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与文化》2009,(12):34-35
我5岁那年回外婆家的时候,认识了一只猫。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数人对“王海现象”的理解,“王海现象”是指以王海为代表的一些人,专门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49条的规定,进行买假索赔的现象。“王海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法律依据,它不仅是个法律问题,也是个经济问题。本文以“王海现象”的社会价值为出发点,重点从法律的角度谈对“王海现象”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帮助的心     
单位附近有座寺,香火很旺。每逢节日,大门口的屋檐下就聚集各色乞丐……人世间许多悲哀悲凉的镜头常常就浓缩在香客的脚下。  相似文献   

4.
文雅 《知识窗》2010,(5):50-51
我们宿舍的苏小雅,名字叫得雅,外貌也很雅,你要是以为她就是一个淑女、乖乖女的话,那你就错了。嘿嘿,让我来揭露一下她的种种“劣迹”吧。  相似文献   

5.
Y先生虽搬来此屋不久,但对不断出现的敲门声已经无比厌烦,敲门声几乎天天不断,擂得铁门震耳欲聋,令他心惊肉跳,无法忍受。  相似文献   

6.
寒风萧瑟,冬意浓重。 不知不觉中,严冬已向我们袭近,世上万物仿佛都变了脸色,阴沉沉的。我裹紧了身子,缩起脖颈,仍然驱散不开那冬的寒意。  相似文献   

7.
鱼的报答     
方华 《知识窗》2010,(9):4-4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出戏剧,我已想不起剧目,但剧情还是记得一些。大意是,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从一位渔夫的手里救下一条向他流露出哀求眼神的红鲤鱼。这条红鲤鱼为了报答书生的相知相救之恩,在书生路遇盗贼,身无分文,又忧患成疾,困足破庙的窘境下,化身小姐相见,为书生寻医问药,并赠以明珠,资助书生终得功名,成就了一段佳话良缘。  相似文献   

8.
厉勇 《知识窗》2010,(3):60-60
纸船儿,方方正正的,它曾经承载过我们儿时的梦想,儿时的我们跑到河边,轻轻地把自己折的纸船放到水面上,满怀期待地许下愿望,看着一排纸船飘远,我们的心也飘向远方。  相似文献   

9.
毕淑敏 《知识窗》2010,(11):4-5
很小的时候,如果我有了过失,说了谎话,又不愿承认的时候,妈妈就会说:“看着我的眼睛。”如果我襟怀坦荡,我就敢看着她的眼睛,否则就只有羞愧地低头。  相似文献   

10.
景芳 《科学与文化》2009,(12):24-27,29
“他默默地凝思着,成就他的命定劫数的一连串没有联系的动作,正是他自己创造的。”  相似文献   

11.
奇妙的汇合     
有一些美好的夜晚,我们真的会遇到一些美好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2.
这是我的家     
在我72岁时,迎来了中国老科协成立20周年。此时此刻,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夜不能寐特赋小诗一首,歌以咏志:伟业辉煌二十年,科技兴国谱新篇。夕阳如火逢盛世,壮志未酬永登攀。  相似文献   

13.
李开复 《知识窗》2010,(5):38-39
来哥伦比亚大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刚走进自己的宿舍,就看到一个棕发碧眼的男孩冲我微笑:“嗨,我叫拉斯,把东西放在这里吧。”这就是我的室友拉斯,我们一起住了整整两年半。  相似文献   

14.
在茫茫的海洋中,有一些神秘的岛屿。自从被人发现以来,它们总是忽而出现,忽而消失,神秘莫测。  相似文献   

15.
王磊 《知识窗》2010,(5):44-45
高考还没有到来,离六月还有六十多天,离夏天亦很遥远。那些熟识的脸庞每天还能够看见,那些快乐的日子依旧没变。可不知我为何会莫名的感伤,然后泪流满面。我想,大概是深藏的暗涌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马浩 《知识窗》2011,(11):41-41
“菘”为何物?或许有人尚不知晓.但若说是大白菜.恐怕是妇孺皆知了吧?  相似文献   

17.
孙宇靖 《知识窗》2010,(1):30-31
亲爱的同学,昨天你睡觉了吗?昨天北京刮着五六级大风,狂啸的西北风敲打着窗户,让我难以入眠。  相似文献   

18.
乔丹先生家的树莓是附近一带最好的.而且他家的树莓树总是硕果累累。星期五的晚上.一个伙伴突然说:“我们去乔丹先生家摘树莓吧.”这主意听起来非常不错。  相似文献   

19.
《知识窗》2010,(1):37-37
①今天吃完饭,在校园里找了个长椅打了个盹.醒来居然发现饭盒里多了几毛钱。 ②那天刚搬到新校区,出去买盒饭.帮大家一起买的,一共7份,在进宿舍区大门的时候.两个MM看见我了.然后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不是说不能叫外卖的吗?”  相似文献   

20.
刘勰的《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分别为中西方经典的文学理论专著。现从"艺术的起源"方面比较《文心雕龙》和《诗学》的异同点。刘勰的"物感"说和亚氏的"摹仿说"在艺术起源论上虽都从人性问题入手,但刘勰重在人的能动性与物的表现性的对应同构中张显物的勃勃生机,亚理士多德以理性为先,在人的理性与神的形式的相映互通中展现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