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六逸是我国现代知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新闻学者。他一生酷爱编辑工作。纵观他短促的一生,编辑工作自始至终贯穿其中。 自1921年4月,谢六逸接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报》以来,他先后陆续主编过《言林》、《国民》、《儿童文学》、《趣味》、《文讯》等多种期刊。此外,还为黎明书局、光华书局、文通书局编过一些书籍。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推选为上海编辑人协会主席。他虽不同于分分秒秒维系于编辑事业的赵家璧等人,将一生中很大部分的精力贡献于我国早期的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事业的创建工作。但他以其独特的新闻学者的眼光,审视着编辑工作,执着于编辑工作。 1921年1月中旬至2月间,仍在日本求学的谢六逸,积极地参加了当时在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文学机构——文学研究会,为第24号会员,与沈雁冰、郑振铎、许地山、孙伏园、王统照等同为该会读书会小说组成员。并且与热衷于编辑工作的沈雁冰、郑振铎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相互的交往中,谢六逸开始投身于编辑工作,并乐此不疲。他东渡回国,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编辑职务。1922年12月1日,“依了上海文学研究会会员的决议,特请谢六逸先生为主任编辑。”(郑振铎语)谢六逸开始单独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  相似文献   

2.
谢六逸曾经总结出编辑的三字口诀:忍、狠、等。他幽默地说,这是中国赌徒的三字诀,但也是编辑应当学会的本领。他解释说,所谓“忍”,就是拉稿不要怕碰钉子,暂时得自称为“百忍堂主”;所谓“狠”,就是在稿费上给以高报酬,算稿费时,不能小家子气;所谓“等”,有时编辑、记者索稿要到作家家中坐等,甚至住  相似文献   

3.
谢六逸(1898—1945)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而且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报刊编辑和理论建树颇丰的新闻出版学家。长期以来,人们对他在新闻出版领域里的贡献一直没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近年虽然渐有文章论及,但也是零章断笺,未窥全貌。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谢六逸先生有关新闻出版实践活动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其新闻报刊编辑思想略作探讨。谢六逸是一个对报刊编辑有着独特风格追求的新闻出版学家。他主编的《文学旬刊》、《立报》文艺副刊《言林》、《国民》周刊和《文讯》月刊等,在中国报刊史上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刊物无疑是他…  相似文献   

4.
陈勇  刘祥平 《中国出版》2012,(12):39-40
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教育家和报人谢六逸在报刊编辑领域建树颇丰,他的编辑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俗而不媚俗;二是"小中见大,短中见长";三是内容和形式"宜求其‘杂’"。  相似文献   

5.
复旦大学新闻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新闻教育机构,成立于一九二九年秋.第一任系主任是谢六逸.谢先生虽早在三十六年前离开人世,但他一生从事新闻、教育和文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却是永远值得后人敬仰的.谢六逸,一八九八年八月十二日生于贵阳.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贡生.他自幼好学,髫龄时,已能诗文成篇.稍长入贵阳模范中学,品学兼优,国文一科更是出类拔萃,为教师所青睐.高中毕业后,他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文科,专攻东洋文学史,造诣颇深.毕业后回国,在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工作.一九二六  相似文献   

6.
上海《立报》于1935年9月20日创刊,1937年11月24日停刊。该报是四开小型报。它根据不同特点、风格和要求分别办了三个副刊。其中有一个副刊《言林》,与《立报》同日创刊和终刊,由谢六逸主编。谢六逸是个副刊编辑名手。1981年《新文学史料》第三期上,登载曹聚仁的遗著《我与我的世界》中提及:“五四运动以后,副刊编辑名手,邵力子、孙伏园二先生而外,黎烈文、谢六逸二兄也为世人所推重,他们都是善于做拼盘的好厨子,富有战斗性,”在他的悉心努力下,《言林》在社会上享有卓著盛誉,颇为社会人士所赏识,所载文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和编辑工作叶至善我的父亲叶圣陶生于1894年,1988年逝世。他在晚年说:如果有人问他的职业,他就回答说,他的职业是编辑。在一生中,他做编辑工作的时间最长,超过了60年。他进商务印书馆正式当编辑,是1923年年初。在这之前一年,他和朋友们一同编...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见到林间同志是在一次会议上。天津日报副总编辑范瑾指着他,向我们全体外勤记者介绍说:“这就是你们采访科的科长。”社长王亢之在旁补充介绍说:“林间同志经验丰富,是老记者了。”其实,当时他最多也不过30岁。后来知道:从1942年起,林间就在延安《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9.
关于期刊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我说些什么呢?咱们都是当编辑的,都是同行;我又编过几种期刊,跟各位可以说是小同行。我就说说我是怎么当起编辑来的吧。我生长在一个编辑的家庭里。我的父亲叶圣陶,大家都说他是文学家,是教育家,是语文学家,其实他当编辑的时间比干什么都长,花在编辑工作上的心力比干什么都多,就是没有人说他是个编辑家。我父亲一九二三年进商务印书馆工作,开始正式当编辑,到一九六六年离开人民教育出版社,这四十三年间,他几乎没有放下过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今年9月27日,是谢六逸百年诞辰,《新闻大学》要为之刊载纪念文章,福申先生专函嘱我写一篇《谢六逸先生的最后岁月》。想到六逸先生为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替,鞠躬尽瘁,但他生前却被人们误解,死后很少为人们认识,犹如折戟沉沙,长期埋没。然而,复旦同人却对他念念不忘,如此深情,令人感动,于是欣然从命。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但他自己在晚年说:如果有人问他的职业,他就回答说,他的职业是编辑。在长长的一生中,他做编辑工作的时间最长,超过了60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一1923年的春天,我的爷爷叶圣陶经朱经农先生介绍进商务印书馆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那年他29岁。1982年,爷爷为刚刚创刊的《出版史料》写了一篇题为《我和商务印书馆》的文章。人们常常引用的爷爷说的"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我当过教员,又当过编辑,当编辑的年月比当教员多得多"那句话,就写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不以编辑名家,而以作家立世.但他对编辑工作情有独钟,在他不算太长的生命历程中,曾编辑过至少18种报刊杂志,因此可以说,他的一生与报刊编辑工作有着不解之缘.现介绍其中几种.  相似文献   

