分别从口语、词汇和句法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并提出了消除歧义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阅读唐代诗歌,经常会发现一些汉代名称,如“武帝”“李广”“楼兰”“昭阳”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借汉代唐”,即借汉代的名称说唐朝的事情。这种借代主要有以下两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浏览一些报刊及网页时,发现有将“开据”误作“开具”使用的现象,在某些新闻搜索引擎上检索相关用例,这种误用情况还比较普遍,我们来看几例:  相似文献   

17.
钱晓红 《新疆教育》2012,(16):39-39
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明显。这其中既有学校机制造成的历史原因,也有学生的一些自身因素,当然教师方面也有一定的原因。因此要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渐改善或消除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近年来语文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深思:在新概念作文的牵引下,我们在教学中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取得了一些成效。从我们组织的两次征文活动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一点,但也有一个不容忽视而常被我们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多数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较几年前并不见明显的提高。(同年级同等水平)。或许这一点我们都已感觉到,但很困惑,究竟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觉得一时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的作教学中,我们常可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的作虽然从句顺,有较好的笔力,然而内容干瘪、主题肤浅、思路不开阔。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想象力的低下所致,因此在作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和提高。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声乐表演中歌者发挥失常的情况屡有发生,这种现象即“克拉克现象”。文章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论述了它的形成原因,并对它的解决提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