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西方文艺心理学家著名代表人物之一、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人类心理是全部科学和艺术的子宫。”随着现代思维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这孕育着全部科学和艺术的心理学的研究是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深入了。诸如“社会心理”、“教育心理”、“医护心理”、“运动心理”、“变态心理”、“幼儿心理”、“青年心理”、“老年心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本文试图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新文化的旗手”——鲁迅的小说创作心态,以就教于诸位学者同仁。2、所谓创作心态是指作者进行创作时的心理态状、心理特征;或曰进行创作时的心情、心境。《心理学》教科书载:“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综观鲁迅小说的创作心态,我认为可以用“忧愤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商业大潮的侵袭使得作家的创作心态和文化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女性作家而言,她们更加敏感于时代与女性生存空间的变化,因而掀起了一次女性写作的高潮,女作家的文化立场和写作姿态在这一浪潮中以迥异于男性的文化心态呈现出来,凸显了女性主体精神的特异性和潜在性。  相似文献   

3.
写作行为和创作行为是不同的两种行为:一、功利实用性的写作心态和明确的目的性是写作行为非常突出的特征;创作的非目的性、审美性、自由的创作心态是创作行为的重要特质。二、写作行为讲究章合体,操作上有一定的工艺程序性、规范性;创作则要求时时创新,体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乎情,创作从根本上来说不可教不可学。三、写作行为偏重于实用思维、理性思维和功利意祝,本上形式服从内容的需要和支配;创作行为主要依仗审美思维,本上内容和结构同构,形成一种有意味的暗示。  相似文献   

4.
写作行为和创作行为是不同的两种行为:一、功利实用性的写作心态和明确的目的性是写作行为非常突出的特征;创作的非目的性、审美性、自由的创作心态是创作行为的重要特质。二、写作行为讲究文章合体,操作上有一定的工艺程序性、规范性;创作则要求时时创新,体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乎情,创作从根本上来说不可教不可学。三、写作行为偏重于实用思维、理性思维和功利意识,文本上形式服从内容的需要和支配;创作行为主要依仗审美思维,文本上内容和结构同构,形成一种有意味的暗示。  相似文献   

5.
研究小说作家的创作心态,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系统地认识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以及主客体的相互关系,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规律和审美范式。本论文通过把明清之际的小说创作心态分为七大类加以研究作品和心态之间的联系,从作家的心态的形成原因、表现到最后形成自己的作品,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找出了一些相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6.
刘希云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3):41-43,79
鲁迅和张爱玲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他们都有一段不幸的童年经历。作品都蕴涵着一种深刻的悲剧意识,但在创作内容、创作风格、写作立场、创作渊源上又存在不同的特点。这是由于他们所处于不同的时代和作家个性心理的不同而致。  相似文献   

7.
深受"五四"文学传统影响的作家丁玲,经过了左翼文学时期集体主义写作风格的转变,延安时期其创作心态经历了再一次艰难的蜕变,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她走过了一段由游离到坚定的心路历程,对其创作心态的探究可以作为一个个案观照延安文学体制的规约性和作家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8.
陈忠实在创作其长篇小说《白鹿原》以前 ,写作有近百篇短篇小说和九部中篇小说。从写作时间考察 ,他的八万多字的中篇小说《蓝袍先生》创作于 1 986年初。我们知道 ,这个时期正是作家的艺术探索和创作思想十分活跃、趋于成熟的时期。当然也是作家在创作《白鹿原》前夜比较重要的思想酝酿阶段。因此 ,分析和研究这一阶段作家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作品 ,研究和分析这一阶段前后作家艺术思想的变化和发展 ,对于我们了解陈忠实创作思想的发展轨迹。甚至对于我们了解巨著《白鹿原》的创作及其思想魅力 ,都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可以这样说 ,中篇…  相似文献   

9.
在文艺创作过程中,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心理状态有哪些特征?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 强烈的创作冲动,是作家艺术家进入创作的起点。郭沫若在创作《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等诗作时,都曾感受到几近发狂似的创作冲动。他曾说,当诗兴袭来时,“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关都在打战”,“由精神病理学的立场上看来,那明白地是表现着一种神经性的发作。”当代作家蒋子龙说:“写作要有冲动,有时小冲动,有时大冲动,当心里响起了一股旋律,人物自己已经打起架来,那就是要进入‘最  相似文献   

