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冀州的地理界定和历史地位入手,着重结合冀州地区人口流动的由外徙内和由内迁出两种类型的史料,分析人口流动的特点.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中南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且在精神层面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人口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在人口再生产、人口结构、人口质量三方面,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3.
《禹贡》冀州宜分为东区(河北中南部)和西区(山西)。冀州东区商业发展基础雄厚,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冀州东区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并且民间商业意识浓厚,已经为当地的商业繁荣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并为后世冀州东区的商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吴汝纶是清末著名学者,他在任冀州知州期间,筹经费、聘名师、重实学,大力发展地方文教事业。吴汝纶以经史有用之学进行讲授,超出了应试的范围,使冀州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有所转变。其后任莲池书院院长,创办西文学堂,招收的学生也以冀州人为多。吴汝纶的兴学重教,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冀州的早期近代化。  相似文献   

5.
冀洪泰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3):17-18,114
冀州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发音和韵母发音上都存在差别,根据发音差异可将冀州方言分为5个片区:冀州镇片区、南午村片区、西部片区、堤北片区、王海庄片区。部分冀州话用词方言发音在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6.
"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是我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旧时社会风俗,目前这种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以冀州为例,列举在称谓、婚姻、生育、权利、习俗等方面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恶俗,以期引起人们重视,在社会主义今天,确保男女真正平等。  相似文献   

7.
河北经商历史传统悠久,冀商也是形成较早的、有地域性色彩的商帮。冀州商人属于冀商中重要的组成内容,特别是清代中旬以来,冀州帮的发展更是迅速,渐渐组成了有自身明显特点的经营观念和文化特点。笔者对冀州商帮的文化特征经行了阐述,并且简要分析了冀州商帮的商业文化特征对现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廷湘,字楚航,冀州张家庄人(现冀州市徐家庄乡西张家庄人)。清光绪年间,为实现知州吴汝纶兴复信都书院的计划,多方筹款,使信都书院成为“畿辅冠”。并顺应社会变革兴办新式“冀州中学堂”和初等小学堂。庚子事变后,对知州贪官侵用信都书院学款,他不畏权势,屡次上诉,使贪官尽还所侵。在西方列强大兵压境的紧急关头,他以超群的胆识,临危不惧,火速奔赴前线,舌战敌魁,从而避免了冀州历史上一场兵戈之灾。在他主持“吴公渠”的开凿疏浚工程中,不顾寒暑,鞠躬尽瘁。他佐政30余年,经他手公款数万金,从不贪一文。  相似文献   

9.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苏州常住人口已达1046万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矛盾日趋凸显,人口承载力面临严峻挑战:土地资源供给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不容乐观、环境保护面临严峻形势、公共资源面临巨大压力。针对“十二五”期间苏州发展的新趋势、新问题,以及苏州人口承载力现状,我们要加大人口调控力度,创新人口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要将人口转移纳入产业转移目标,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人口转型升级;要加强企业员工管理、强化私房出租管理,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要深入开展人口发展前瞻研究,完善人口调控机制,加强对人口调控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八月,皇弟征东将军、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举兵反叛,震动朝野。朝廷迅即出兵弹压,历经41天苦战,终于攻克信都,俘获元愉。冀州事变是北魏历史上罕见的宗王叛乱,乃宣武帝压制宗室,巩固皇权,致使矛盾激化的结果。元愉势单力孤,在方镇监控体制和皇帝狡诈权谋的联合作用下战败身死,近属宗王与河北士族则广受株连,加速了统治集团的分化整合。元愉的悲惨命运是洛阳复杂政局和宗室生存境遇的客观写照,验证了集权专制泯灭人性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先秦、秦汉博物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博物学经过先秦、秦汉时期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到魏晋时期臻于成熟。魏晋时期我国古代博物学出现了兴盛的局面。这一时期,博物学最终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而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探究魏晋博物兴盛的原因,必须上溯到先秦、秦汉时期,了解其完整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怨政诗主要抒写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怨责,《诗经》、楚辞中大量的批判性反映社情政况的篇章构成了先秦时期怨政诗的主体。在先秦怨政诗中,有平民讥刺国君、嘲讽权贵的嬉笑怒骂,其间充满了道义审判的优越感;有贵族焦虑国事、痛心朝政的严辞厉语,其间充满了命运攸关的忧愤感。先秦怨政诗毫无矫饰地表达不同阶层的价值理念和利益诉求,确立了中国古代怨政诗反映社会政治生态状况的基本模式,凸显了中国古代怨政诗维护公共价值及诉求阶层利益的社会功能,是中国古代诗歌积极干预社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13.
一般多以为旗帜起源于图腾崇拜,但考古资料显示图腾崇拜仅是旗帜的源头之一。旗帜按材质来说应该分为两类,即有帛旗和无帛旗;由于材质的不同,因而旗帜的源头有二:羽旄旗和图腾旗。之后旗帜的演变也是按照有帛和无帛两个方向发展的,两种旗帜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旗帜的各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名学作为先秦诸子学的一个学派,只有《公孙龙子》、《邓析子》和《尹文子》三书流传至今,其真伪难辨.比较研究其中代词使用情况可以从一个角度分析三部作品的不同,也可窥探先秦汉语代词面貌.  相似文献   

15.
16.
先秦文学是先秦伦理思想的载体,并确证了此时期的文学与伦理学的非界分性,是对文学与伦理学原始存在的指认,揭示文学伦理的历史存在的真实性,使文学的伦理学功用性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7.
儒学文献是华夏文明初始阶段的文化丰碑,其中蕴涵着对现代人有深刻启示意义的自然观和生态忧患意识。儒家主张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儒学文献中有关渔猎与森林砍伐的政令体现了先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儒家将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视为治国安邦之方略,把珍爱自然天物作为道德教育之内容。这是原始儒学馈赠给现代人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先秦时期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第一部文学艺术档案汇编,其中表现和表达的各种事和情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诗经》挖掘其文化价值和艺术内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重点对《诗经》与西周民俗文化研究的史料进行综述,并指出从民俗角度研究《诗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大量的婚嫁诗以及与之相关的诗句,生动地展示了先秦时代人们的婚嫁礼仪和婚恋生活,并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婚姻现象的细节和本质,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自然淳朴的婚恋民俗生活画卷,成为研究先秦社会婚姻观念和婚恋生活习俗的珍贵原始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