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既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但是传统的政府治理抑制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失衡又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探索政府治理,将有助于推动政府治理模式的改进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财政公平分配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分析,考察西藏各地市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可以了解西藏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情况,并给出实现西藏各地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建议:强化财政收入筹集能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重点支出;加强财政监督,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冒荷芬 《科教文汇》2012,(16):205-206
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非均等以及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不成熟是我国当前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及合理完善的供给模式。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合理安排财政收入,构建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机制,以及时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更好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冯丽娟 《科技风》2013,(20):24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人民群众公平享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拥有自由选择权,保障城乡居民具有相同的基本生存权和基本发展权。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仍然要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逐步合理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王新民  南锐 《软科学》2011,25(7):21-26
在对基本公共服务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应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对全国31个省域均等化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呈现出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阶梯状特征,且均等化水平与省域经济实力、财政收入规模、地区综合发展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归宿.当前,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有服务理念滞后、财政体制缺陷、供给主体单一等因素,制约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难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城乡二元化结构背景下的中国户籍管理制度曾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人口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二元户籍制度人为制造的城乡差别以及衍生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利益问题逐渐凸显,这不仅加剧了城乡差距分化,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由此引发了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问题。户籍制度改革的本质就是缩小和统一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差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保障农民工住房和完善教育体制,均衡城乡间由户籍所带来的利益差距。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现行财政体制对西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并提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构建西藏民生财政。  相似文献   

9.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水平的大致均等化.针对我国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均衡地区间财力力度不足的矛盾,运用马尔柯走分析方法,构建在"用脚投票"机制下的转移支付均等模型.  相似文献   

10.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意义、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政府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有力地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建设成果,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稳定剂。我国目前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机会等方面存在着失衡现象,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这就需要在体制与政策上都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兵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选取2001-2011年间兵团十四个师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四个方面的多项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和变异系数法对兵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发现,兵团基本公共服务及选取的各组成部分的均等化水平均随着时间推移呈降低趋势,兵团基本公共服务四项内容中均等化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均等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理区位差异大、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独特的财务管理体制制约以及优秀人才的缺失,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断增加,但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仍然严重。我国需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法律体系、调整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均衡和多元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是缓解当前社会矛盾、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较中、东部地区更为突出。本文在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西藏为视角,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西部地区十二个省份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比较,发现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水平是较低的,各省份间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而西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整个西部地区是最低的,进而结合西藏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西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文章总结分析了西方国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先进经验,并充分考虑到我国的政治制度、传统文化特点,结合西藏区情,提出推动西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海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152-152,263
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的陆续开展,黑龙江省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规划体系的缺乏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落后、基本公共服务分布不均等。通过对黑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通过继续发展经济并争取国家支持、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体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制度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分必要.当前,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在于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供给效率低,行政成本高;对此,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法制建设,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是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是我国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保证。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是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匹配、区域追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国家兼顾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结果。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是区域之间、区域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均衡,由此,可将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形成机理分解为启动机理、联动机理和制动机理三部分,分别主导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由均等化进入非均等化状态、非均等化状态动态变化、非均等化进入新的均等化的过程。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形成机理,为我国更为科学的政府调控以实现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各省财政投资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财政投资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是其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的正向影响力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这是促使我国地区差异进一步增大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各省财政投资效应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认为,立足于有效提高本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财政投资比单纯扩大财政投资规模更有利于提高落后地区的人均产出水平,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9.
公路设施的合理配置是促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基于甘肃省公路设施的地区需求和地形复杂度对公路建设投资成本的影响,分析甘肃省公路建设的均等化配置问题,结果表明公路设施在省域腹地的密度高,而在边远地区低,而按人口、经济产值平均和地均的分布趋势则相反.未来的公路设施配置不应谋求公路空间通行能力的均等化,而应在投资约束下实现公路设施对社会经济服务的均等化.现阶段人口密度较高的黄土丘陵地区应是甘肃改善公路设施的优先地区.  相似文献   

20.
均等化是科普服务的应有之义,也是政府职责所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本文采用泰尔指数对我国财政性科普教育经费的区域差异进行分解和描述,揭示了区域间科普教育经费的差异性。为了解释这种差异性,本文利用30个省市的数据进行面板分析,发现财政能力、地方政府财政自主度、城镇化水平是影响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些原因的挖掘,本文对实现科普教育均等化的路径进行了重新思考,认为改善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自身财政状况,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现有的财政分权体制,是实现科普教育均等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