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市场经济的现实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必将是充满矛盾的辩证进程。认识和解决一些可能影响全局的矛盾,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前提。因此,矛盾教育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市场经济的现实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必将是充满矛盾的辩证进程.认识和解决一些可能影响全局的矛盾,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前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全面准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必须纠正长期以来对列宁关于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论断的误解,必须把握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的三个基本要点。在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反对“斗争哲学”和“融合哲学”两种片面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关系的思考蒲秀萍,冯斌(西南石油学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已成为目前人们思考的热点,不少专家学者做了许多有价值的探讨,启发笔者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其内容极其丰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矛盾论。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和生物教学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子弟中学梁永忠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是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一法则,不仅适用于社会科学,同样也适用于数学、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7.
“自相矛盾”不是“矛盾”○马群林在“矛盾”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将常见的种种“自相矛盾”情形,也当作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这是非常错误的。“自相矛盾”是·逻·辑·矛·盾,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辩·证·矛·盾,不可混为一谈。(一)“自...  相似文献   

8.
光芒四射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是一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朽文献。在这部伟大著作中,毛主席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和国际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观点,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续继革命的伟大理论。这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蕴涵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笔者指出和谐社会的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一)马克思、,巴格斯对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依据当时生产力比较发达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提出的科学结论,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论证和设想是他们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考察资本主义演变趋势时得出的结论。马、思对未来社会描述的一些基本特征主要是:A、在生产力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11.
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矛盾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生灭、演变的普遍规律,是“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的唯物辩证法根本法则。依据这一法则的本质内涵,现实地分析和考察对立统一规律在社会主义矛盾运动中实现的根本环节和基本形态,从而使我们从新的视角深化社会主义运动必然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来阐述其经济思想,从批判传统的“对立判断”方法入手,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阐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阐明了公有制的重要性及其改革的必要性,指出其实现形式需多样化;从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统一、目标和手段的有机结合上阐述了“共同富裕”思想,为我们党制定共同富裕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论基础。要做到既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又必须结合当今实际与时俱进,发展这一理论,我们必须用唯物辩证法来解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三对“经济范畴”;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价值抽象和价值具体的转化、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难一》描述的"自相矛盾"是逻辑悖论矛盾,将其用作"对立统一"意义上的矛盾是误用,这导致逻辑悖论矛盾在唯物辩证法中的缺位。误用和缺位的语言学方面的原因是将德语、俄语中的"对立统一"等同于矛盾,中国本土文化方面的原因是崇尚和谐的传统理念使得"自相矛盾"——逻辑悖论矛盾思想未入哲学和道德文化的主流,唯物辩证法"泊来"中国时只能以"自相矛盾"的语形来表达矛盾,而不能接受"自相矛盾"的语义。"自相矛盾"作为一种逻辑悖论矛盾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将其引进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使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具有"对立统一"和"自相矛盾"的双层含义,赢得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和谐就是对立的统一,要实现社会和谐必须把握对立统一,切实解决矛盾。把握对立统一就要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了解矛盾运动的规律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艰巨复杂和渐进的过程,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切实解决前进中的种种矛盾,悉心培育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也是贯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巨著。在这部伟大著作中,毛主席不仅直接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许多基本原理,提出并阐发了象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性和独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以及矛盾发展的两种可能性等光辉哲学命题,而且,特别着重于应用对立统一规律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其内容极其丰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矛盾论。  相似文献   

18.
<正>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历史的产物,也是他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结果。它之所以被誉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它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的时代课题。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的体系中,都不难看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特色理论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两大特征,即联系和发展的两大观点。把任何事物都看成是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同时唯物辩证法还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要求用矛盾观点分析事物。邓小平正是运用了发展的观点来观察社会主义,用矛盾观点分析社会主义,从而科学地阐明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通篇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毛主席指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和核心,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我们要革命,就要掌握这件武器,也就是要善于用它来观察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根据这种分析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才能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在这方面,毛主席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此。建同之初是如此,那么,在我国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  相似文献   

20.
经济伦理这一全新概念伴随市场经济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产生,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各个环节,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伦理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树立现代中国经济伦理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