14.
谢六逸从大学、社会、学生三个角度阐述了兴办专业新闻教育的必要性.在办学实践中,他注重从业务素养和品德素养两方面培养学生,还支持他们进行学术研究.谢六逸的这种思想对当时的报业现状具有极强的针时性,而且他在新闻教育事业上的成功为国内各大学新闻系提供了模本,他还启示后人要视野开阔、善于向国外学习.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史料》第三辑曾刊登了冯和法先生的《记上海编辑人协会和(文化战线)——书林忆旧录之一》,冯先生的亲身经历写下的这些第一手资料,十分珍贵。近年来,笔者为了找寻谢六逸的资料,在查阅旧报刊时,也接触到上海编辑人协会的若干情况,包括它成立的时间,协会的主要成员及一些活动,似可作冯文的补充。今介绍如下: 上海编辑人协会正式成立于1937年7月25日,报纸对它的成立曾有报道。现将7月27日上海《立报》的报道全文抄录如下,目的是:对它有兴趣的同志或者不必再去图书馆抄录。  相似文献   

16.
英年早逝的杨贤江是中共建党初期的党员,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一位杰出的杂志编辑家。1921年,曾和恽代英一起做过少年中国学会负责人的杨贤江,辞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职不久,由一位叫朱元善的老商务人介绍,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辑他在学生时代就常向其投稿的《学生杂志》,由作者而成了这个杂志的编者。这个杂志的主编就是介绍他入商务的朱姓编辑。在初始他只是协助这位朱姓编辑主编杂志,朱是一位思想僵化的旧式编辑,并没有太多的编辑思想,结果把杂志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原冀鲁豫军区的一位老战友来看我,开头就问我离休前是什么职务,我说当编辑(因为离休前的副主编江没有正式下命令)。他忽地一怔说:“啊!怎么了,咱在冀鲁豫时你就是编辑,一直到现在未动呀!?”我说:“是啊,当编辑已经几十年了。”“你真有瘾,要我早不干了!”反过来他又说:“像你这样四五十年职务一直未动,一个劲地当编辑的,恐怕全国新闻战线也少有。”说到“瘾”,那真算是靠“瘾”,使我爱上了编辑工作这一行。如果再具体点说,这一行,就是“民兵”──民兵的宣传报道工作。的确,参加革命工作50多年来,我除做过…  相似文献   

18.
爱岗敬业心系出版——希望出版社编辑张任同志先进事迹介绍■章责张任同志是希望出版社的一名普通编辑,现任知识读物编辑室主任。他从1985年希望社成立时起,走上编辑岗位,至今已将近12个年头。12年来,他身在编辑岗位,心系出版事业,默默无闻地为少儿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周,即1945年8月8日,当代作家谢六逸先生英年早逝,去世于山城贵阳,虚龄仅47岁。那时候交通阻塞,通讯落后,他逝世的不幸消息在隔了一段时间以后,才陆陆续续传到他分布全国各地的朋友耳中。1947年,在他逝世2周年的时候,在上海出版的《文讯》月刊第7卷第3期上,郑振铎、茅盾、徐调孚、顾仲彝、章  相似文献   

20.
■有益的鼓励自 1 958年贾祖璋先生从中国青年出版社调到科学普及出版社以后 ,2 0多年里 ,我一直在王幼于先生的指导下做编辑工作 ,他给我的教益也很多 ,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们从 1 951年起就在同一个编辑室工作。贾先生调走以后 ,他任我们编辑室主任兼副总编辑。他是一个沉默寡言、对人对己都非常严格的人 ,不轻易说赞扬的话。有一回看了一篇我的作品 ,他说“这一篇写得不错”。因为这话十分难得 ,所以尽管已经过去了好几十年 ,却还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那是 1 957年的事儿 ,当时正是“大跃进”的前夕 ,从党中央传下来一个精神 ,要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