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随着商品经济意识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有积极的方面也和消极方面,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面宣传,并结合职业道德教育,纠正由商品经济的消极方面引起的思想偏差,增强辨别是非能力,本特别强调在商品经济意识增强的同时,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意识与职业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封建社会人口的主体,为封建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在落后的生产力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下,农民具有勤劳、朴实、善良、敢于斗争的美德,又有愚味、保守、落后、甘于贫困的意识。这种“农民性”对中华民族传统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现代科技明社会格格不入,障碍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之有必要对“农民学”进行深入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封建社会人口的主体,为封建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在落后的生产力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下,农民具有勤劳、朴实、善良、敢于斗争的美德,又有愚味、保守、落后、甘于贫困的意识.这种"农民性"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现代科技文明社会格格不入,障碍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之有必要对"农民学"进行深入细致研究.  相似文献   

4.
创新意识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切忌浮躁心态,它不是凭着激情单纯地、狂妄地幻想,而是人们脚踏实地的扎实功夫和远大志向的统一,是人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创新是对传统的辩证否定,它基于传统,又突破传统,超越传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批判意识,两者同时存在于同一认识过程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甚至可以说批判意识本身就是创新意识的一个环节、阶段。  相似文献   

5.
论中青年女性主体意识薄弱对其子女教育的不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意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即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自然的人并不等同于主体,因此,个人并不天然具备主体意识,而是只有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人,具备主体性——人作为主体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理、自主性等一系列特性,才具备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对主体和主体性有能动作用,明确的主体意识是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依据,是人对自身价值认可和追求的理性起点与支持力量。人类主体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发展而诞生和增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总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不同,在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也不同。总的说来,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布置讨论内容时,很多同学消极参与,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反正老师要讲的,又何必费尽心思想答案,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思想逐步抬头。这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是相对的。既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成长的需要,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下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文章本着探究长治经济欠发达、人的主观意识停滞陈旧方面的原因之目的,通过对源于上古的“太行精神”的形成、表现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积极、消极作用的剖析,着重指出了长治人的“太行精神”花环背后和长治现代化改革不合拍的封建落后因素。进而以吕日周同志在长治的工作作风和发展战略思路为例说明一种现代化的“太行精神”的内涵和长治这个中国内陆中等城市现代化改革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陈曦  薛俊敬 《教育与职业》2006,(29):151-152
期待效应是心理效应的一种。了解并掌握钢琴教学心理效应的特性和规律,有意识地利用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就会有效地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期待效应在钢琴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较高体现,对推进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能,起到显著的积极功效。当前要改变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能动性较差,不愿思维、不愿探析的现状,需要教师予以有效的培养和激发。数学问题意识强弱,一定程度反映学生主体数学学习能力素养的高度。本文作者紧扣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这一主题,对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劳动意识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寻求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并积极进行支配世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中,一种有目的、自觉的、能动的精神状态。劳动意识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是人对劳动的知、情、意的统一,是人对劳动的理性追求、热爱向往。尽管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人的不断进化和人类  相似文献   

11.
近来,在观摩一些公开教学课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布置自学或讨论内容时,很多同学消极参与,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反正老师要讲的,又何必费尽心思想答案,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思想逐步抬头。这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是相背的。既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成长的需要,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程改革风险用现在的高频词汇来描述就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对待体育课程改革风险的态度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主动积极地参与风险还是被动无奈地经历风险?体育课程改革的决策者、实施者、参与者都必须作出自己的回应。吉登斯将风险的后果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风险在孕育损失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如何降低或规避体育课程改革的风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笔者认为既需要专家们反思意识的自觉,同时更需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机制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提供一个对话和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石国兴 《教育科学》2004,20(3):62-64
辩证唯物主义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指导和启迪作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告诉我们,客观刺激事件导致主观心理反应、负性刺激事件导致负性心理反应、良性刺激事件导致良性心理反应;意识本质的原理有助于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复杂性;意识能动性原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的原理,任何心理咨询流派都可以由此得以评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唯物辨证法原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育人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的心理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而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心理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消除心理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4.
编辑主体思维惰性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主体的思维活动具有较大的能动性,一方面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不断对外来信息的接收、分析、加工中择取新知;另一方面常置于被动的滞留状态,在行为活动上表现出一定的惰性,主要表现在办刊观念保守、工作方式守旧、用稿崇尚权威、处事老套等方面。编辑主体思维惰性的形成除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外,还受自身的安全需要、知识修养,以及首印效应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编辑主体应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应是传统文化的创新者和现代文化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5.
宗教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消极作用和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其消极作用表现为消磨人们的斗争意志,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保守性的特征及宗教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行为;同时也应看到宗教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诸如原始宗教可以增强氏族部落的凝聚力;世界三大宗教在其产生初期反对传统意识形态,促进社会发展;宗教往往被下层人民作为反抗压迫、剥削的工具;宗教道德在世俗社会中规范人们的行为;宗教对文学、艺术的发展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宗教的消极落后性占主导。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意识与我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军 《文教资料》2007,(23):124-125
知识产权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又普遍的缺乏,所以在我国加强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知识产权文化来自于西方,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深刻差异,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知识产权意识的形成与培养具有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我国需要努力消除传统文化对知识产权意识形成的不利影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知识产权教育。  相似文献   

17.
韦义平 《早期教育》2006,(6):I0001-I0001
1.工具期:表现为不了解有关教学策略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单一,无变革意识;定势使用方法、不了解方法使用的依据和效果。教学策略显得保守、迷茫、消极。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史记》的创作完成标志着我国历史上较为完整的悲剧意识的正式产生。从整体看,这种悲剧意识既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又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在其产生的过程中曾有传统士风、自身遭遇及时代精神等多种因素发挥过作用,本文所集中探讨的即是上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人类一切科学知识、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人类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的指导作用无不体现了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重要性,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正是在拨乱返正、改革开发实践中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充分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突破。但是,我们在哲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长期存在着忽视意识能动性的倾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从哲学基本的高度认识意识能动性,并把意识能动性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重要方面,不断地、全面的深入研究意识能动性,则有助于我们完整的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避免否认、忽视或夸大意识能动性的倾向,在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  相似文献   

20.
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认识论认为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既有选择、推动、调控、创造等积极的一面 ,又有抑制、保守、否定等消极的一面。非理性因素起作用的原因是由人类认识活动的特点及主客体的性质所决定的。非理性因素的研究对揭示认识的主体性、能动性及其内在机制 ,揭示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在坚持真理客观性的前提下 ,对认识过程中认识主体的非理性因素作一探讨 ,从而阐明从主体意义上讲认识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