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总目录(总第11~14期)卷首:文化的清醒选择阎纯德(11/1.96)1……………………………………………………………………中国文化专论跋太炎先生《遗嘱》——为纪念太炎先生逝世六十周年而作汤炳正(11/1.96)2……………...  相似文献   

2.
叶艳莉 《文化交流》2017,(11):30-33
近日,友人赠我《梅骨芳华——梅兰芳极限片集》(以下简称《梅骨芳华》)一书,适逢梅先生逝世56周年之际. 1961年8月8日凌晨4时45分,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眼前的这本书,用特殊的艺术形式,记录了梅兰芳先生梅骨芳华的一生,它如炎炎夏日里的一泓清泉,让人心舒神畅.  相似文献   

3.
6月7日晨,我收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美术家协会“杨可扬同志治丧工作小组”寄来的信,心里一沉。清明时节,可扬先生还寄给我一函25枚新出版的《新年好——杨可扬木刻贺年卡》呢。拆开信封,一纸《讣告》,通报老先生于5月31日逝世。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0月9日,赵松庭先生纪念馆暨赵松庭笛子艺术教育研究所,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举办揭幕仪式。当晚,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歌舞剧院联合主办的"松庭流芳——笛坛宗师赵松庭纪念馆落成典礼音乐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11位赵松庭先生嫡传弟子登台演奏《婺江风光》《忆故乡》《幽兰逢春》等曲目,纪念笛坛大师赵松庭先生逝世15周年。《文化交流》2016年第7期刊有《江南笛王赵松庭》一  相似文献   

5.
宋庆龄“一生中最后一件事业”《今日中国》中文版是在宋庆龄同志的亲切关怀下于1980年10月创刊的。本刊前副总编沈苏儒先生在《怀念与祝愿》这篇纪念本刊创刊10周年、缅怀宋庆龄逝世9周年的文章中曾写道:“我刊中文版的创刊是她光辉的一生中最后一件事业。由于家庭的、历史的原因,她对海外华人、华侨有  相似文献   

6.
春花烂漫的4月,应本刊在日总发行人福岛正和先生之邀,《人民中国》派出了一个8人访日团,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乘船东渡 4月6日,从北京乘13次列车到上海,再换乘上海至大阪的“苏州号”轮船,航行46  相似文献   

7.
关于王国维的死因 ,邓云乡先生在《吴宓与王国维——静安先生自沉实录》一文 1中是否定“殉清”说 ,而赞同“殉文化”说的 ,拙文《也谈王国维的死因》2 (以下简称“《也》文”)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中国文化之遭遇“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至 1 92 7年已有“数十年”,“殉文化”说既无法回答“为什么王国维经此‘数十年’不死而到 1 92 7年才死”的问题 ,也无法回答对王国维遗书中“再辱”之语“该作何解释”的问题 ,而“殉清”说则足以回答这些问题。最近 ,邓先生又发表《静安先生死因之谜——奉答蔡仲德先生》一文 3(以下简称“《答》文”) …  相似文献   

8.
启功先生的墓在北京西山万安公墓。这是启功的内侄、侍奉启功30年的章景怀先生精心擘画的安置。今年6月30日,启功先生的忌日上午,在“老师走好”的祝福中,景怀先生将启功的骨灰盒缓缓送入墓穴。盒内与启功同在的是师母几件日常用品和二老的合影——刻画在有机玻璃上的合影。师母病逝于我中华民族“浩劫”中的1975年,骨灰荡然,只好这样退而求其次了。不过即使没有骨灰合葬也了却了启功的心愿:师母逝世后,启功先生有《痛心篇二十首》倾诉苦情,最后茫茫然祈求:“爹爹久已长眠,姐姐今又千古。未知我骨成灰,能否共斯土。”(启功“自幼呼胞姑为爹…  相似文献   

9.
在我编辑的“中国传统文化丛书”的作者中,宗白华和常任侠、张安治这三位教授都是我最尊敬的作者和导师。常先生和张先生是前南京中央大学的同班同学,他们又都在中央大学师从宗白华教授,都是宗先生的美学的很有成就的传人。张安治先生对中国画史和画论有功底极深的研究,常任侠先生是海内外有数的东方艺术史学家,他们都自认为系出自恩师宗白华教授的教导。而宗白华先生却从来极看重张安治先生和常任侠先生的学识,从不以老师自居而一直把这两位早年的学生当做挚友并格外推重。宗白华教授于1986年逝世,享年89岁;张安治教授于1990年逝世,享年79岁;今年  相似文献   

10.
中国著名国学大师、书画大师启功先生于2005年6月30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启功先生.字元白,1912年7月出生北京, 满族,长期从事文史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 论稿》等著作,1952年后任北师大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全 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等 职务。 鲍文清女士原为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社资深记者.曾采访过诸多文 化名流人物,自1979年与启功先生结识后,一直保持了二十多年的交往 和友谊,并于2004年写作出版了《启功杂忆》一书,获得了社会好评。 为追念启功先生,本刊特邀她撰写了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栗谷论“孝”及其现代意义葛荣晋儒家向以注重伦理道德著称于世,而“孝”为“百行之首”,所以栗谷先生作为李氏王朝的大儒论学也是“以孝敬为先”。栗谷所谓孝道,并不只限于“正家”范围,而是按照孟子的“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仁学结构,...  相似文献   

