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旧石器发现可分为萌芽期、诞生期和发展期,旧石器研究主要包括对本区考古学文化内涵的研究、与相邻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的研究以及石器制作、石器功能和人类行为特征的研究。文章回顾了黑龙江流域及东临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的发现历程和研究成果及其对该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的未来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从大量考古资料可以看到,从旧石器晚期至夏商时期,以嵩山为中心的数万平方公里内存在着一种文化发展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现象。经对文化因素进行类比分析和研究,证明嵩山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的中心发源地和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区,存在嵩山文化圈现象,此现象与考古文化研究中的山地文化圈又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问:新石器和旧石器区别怎样? (温州李庆霖)答:新石器和旧石器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的阶段。考古学中把主要使用石制生产工具的时期划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三个时期无论在自然环境上、人种上、物质文化上、生产经济上、社会组织上都有显著的不同。至于年代方面,旧石器时代最早,大约开始于五、  相似文献   

4.
东北旧石器文化与邻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出现很可能是北京猿人向东北地区发展的结果。东北与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联系与交流是自始至终的,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旧石器与中国华北和东北东部山地区的旧石器应属同一文化系统,它们是华北地区最早的古人类向东北并经过东北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迁徙和扩散的结果。内蒙古扎赉诺尔蘑菇山遗址的旧石器与其西部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属于同一工业类型,两者关系密切,可能存在一定的亲缘联系。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对于进一步研究人类向北美洲的迁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伴随着中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了更好地得到赣闽粤边区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需要很好地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为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做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特别是对赣南、闽西的集中调查.从空间区域上来看中央苏区与赣闽粤边区这个客家大本营地区大致吻合,换句话说就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做的农村调查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客家社会的调查,因而这些调查对研究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重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它包括豫北、直南、鲁西、鲁西南、鲁西北、湖西和泰西的广大地区,人口约1200万.在抗日战争爆发前,该地区广大妇女不仅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而且还受族权、神权、夫权的严重束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冀鲁豫边区的广大妇女勇于打破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同广大男子一道致力于抗日救国的运动中,在争取人民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同时,也在实现自身的解放.基于此,对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作为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舆论界的权威和旗帜,是边区抗战新文化传播和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渠道,在充分发挥党报作为"集体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大力推动边区大众的文化运动,发展和繁荣边区文艺,建立、发展边区的出版发行事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坚持敌后抗战的政治、军事中心,是领导和推动抗日根据地工作的示范地区。期间,边区总工会一直坚持"抗战为重"的宗旨,通过自身组织的积极活动,动员工人参战和投入边区的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人力和物力支撑。边区总工会的抗战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边区工人地位的提高,并为边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抗战时期边区工会的组织活动对今天的工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986年以来,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在渠水流域的通道、靖州、会同等县境内发现40多处旧石器地点.获得一大批砍砸器、刮削器石制工具。为了解和探讨该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我区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意义。本又根据现有材料以及在工作中感受到的一些问题,对渠水流域旧石器文化的概貌、特征以及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作初步探讨。一、渠水流域】日石器概况渠水为流水的主要支流,源出湖南通道县与广西交界的分水勒.向北流经靖州、会同、陕阳等县,全长220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渠水流域包括今怀化地区的通…  相似文献   

10.
1986年以来,怀化地区文物工作趴在渠水流域的通道,靖州、会同等县境内发现40多处旧石器地点,获得一大批砍砸器、刮削器石制工具。为了解和探讨该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我区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赣、闽、粤边区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理区域和社会空间,有着特殊的区域人群和文化。这里既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也是畲族人口最多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畲族与客家人及其先民共生、共聚、共融,为赣闽粤边区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共同打造了绚丽多彩的“客家文化”。由此,赣闽粤边区的畲族与客家及其相互关系,也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地方政府对赣南民间信仰的控制是伴随宋明儒学的复兴,社会秩序开始重建;经济重心南移以及大量移民迁入该地区,赣闽粤边区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但却面临族群冲突日益严重。对民间信仰的控制是封建国家对赣南进行乡村秩序重建和维护地方稳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探讨客家文化的时候,不能忽视"国家"对客家文化的影响,它的多元一体特征的形成,应该是官方对边缘文化的有效控制和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主流文化的大力倡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湘、鄂、渝、黔4省(市)边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精彩纷呈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优势,体现了西部地区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分析了该地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影响的因素,提出了合理的参考意见,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明朝宣府镇时期是中央政府对张家口地区空前重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凝聚成型的边镇文化具有鲜明的爱国精神、英雄品质和文化品格。这些传统文化基因对张家口地区政风、民风和士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张家口地区在明朝以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沂沭旧石器文化与细石器文化,为海岱区域古文化的重要源头。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陵阳河类型与尧王城类型为代表的鲁东南地区文化,曾以创造性的高品位成果,居于海岱文化的领先地位。夏、商、周时期,本地区文化与时俱进,在海岱文化融入华夏文化大体系的历史进程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陇中地区民间盛行耕读传家传统和尚武习俗.耕读传家传统和尚武习俗对于历史时期陇中地区文化传承、科举考试、民间生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耕读传家传统和尚武习俗还与明清时期的社会局势有着密切地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从陕甘宁边区的交通运输管理机构的设立、交通运输业的主要任务、边区运输业的政策和措施、边区民间运输业的组织方式、边区的运输合作社和边区道路的修建与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交通运输业进行研究。就会了解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的交通环境得到改善,运输业得到发展,为边区的经济建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在这里,为了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带领边区人民进行了经济文化建设,并创立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其中中小学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建设,改变了陕甘宁边区落后的文化面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飞山神信仰是侗族一大信仰,以唐末五代时期靖州地区"十峒首领"杨再思为原型,一直在湘黔桂渝鄂边区地带流传至今。在今天湖南靖州一带,每年都会举行多次盛大的祭祀飞山神的庙会活动。飞山神信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有着重要的生态旅游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安徽地区的民族和文化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地区自古就是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与华夏、尤其与东夷族关系密切。“三代”时期,该地区已形成东夷或华夏与土著族结合的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安徽地区受楚文化影响较大,地方特点比较突出,又有南北文化交汇的特点。先秦时期安徽地区文化的发展为秦汉文化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