10.
<正>汉代辞赋大家扬雄说:"言,心声也。"任何文本都是发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声音,都是作者心理世界对社会人生的观照,都是作者创作心理、心态的形象展示。所以,只有把握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心态,才能正确地解读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破译作者心灵密码,探究作者创作心理、心态的过程。一、探寻作者心灵密码,把握文本情感内核文本的思想情感常常有表层和里层、浅层和深层  相似文献   

11.
寻根作家创作心态的迷茫与文本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寻根作家创作心态的迷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寻根作家对传统文化赞美与批判的迷茫心态,二是寻根作家对外国文学排拒与借鉴的迷茫心态。这种迷茫的创作心态导致了寻根文学的经典文本《棋王》出现瑕疵,《爸爸爸》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有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2.
顾晓红 《现代语文》2007,(12):58-59
十七年文学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但创作成果不甚理想。本文从创作主体即作家的因素分析入手,重点分析作家的文化水平、创作态度及创作心态对其创作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创作主体的失落,使十七年的文学创作缺少了文学性。  相似文献   

13.
考察近年来的乡土小说创作,其实并未像有些论者惊呼的那样"陷入危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乡土小说都在稳步发展着.探究潜隐在作品背后的作家创作动机,乡恋心态是一个关键因素,导致乡恋心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童年经验;价值取向;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1640-1715)用尽毕生心血创作完成的短篇小说集,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的集大成者,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创作的每个阶段,以至于创作每一篇作品时,具体的心态感受不可能完全相同,而人的内心又是最为深邃复杂的。所以为了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作品的创作心态,本文从蒲松龄的生平经历人手进行研究,将导致他心态变化的人生经历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并根据生平经历推断出《聊斋志异》创作时期的主导心态,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蒲松龄的具体创作心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论是对写作主体心理意识的又一种探索。作者认为写作的眼光、心态与思维是写作心理活动的三部曲。写作的眼光是写作的心理观照,写作的心态是写作的心理环境,写作的思维是写作心理的运作。研究三者各自的特色以及彼此间的关系并在写作实践中学会科学地运用与调适,有助于写作者提高写作修养,增强写作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林白、陈染为代表的女性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曾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作家的生活经历、性别意识有关,也与时代赋予文学的表现空间相契合。从创作主题来看,林白和陈染都有明显的“逃避现实”的倾向;二者解构以父权为代表的男性权利话语时源于不同的心理机制;陈染在其作品中对“姐妹情谊”表现出怀疑与不确定,而在林白的笔下对此则表现得更加彻底与复杂;两人通过创作各自表达了对“个人化写作”的独特感悟。从当代女作家的写作演进来看,林白、陈染的写作较为彻底地完成了女性作家的语言叙事“革命”,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们将女性作家创作的先锋性、实验性、革新性演绎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7.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关注的中心不是路遥作为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在结构作品时采纳的创作方法及其得失所显示出的“挑战”性质和“守恒”心理,而是他作为个体的创作主体所具备的独特文化心态。至于在这种文化心态主导下其文学创作在微观方面所呈现的阶段性及系统流变过程,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任何成熟的作家在表现生活时都会拥有特定的视角,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创作主体的特定审美文化心态,支配着作家的主要创作(当然,这种心态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诉诸于具体创作这种独特心态便表现为能够充分体现创作主体独立思维艺术品格的多…  相似文献   

18.
作为重要的乡土作家,萧红一生数次把自己的故乡呼兰河作为她书写的对象。在她每一个阶段的创作中,故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文试图通过三篇小说来比较萧红对待故乡的不同心态,其中,在日本的半年生活是萧红创作心态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论王蒙、高晓声创作风格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蒙、高晓声是同一时期的作家,但他们的创作风格却不大相同。王蒙运用了“意识流”小说的写法,选用“放射性”的心态结构,以人物的意识流动来体现各种社会心态,从而使主题具有多义性。高晓声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写作技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注重小说的情节结构,主题突出。两人的风格特征反映着传统派与创新派在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灿若群星的现代作家中,沈从文是相当独特的一个。他那特殊的身世背景、人生感受、文化教养与积淀以及他的写作过程都清晰的显示了与众多现代作家的迥然不同。本文从深层的心理层面来分析沈从文的小说创作,着重抓住了“乡下人”情结这一特色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