12.
阿潘 《文化交流》2006,(6):51-53
今年7月在苏州举行的第三届昆曲艺术节早已落下帷幕,但艺术节上马得先生那些昆曲戏画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些存放于苏州昆曲博物馆桂花厅内的“戏画”,将永远印在广大观众的心中。今年7月6日,高马得先生的昆曲戏画展出在苏州昆曲博物馆举行。一时间宾客盈门,高朋满座,86岁的高  相似文献   

13.
00 2年的 1 1月 2日是享誉海内外、令人敬仰的宋学泰斗漆侠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 ,为纪念漆侠先生和推动宋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和河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于 1 1月2——— 3日在河北大学共同举办了漆侠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宋史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 ,河北大学有关部门、河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省教育厅的领导 ,以及漆侠先生的弟子和子女共一百多人参加了纪念大会。漆侠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由河北大学副校长哈明虎教授主持 ,河北大学校长王洪瑞教授 ,河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郭金平先生 ,河北省教育…  相似文献   

14.
许颜 《文化交流》2013,(7):60-63
浙江古越国,勾践人中杰。尝胆卧则薪,我是浙江籍。苏州有胥门,炯炯悬双睛。怒视敌人入,我是苏州生。哀哉韬奋作,壮哉戈先生。死犹断续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沈钧儒《我是中国人》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1875年1月2日生于江苏苏州,1963年6月11日卒于北京。他是著名的"七君子"之一。他是新中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相似文献   

15.
校注小序《四库总目提要》云,“《烟霞小说》三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陆贻孙编。贻孙,苏州人。是书仿曾慥《类说》之例,删取《稗官杂记》凡十二种。中如杨循吉《吴中故语》、黄晔《篷轩记》、马愈《日抄》、杜琼《纪善录》、王凝斋《名臣录》、陆延枝《说  相似文献   

16.
林风眠先生著名油画《赏花图》,由我的挚友“雨夜楼”主人洪强先生收藏。这幅画是林风眠先生在50年代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赏试用西洋画的表现手法而创作的。 林风眠先生是中国“现代绘画之父”,东方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他16岁赴法国巴黎学习西方艺术,1925年学成归国,被蔡元培先生推荐为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的前身)校长,1927年林风眠先生又受蔡元培先生委托到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即今天的中国美院),先后任校长达10年。1952年林风眠先生移居上海。  相似文献   

17.
尹博 《文化学刊》2009,(3):166-168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与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两书对于《论语·宪问篇》第一章的释义似偏离原义。本章释义为:“政治清明就为官在位,政治黑暗就退出官场或被排挤出来,如果还能在位肯定是同流合污,就是耻辱。”更为妥帖。  相似文献   

18.
陆梦婷 《文化交流》2012,(11):63-66
今年是张元济先生诞生145周年。张元济,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对我国文化教育及出版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清末与蔡元培同中进士。1902年,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董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著有《校史随笔》等。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  相似文献   

19.
1991年,接到日本千叶工业大学中国史教授安野省三赠送的他的数篇学术论文。其中题为《中国的异端·无赖》的论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安野先生专用一节谈了他之所以谈“入墨”,即中国通行所说“文身”,是因为相田洋先生在《东洋史研究》上发表了《红巾考》的论文,谈到了红巾军“入墨”的独特作风。安野先生感到不够,便又补充了一点。可见,“文身”对日本汉学家来说,也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 安野先生考证说:“文身”是作为“黥刑”起于周代,在前汉文帝时代被废止。魏晋南北朝又复活,唐朝的法律上未见到。五代后晋天福三年,“文身”作为向边境发配的犯人向其脸上用墨汁刺字的新奇刑罚又被设立,从此以后至宋元明清的一千多年中,“文身”一直存在继续着……安野先生举了南宋庄绰《鸡肋编》中“张俊一军”择卒之少壮长大者,自臀而下文刺至足,谓之‘花腿’,京师旧日浮浪辈以此为夸”这条史料,用此来表明宋代“文身”为无赖之习俗。  相似文献   

20.
印人鲍夫子     
阿土 《文化交流》2014,(12):66-69
前些日子收到西泠印社社员鲍夫子复兴先生寄来的新作《缘缘堂印谱》,半年多前他告诉我,此印谱是他的乡友、同道、作家钟桂松先生创意,他操刀刻石.我的书柜中,已有鲍夫子的《茅盾小说篇目印谱》《鲁迅小说篇目人物印谱》《紫玉锦言》印集,加上《缘缘堂印谱》,可以说“鲍印蔚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